針對尹錫悅政府連續就南海問題發表罔顧事實的評論,中國外交部日前表示,中方對此強烈不滿並已向韓方交涉,敦促韓方在南海問題上「謹言慎行」。
菲律賓本月兩次擅闖仁愛礁,均被中方強制驅離。南韓並非南海問題的當事方,但卻特別愛湊熱鬧,兩次事件後均譴責中方「威脅菲方人員生命安全」「加劇南海緊張局勢」「擾亂基於規則的海洋秩序」,還表示「韓方對此深感憂慮」。
看來,南韓現在為了討好美國,已經是完全不在乎中韓關系了。
南海距南韓千裏之外,仁愛礁的事情,更是跟南韓八竿子打不到關系,南韓這種罔顧事實的表態,背後單純就是政治上的利益。南海的事情,南韓根本不在乎,他們在乎的是這種表態能否吸引美國的註意。
南韓總統尹錫悅去年4月就台灣問題大放厥詞,也是一樣的道理。當時尹錫悅即將存取美國,訪美前夕,他在接受西方媒體采訪時聲稱「台灣問題跟半島問題一樣,屬於全球性問題」。
而對於尹錫悅公然將台灣問題國際化的言論,中方第一時間予以了駁斥,並強調「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不容他人置喙」——這是很正常的反應,但南韓方面卻不依不饒,認為尹錫悅作為總統不應該被批評,而中方的駁斥屬於「外交失禮」「令人質疑中國的國格」,並以此為由召見了中國駐韓大使。
先是尹錫悅就台灣問題發表錯誤言論,然後是南韓外交部沒事找事。南韓搞的這一出出鬧劇,其實無非就是在給尹錫悅的訪美做鋪墊,炒熱度,給自己塑造一個對華強硬的形象。跟南海問題一樣,對尹錫悅政府來說,台灣問題也不過是一個用之即棄的政治工具,怎麽讓美國感到滿意,才是他們最在乎的事情。
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尹錫悅訪美結束後,南韓人似乎突然就學會老實了,知道什麽叫閉嘴了,很少再就中國問題胡言亂語了。
而時隔近1年,南韓突然又就南海問題說三道四,進行新一輪的政治表演,無疑跟最近的半島局勢有關。
大家都知道,從去年年底韓朝暫停履行【板門店宣言】後,半島局勢不斷升溫,南北雙方開始了新一輪的軍備競賽,氣氛劍拔弩張。而在這場競賽中,南韓明顯是占據劣勢的一方,因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北韓與俄羅斯之間就開始了軍事合作:北韓給俄羅斯提供武器彈藥,而俄羅斯則為北韓提供尖端的軍事技術,兩者各取所需。
而相比之下,美國給南韓的支持,基本上只存在於口頭和軍演。當然,這也不能怪美國,支援以色列和烏克蘭的優先度,現在明顯要比南韓高。現在美國連俄烏和加薩的事情都處理不過來,怎麽可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半島方向。
因此現在南韓就面臨著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一方面,在俄羅斯的支援下,北韓的底氣越來越足,不僅在憲法中將南韓的稱呼從「同胞」改為「敵人」,北韓領導人還多次視察部隊駐地,以及軍工廠、造船廠、衛星發射中心等重要設施,強調「備戰打仗」。
另一方面,雖然美國騰不出手來支援南韓,但南韓只能繼續依賴美國,討好美國,以求得那卑微的安全感。而對華秀強硬,是南韓為數不多的能夠用來討好美國的工具,因此中菲最近圍繞南海問題爆發的激烈交鋒,就這麽成為了南韓外交部關心的話題。
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出,這不過是又一場無用的鬧劇罷了。南韓再怎麽進行無下限的表演,也改變不了自己當下的困境,反而只會讓半島問題變得愈加棘手。
實際上,自親美的尹錫悅上台後,半島問題就遲早有一天會演變成現在這個局面。文在寅時代,由於南韓保持較為平衡的外交政策,所以不論是南北關系,還是中韓、俄韓關系,都算是維持得不錯。南韓能在繼續維持美韓同盟關系的同時,保持與周邊國家的友好關系,維持半島的和平穩定。
而反過來說,為了保證南韓能夠長期維持其平衡的外交政策,中俄也會對北韓起到一個「穩定器」的作用。2017年9月,北韓進行了第六次核試驗,對此,中俄發表聯合聲明,嚴厲譴責北韓,安理會也透過了進一步制裁北韓的第2375號決議。而也正是在中俄的影響下,北韓才不得不在2018年開始修復與南韓之間的關系。
那麽回過頭來再看現在,局勢完全變了一個樣。尹錫悅全面倒向美國,但實際上並沒有換來太多實質上的好處,反而讓南北韓、中韓、俄韓關系同時惡化——尹錫悅或許覺得這種交換很值,但這裏必須提醒他一句:南韓離美國很遠,但離中俄朝卻是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