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說咱保衛首都啥玩意兒的,沒見過首都啥樣啊,天安門啦、王府井、西單啦、烤鴨……」
這是退伍前,史今對高城提出的唯一要求。
於是,高城陪著史今去了首都。
長安大街上,燈火輝煌,坐在車內,史今佯裝著開心,不住地向外張望著;但,經過天安門廣場時,史今終究情難自已,哭得一塌糊塗。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淚水過後,史今接受了現實:
他的軍教生涯結束了。
那麽,史今為什麽會退伍?他為什麽不能繼續留在部隊呢?
01
根本原因是年限到了。
從史今的肩章(一粗杠一細杠 )能推測出史今是三期士官,也就是說,史今至少已經當兵九年。
這一點也從史今與高城的對話中驗證:「 九年了,你對我,高低不錯。 」
作為一個三期士官,史今如果想要留在部隊,他的出路有兩條:
轉為四期士官,或者提幹成為軍官。
但是,對史今來說,這兩條路都是很難的事情。
首先,四期士官要求專業性特別強,每個連隊的名額很少。
無論是在原著或是電視劇中,史今的專業性都沒有重點刻畫過,可以推測出史班長的專業能力並不是不可替代。
其次,提幹成為軍官。
作為普通士官,史今要成為軍官,必須得參加提幹考試,或者直接保送軍校。
上軍校,史今的初中學歷便是第一道攔路虎,更何況,上軍校,還需要滿足N多條件:
比如,獲得1次二等功以上或者2次三等功以上獎勵;軍區級以上單位表彰的先進個人;軍級以上單位樹立的先進典型或者通報表彰的軍事訓練尖子。
這些史今明顯是沒有的,要不然,高城不會那麽著急。
可以說,史今的離開是必然的 。
02
軍隊改革。
史今在下榕樹村家訪,初次拒絕許三多的理由是: 軍隊要進行改革 。
正如史今所說的,改革很快便落實了。
702團作為試點進行改革,鋼七連作為702團最好的連隊,開始了整編。
軍隊改革帶來的精簡裁軍,是每個軍人都要面對的現實,史班長也不例外。
03
鋼七連太優秀。
史今的情況與老馬很相似。
他們分別是鋼七連和紅三連最好的班長,他們都是領導想要留下的好兵。
但是,老馬卻成為了全團任期最長的班長。
私以為,老馬之所以可以留部隊時間更長,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最後的一年半,老馬去了草原五班。
草原五被稱為:「班長的地獄,孬兵的天堂」,那是其他班長不願意去的地方,臨近退伍,老馬被放到草原五班,一定是紅三連領導的煞費苦心。
如果可以,高城一定也想給史今找這樣一個可以留下史班長的地方。
但是,在鋼七連,沒有像草原五班那樣的清閑地兒。
04
高城並沒有盡全力留下史今。
高城是史今的貴人,他誇贊史今為他最好的兵。
但是,對於史今的留隊,除了日常提點外,高城的態度更多的是順其自然,讓史今自己個兒把握。
這裏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高城對史今很放心,他相信史今可以照顧好自己的前途;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高城尚未改變,他執著於自己的自尊心,不願意為了史今求人。
所以,當史今的退伍通知下來時,高城也回天乏術了。
沒有盡全力留住史今,是高城最遺憾的事情。
所以,在後來,為了能留下伍六一,高城放下臉面,求遍了人。
05
許三多的拖累。
許三多給史今帶來了什麽:
一錘子下去,砸傷了史今的右手,也讓史今的個人成績成為全班倒數,創季度最差成績。
兩個煮雞蛋,讓三班一星期的偽裝心血化為泡影,連帶先進班集體也拱手讓人。
此外,更是憑借一己之力,讓三班成為全連墊底班。
決定一個班長的去留,是全班的一切。
縱然許三多在後期趕上來了,成為了兵王,但是,三多無法彌補給史今的業績評估帶來的負面影響。
我想,如果沒有許三多,史今至少不會那麽快就退伍。
06
人們常常用「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來形容士兵的退伍,史今雖然早已經做好了離開的心理準備,但是,當真正離開時,仍舊會潸然淚下。
在原著中,這樣描述史今的離開:
「火車擁擠的硬座車廂內,史今窩在臟汙的洗手間裏大聲地啜泣,自然幹終於也有個限度。他再一次擦幹了眼淚,但看著窗外,又再一次大聲地啜泣。
他忽然停了。看著窗外,大片的田野、原野和山巒被夕陽鋪成個輝煌的世界,農人在歸家,道工在望閑,護欄外的車毫無目的地對火車摁著喇叭……
史今看著,似乎第一次看見這一切。他臉上漸帶了點笑意,忽然看見一個穿軍裝時未曾見過的世界。」
其實,作為三期士官,史今回到地方已經可以安排工作。所以,脫下軍裝的他過得並不差。
在後來,史今與一個溫柔的女子結了婚,擁有了自己的溫暖小窩,也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新的人生階段,史班長過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