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二戰海上敢死隊「最後的輕巡洋艦」仙台級

2024-02-13軍事

二戰爆發前,各大國海軍都有自己明確的發展目標與建造方向。但是,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隨著戰爭的爆發,目標發展方向也變的畸形。

如日本海軍飛行員、神風敢死隊成員在告別詩中所寫的那樣,他們就如櫻花一樣。當最後一艘5500噸級「仙台」型輕巡洋艦也悄然結束了歷史舞台。

隨著這批艦艇的建造完成,日本海軍開始著迷於重型巡洋艦的建造,因此「仙台」級成為了二戰爆發前建造的最後一批輕巡洋艦。

「雲津」號,日本建造的最後一艘5500噸級輕巡洋艦

「仙台」級的設計基於「天龍」級,因此其內部結構與前幾艘艦艇差別不大。鍋爐的布局進行了調整,改為四座煙囪,每座煙囪連線一個鍋爐艙。任何鍋爐組都可以為渦輪機提供動力,提高了動力系統的抗戰鬥性。

艦體前部進行了加強,以便在北極地區行動。裝甲帶既作為裝甲防護,也作為防魚雷隔艙。艦橋采用輕合金建造。

艦艇的前部形狀略有不同。「仙台」號和「雲津」號具有尖尖的艦首,而稍晚建造的「那珂」號艦首則更像重型巡洋艦。

「仙台」級首艦「仙台」號在試航中。最高航速達到了36.2節

裝甲防護

「仙台」級巡洋艦的裝甲帶長76.8公尺,高4.9公尺,厚64公釐。水線以下裝甲厚度為25公釐。彈藥庫由32公釐裝甲保護。主炮塔厚度為20公釐,司令塔為51公釐。上層甲板厚度為28.6公釐,彈藥庫區域為44.6公釐。

總體而言,這種防護足以抵禦老式美軍驅逐艦102公釐火炮的射擊,但會被127公釐火炮輕松擊穿。

動力系統

該級巡洋艦配備四台「株式會社造船所」型蒸汽輪機,分設四間機艙。蒸汽由十二台混燒鍋爐提供,包括:

  • 6台大型燃油鍋爐「株式會社造船所」型
  • 4台中等燃油鍋爐「株式會社造船所」型
  • 2台小型混燒鍋爐「株式會社造船所」型
  • 總功率為90,000馬力,使巡洋艦能夠達到36節的航速。燃料儲備為1200噸燃油和300噸煤炭。續航力為:

  • 10節時:7800海裏
  • 33節時:1300海裏
  • 「雲津」號在試航中,照片由系留氣球拍攝

    艦員和居住條件

    根據設計,艦員總數為450人,實際服役後為440人,1943年後增加至510人。居住條件與「長良」級巡洋艦相當。

    武器裝備

    主炮

    主炮火力保持不變,仍為7門140公釐3型單裝炮,安裝在單座炮塔中。與之前的「長良」級相同。每門炮的彈藥儲備量為:

  • 位於艦體中心線的火炮:120發
  • 舷側火炮:105發
  • 副炮/防空炮

    防空炮最初由兩門80公釐3型炮和兩挺6.5公釐3型機槍組成。

    魚雷武器

    四座雙聯裝610公釐魚雷發射管,每側兩座,共攜帶16枚魚雷。此外,每艘巡洋艦還可攜帶80枚水雷。

    航空武器

    根據設計,巡洋艦在艦尾設有水上飛機機庫和炮塔上方的起飛平台,但實際上直到1932年進行現代化改造並安裝了標準彈射器後,巡洋艦才開始搭載水上飛機。

    「雲津」號,可以看到兩名水兵在飛機起飛平台上行走

    「那珂」號,配備了標準彈射器的艦尾

    服役期間,這些艦艇進行了多次現代化改造,但最重大的武器改動發生在1943年。

    三艘艦艇都拆除了一個主炮塔,並換裝了雙聯裝127公釐通用炮塔。最終的武器配置如下:

  • 6門140公釐火炮
  • 2門127公釐火炮
  • 10門25公釐防空自動炮
  • 4門13.2公釐機槍
  • 此外,魚雷武器的配置也發生了變化。

    「雲津」號:

  • 2座雙聯裝610公釐魚雷發射管(8枚魚雷)
  • 2個深彈投放器(36枚深彈)
  • 30枚水雷
  • 「那珂」號:

  • 2座四聯裝610公釐魚雷發射管(16枚魚雷)
  • 2個深彈投放器(36枚深彈)
  • 安裝了Type 21 Mod.2型空中目標探測雷達
  • 「仙台」號:

  • 2座雙聯裝610公釐魚雷發射管(8枚魚雷)
  • 2個深彈投放器(36枚深彈)
  • 安裝了Type 21 Mod.2型空中目標探測雷達
  • 到服役後期,這些巡洋艦最多可配備44門25公釐防空自動炮(「仙台」號),采用不同的安裝方式(每個炮座1到3門)。

    「仙台」號巡洋艦的有趣照片

    這張照片中可以看到25公釐防空自動炮,還有一個有趣的細節:魚雷發射管的末端被塗成了白色。

    1923年服役後,「仙台」號進行了一些標準的艦員訓練和巡航。1935年9月,該艦在台風中嚴重受損,並損失了一架水上飛機。

    1937年,「仙台」號開始參加實戰,為占領香港的軍隊提供支援。

    1941年11月20日,日本即將進入二戰前夕,「仙台」號抵達海南三亞,並在12月7日至8日支援了泰國灣沿岸的登陸和進攻行動。該艦進行了炮擊,其艦載飛機則負責校射自身和隨行驅逐艦的炮火。

    之後,「仙台」號被編入一支艦隊,準備與英國的「Z艦隊」交戰,但最終英軍航空兵自行解決了戰鬥。


    1941年12月至1942年11月「仙台」號巡洋艦行動記錄

    1941年12月:

  • 18日,「仙台」號艦載機投彈擊傷荷蘭潛艇O-20,使其無法下潛,隨後該艦引導驅逐艦「綾波」和「夕霧」將其擊沈。
  • 1942年1月:

  • 在新加坡附近巡邏,試圖攔截英軍艦艇。
  • 支援入侵安達曼群島,並炮擊了盟軍在美芝島和穆托的登陸場。
  • 27日夜間,在短時間的戰鬥中,「仙台」號與驅逐艦「朝霧」和「吹雪」共同炮擊並擊沈了英軍驅逐艦「塔納托」。
  • 1942年2月至5月:

  • 參與占領峇里巴板、薩邦、檳榔嶼和安達曼群島的行動。
  • 參加中途島戰役,但未有突出表現。
  • 1942年6月至8月:

  • 支援在肖特蘭群島和瓜達康納爾島的登陸行動。
  • 炮擊亨德森機場。
  • 1942年11月:

  • 15日夜間,參加瓜達康納爾島第三次海戰,炮擊並擊傷美軍驅逐艦「普雷斯頓」和「沃爾克」,最終導致兩艦沈沒。
  • 戰鬥結束後,協助受損的戰列巡洋艦「霧島」。

  • 1943年「川內」的行動

    1943年 全年, 川內 一直在 新不列顛尼亞島 新幾內亞島 新愛爾蘭島 所羅門群島 之間護送運輸船隊。

    1943年11月1日 川內 擔任小森壽一少將率領的攻擊部隊旗艦,以對抗在 布幹維爾島 登陸的美軍。 11月2日 ,該部隊與掩護登陸的美艦艇部隊交戰。戰鬥開始後不久, 川內 成功發射魚雷,擊中驅逐艦富特,炸掉了艦尾。

    然而, 川內 的運氣隨後消失了。美國輕巡洋艦 克里夫蘭 哥倫比亞 蒙特佩利爾 丹佛 利用更先進的雷達,成功地將火力集中在 川內 上,並用152公釐炮彈擊中了它數十次。在一小時的戰鬥中, 川內 被擊中30多發炮彈,失去操縱能力,艦內發生火災,最終彈藥庫爆炸。 川內 迅速沈沒,大部份船員喪生。

    第二天 11月3日 ,日本潛艇 伊104潛艇 伊105潛艇 從水中救出了38人。

    1925年,該巡洋艦加入日本海軍服役。1927年,在吉佐崎燈塔附近進行夜間演習時,表現突出該巡洋艦撞擊並擊沈了驅逐艦 「蕨」號。

    此事件導致艦長水城圭次自殺謝罪,之後「夕張」號更換了艦首,由尖頭改為擴寬型。

    1928年 : 「夕張」號掩護日軍登陸山東。

    1937年 : 隨著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夕張」號持續掩護日軍進行登陸作戰。

    1941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夕張」號以帛琉為基地,參與了占領民答那峨島、達沃、黎牙實比和霍洛等行動。 占領菲律賓後,「夕張」號被調往荷蘭殖民地海域,以對抗荷蘭艦隊。

    1942年

  • 年初,「夕張」號護送運輸船隊入侵薩塞博、文多、安汶、帝汶和爪哇。
  • 艦載水上飛機「Alpha」(Kawanishi E7K2)擊落了一架「哈德遜」輕型轟炸機,但自身也被擊落。
  • 2月27日,「夕張」號參加了爪哇海戰,並被認定為擊沈英國驅逐艦「Electra」號的關鍵因素。

  • 1942年「那珂」號巡洋艦的戰鬥經歷

    5月:中途島戰役

  • 「那珂」號參與了中途島戰役,但主要任務是抵禦美軍B-17轟炸機的攻擊。
  • 8月:瓜達康納爾島戰役

  • 在瓜達康納爾島戰役中,「那珂」號遭遇了厄運。一枚227公斤的炸彈擊中了它的彈藥庫區域,引發了火災。為了防止火災蔓延, 「那珂」號被迫 將彈藥庫淹沒。
  • 這次襲擊造成了嚴重損壞, 「那珂」號不得不返回日本進行修理。
  • 1943年「夕張」號的最後戰鬥和沈沒

    1943年 ,經過維修的「夕張」號參與了瓜達康納爾島殘余守軍的撤離行動。之後,它執行了特魯克、羅伊和瓜加林之間的運輸任務。

    1943年7月13日 ,「夕張」號參加了科隆班加拉海戰。

  • 「夕張」號與一艘輕巡洋艦和五艘驅逐艦組成的艦隊一起,護送著運送科隆班加拉守軍援軍的運輸船隊。
  • 夜間,該艦隊遇到了由三艘輕型盟軍巡洋艦(兩艘美國和一艘紐西蘭)和十艘美國驅逐艦組成的艦隊。
  • 日本艦隊司令官伊崎少將下令進行夜間攻擊。
  • 「夕張」號被命令用探照燈照亮敵艦,以方便己方艦艇瞄準。
  • 這項命令被執行,但結果證明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決定:所有盟軍艦艇都向「夕張」號開火。
  • 「夕張」號的沈沒

  • 巡洋艦被152公釐炮彈擊中十幾次。
  • 伊崎少將陣亡。
  • 美國驅逐艦用魚雷擊沈了「夕張」號。
  • 一艘驅逐艦救起了「夕張」號上的船員,之後巡洋艦沈沒。
  • 戰鬥結果

  • 盡管「夕張」號沈沒,但日本並未放棄。日本驅逐艦重新裝填魚雷發射器,對盟軍艦隊進行了攻擊。美國驅逐艦「葛文」號被魚雷擊沈。三艘盟軍巡洋艦(「檀香山號」、「聖路易號」和「林德爾號」)被魚雷擊中。「檀香山號」和「聖路易號」被迫結束戰鬥數月,而紐西蘭的「林德爾號」一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恢復戰鬥力。
  • 其中「檀香山號」被兩枚魚雷擊中,但幸運的是一枚沒有爆炸。最重要的是,運送軍隊和物資的運輸船隊成功抵達科隆班加拉,並向守軍提供了增援。因此,從總體上看,這次行動是成功的。「夕張」號的船員中有21人幸存下來。
  • 「那珂」:戰鬥歷程

    珍珠港和菲律賓:

  • 1941年12月7日,當日本軍隊襲擊珍珠港時,「那珂」正與第四驅逐艦隊和運輸艦隊一起前往菲律賓。
  • 1941年12月10日,該巡洋艦遭到美國飛機的攻擊。B-17轟炸機投下的炸彈沒有造成嚴重損壞,但P-40戰鬥機的機槍火力射穿了指揮塔,暴露了日本輕巡洋艦裝甲的薄弱性。


  • 荷屬東印度群島:

  • 1942年1月,「那珂」護送運輸艦隊參加了在峇里巴板、望加錫、蘇拉威西和東爪哇的登陸行動。
  • 1942年1月24日,荷蘭潛艇K-18向「那珂」發射了四枚魚雷,但全部射失。
  • 在追捕潛艇的過程中,四艘美國驅逐艦接近護航隊,擊沈了一艘哨戒艇和三艘運兵船。
  • 1942年2月,「那珂」與「由良」號巡洋艦一起參加了爪哇海戰。
  • 該巡洋艦發射了八枚魚雷,但全部射失。
  • 在炮戰中,日本人運氣好些。
  • 聖誕島:

  • 1942年3月14日,「那珂」成為入侵聖誕島艦隊的旗艦。
  • 1942年3月15日,美國潛艇「西沃夫」號發射的四枚魚雷全部射失。
  • 1942年3月16日,「那珂」遭到兩枚魚雷攻擊,其中一枚擊中了鍋爐艙區域。
  • 爆炸造成6公尺x 6公尺的破洞,但由於機組人員的英勇努力,艦艇幸免於難。
  • 「名取」號將「那珂」拖到新加坡,在那裏進行了臨時修理。
  • 該巡洋艦被送往日本進行大修,歷時近一年。
  • 後期服役:

  • 1943年4月5日,「那珂」重新服役,繼續護送船隊前往馬紹爾群島和諾魯島。
  • 結論:

    「那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活躍參與者,參加了珍珠港、菲律賓、荷屬東印度群島和聖誕島的戰鬥。該巡洋艦被魚雷嚴重損壞,但由於機組人員的英勇行為而幸免於難。經過修復後,「那珂」繼續服役,直到1944年被美國飛機擊沈。


    「那珂」:最後的幾個月和沈沒

    1943年10月至11月:

  • 10月23日,美國潛艇「沙德」號向「那珂」及其護送船隊發射了10枚魚雷,但全部射失。
  • 11月3日,抵達卡維因的「那珂」遭到B-24轟炸機的轟炸。幸運的是,它只受到了輕微的損壞。
  • 11月5日,「那珂」抵達拉包爾,該市不久後遭到美國空軍的猛烈轟炸。該巡洋艦再次只受到了輕微的損壞。
  • 1944年2月:

  • 2月17日,「那珂」從特魯克港口出發,前往援助被魚雷擊中的「阿賀野」號巡洋艦。
  • 離開港口後不久,它遭到200架美國轟炸機的襲擊。
  • 在美國第58航空聯隊的三次襲擊中,31艘運輸船、2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和4艘輔助艦艇被擊沈,約200架飛機在地面被摧毀,另有100架受損。日本人無法抵抗這場大規模襲擊。
  • 「那珂」在特魯克以西45英裏處遭到攻擊。
  • 該巡洋艦擊退了兩次襲擊,但在第三次襲擊中,當防空炮彈藥即將耗盡時,它被一枚炸彈擊中艦橋,隨後被一枚魚雷擊中艦側。
  • 軍艦翻倒沈沒。
  • 240名船員遇難,210名船員被其他船只救助。
  • 「那珂」在幾個月的時間裏一直是一艘幸運的艦艇,但在1944年2月,它的運氣結束了。沈沒成為這場戰爭中損失的眾多日本艦艇之一。

    如果仔細思考一下,作為總結,所有這些「天龍」級後續艦艇都證明是非常有用的艦艇。 是的,與同期的美國「克里夫蘭」級相比,它們的武器裝備明顯偏弱(7門140公釐炮對12門152公釐炮),但它們也有一些優勢:速度、續航力和魚雷武器。這些都是真正有用的艦艇。是的,這些巡洋艦的主要目標是驅逐艦,但作為驅逐艦隊的旗艦,它們的表現非常出色。

    這些巡洋艦的動力裝置各不相同,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差異。

    「川內」號和「那珂」號使用三菱造船廠的帕森斯式三菱渦輪機,其中高壓渦輪為脈沖式,低壓渦輪和巡航渦輪為反動式。

    「神通」號使用川崎造船廠的布朗-柯蒂斯渦輪機,其中高壓渦輪和低壓渦輪均為脈沖式。不安裝巡航渦輪。

    原文作者的描述存在一些錯誤和缺陷。部份原因是作者使用的參考資料不夠準確。(原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