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從台灣的家庭教育透視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2024-04-29台海

陳士良(資料圖)

作者 陳士良 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台灣研究院秘書長

台灣與大陸同屬於一個中國,都是中國人,比較完整地保留了中華民族的許多傳統文化,其中包括每個家庭在各方面對子女的教育,由此也充分體現了台灣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由於兩岸長期處於隔絕狀態,加上「兩蔣時期」的「反共」宣傳,以及民進黨當局推行「去中國化」的「漸進式台獨」路線,雖然對廣大台灣民眾傳承中華文化具有一定的影響,但流淌在台灣民眾血液裏的中華傳統文化是台灣當局無法根除的。

中華民族歷來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和培養,從「孟母三遷」到「嶽母刺字」,都充分體現了長輩對子女智育和德育方面教育的重視程度。居住在台灣地區的民眾,主要是最近幾百年從大陸的福建省和廣東省陸續遷徙過去的,直到1945年台灣光復(特別是1949年蔣介石敗退到台灣)後,才有大陸其他省市的眾多民眾跟隨敗退的國民黨當局一起到了台灣。長期以來,他們既保留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又具有每個家庭的「特色」。

一是,個人化。 在台灣地區的2300多萬人口中,有超過80%民眾的祖先基本上是明朝和清朝時期,分別從福建和廣東兩省遷徙到台灣的。他們以閩南人和客家人為主。為此,作為漢族的兩個民系,閩南人和客家人都是中原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承者,他們對子女的教育中包含了對大陸老家的思念和對祖先公德的褒揚,希望子子孫孫不要忘記自己的祖根在哪裏,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由此,形成了每個家庭對子女教育所具有的個人化。(1)祠堂。在台灣,很多家庭都設有祠堂(也稱宗祠)。祠堂可謂是台灣地區實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場所之一。祠堂中除了用來供奉和祭祀祖先,擺放族譜外,往往掛有「家訓」、「族規」和「家法」等內容的牌匾(譬如,「莫讓浮雲遮望眼,不以茍利享人生」「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勤儉持家」「尊師重道,謙恭禮讓,忠孝並舉,勵誌自強」「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等),既包含了以「忠信孝悌」為核心的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也突顯了每家每戶不同的「家訓」,具有顯著的個人化。(2)棟對。棟對是張貼在廳堂左右的墻壁或者房柱上的條幅,也是在台灣的客家人最為獨特的家庭教育方式。棟對絕大部份類似對聯,比較對仗,但也有的棟對並不對仗,字數也有差異。這些對聯不僅除了記錄本族先祖遷徙過程,提醒子孫勿忘祖先開基創業的艱辛,體現強烈的根源意識之外,還承載著祖先讓後世子孫引以為傲的先人們的光榮史跡。棟對就是透過精簡而概括的語言,比較完整地表達祖先遷徙的過程和功績等,以教育後代,並充分體現本家族與其他家族的區別,因此同樣具有顯著的個人化。

二是,傳統化。 台灣地區雖然被日本殖民統治者強行霸占了50年,期間甚至還大力推行「皇民化」教育,但根植於島內民眾心中和血液裏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並沒有因此而受到根本的影響。由此,在台灣的家庭教育中,具有明顯的中華民族傳統化的特色。(1)百善孝為先。作為家庭教育,一般比較註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敬長老、孝父母、友兄弟、尊師長等傳統美德。譬如馬英九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受到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熏陶的典型。他在【懷念我的母親】中寫道,家中建立勤勞獎金制度,鼓勵做家事,養成子女勞動與儲蓄習慣。父母都鼓勵我們實踐先祖父立安公「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的家訓,父親並手書「為善讀書不忘家訓,立身行道毋忝所生」對聯,掛在客廳時時提醒我們。可見其父母親非常重視家庭的社會公德教育。(2)成由勤儉敗由奢。在海峽兩岸的民間交流中,很多大陸人感到,台灣民眾普遍比較勤儉節約。這是與他們長期受到睦近鄰、崇儉樸的家庭教育分不開的。其實,家庭教育除了長輩們的諄諄教導(言傳)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長輩們的以身作則(身教)。2008年為汶川地震捐款一億元的王永慶,他在世時曾經是台灣首富。王永慶在自傳裏提到,他平時運動用的毛巾,整整使用了30年沒有換。很多人都覺得他的自傳有點誇張,但知情人確認這是真實的事情。王永慶除了對自己非常苛刻外,對子女的教育也很嚴厲。他共有九個子女,給每個子女讀大學的生活費都不多,並要求子女們進行記賬消費,且他隨時要對他們的每一筆支出進行檢查,防止子女們亂花錢。以此教育子女們「成由勤儉敗由奢」。

總之,台灣地區的大部份家庭比較註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也比較好地保存了傳統的「仁義禮智信」和「溫良恭儉讓」。目前,盡管民進黨當局極力推行「去中國化」,但流淌在台灣民眾血液中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不會消失的,並將繼續對青少年的社會公德教育產生較大的影響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