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殼丘頭遺址群:史前文明的海洋曙光

2024-04-29台海

【考古中國】

●實證福建是南島語族早期人群形成和向台灣擴散的重要出發地

●發現南島語族早期人群生存方式海陸兼具的特征

殼丘頭遺址群:史前文明的海洋曙光

周振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殼丘頭遺址群包括福建平潭島的殼丘頭、西營、東花丘、龜山等遺址,距今7500年至3000年。福建沿海地區被認為是南島語族早期人群形成和向中國台灣地區擴散的重要出發地。殼丘頭遺址群的考古發現,深化了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史前人群利用海洋資源,以及史前農業文化向東南亞島嶼地區擴散歷程的認識,為探索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提供了重要線索。近期,殼丘頭遺址群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考古人員在進行地層土樣采集 作者供圖

何謂南島語族?

如今,人類的起源、演化、遷徙逐漸成為學術界乃至全人類關註的重大科學問題之一。數百萬年前人類走出非洲,直至遍布世界所有角落,在這漫長歷史過程中,有一個生活在南太平洋諸多島嶼上、使用南島語的龐大族群。他們的祖先向太平洋地區的遷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海上「移民」。這段波瀾壯闊的海上歷史畫卷,最初的征程必然充滿了難以想象的艱辛與風險,曾有學者以「風之路」描述這段旅途。這幅「風之路」拼圖的完成,集合了語言學、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分子生物學等眾多學科的研究成果。

南島語族這一稱謂,來自語言學的研究,即所有使用南島語系的人群總稱。早在18世紀初,西方學者發現「南島」地帶存在若幹種語言,盡管這些語言不能直接相通,但其中某些詞匯相同或高度近似,因此推測這些語言存在親屬關系,最終將其命名為「南島語」。

南島語系是世界上最為復雜的語系之一,分布在北至夏威夷群島、中國台灣,南抵紐西蘭,西達西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東達東南太平洋的復活節島這一廣闊的範圍內。現今,「南島語族」一般按地域分為印度尼西亞、波利尼西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等4支分群。研究顯示,說南島語的各族群有相似的文化特質,存在超越族群的文化共同體,於是「南島語族」的概念被註入族群與文化的內涵。

殼丘頭遺址群出土的部份陶器 作者供圖

在考古學研究的領域裏,南島語族的起源與傳播不僅是中國海洋史前文明研究的重要議題,更是太平洋地區早期文明擴散、交流與互動的重要證據,既反映了中華文明由內陸向海洋擴充套件的重要歷史節點,也為促進文明互鑒、實作共同繁榮提供了有力支撐。

國際學術界的主流觀點認為,南島語族的起源可能源自中國南部或者中國台灣地區,這一看法在20世紀前半期已初露端倪。而最新的研究成果則顯示,南島語族的擴散具有多種路徑,中國華南沿海地區是其中一處探索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的重要地點。

找尋「風之路」的考古金鑰

從考古學實證的角度來看,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等諸多問題,需要特別關註中國南方沿海地區,尤其是浙江、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地。近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牽頭實施的「考古中國」重大計畫——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研究,聯合上述區域的考古研究機構,進行了大規模的田野調查、發掘與研究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考古資料。

因福建沿海地區的史前考古學文化因素與台灣島多處遺址存在緊密關聯,因此福建被推測是南島語族早期人群形成和向台灣擴散的重要出發地。在福建平潭島殼丘頭遺址群的重要發現,為我們揭開了南島語族早期祖先人群的面紗。

殼丘頭遺址群出土的部份陶器 作者供圖

殼丘頭遺址群沿平潭島北部海岸山體東麓背風坡地連續分布,包括殼丘頭、西營、東花丘、龜山等多處遺址。自2017年以來,多次考古發掘取得了重大突破,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遺址群中的西營遺址,揭示了距今約7300到6500年的史前文明,是平潭島最古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大量的陶器,主要包括夾砂灰陶、黑陶和紅陶等。這些陶器形態各異,其中包括圜底釜、缽等器物。這些陶器上裝飾的繩紋、弦紋等圖案,以及口沿內壁的多線刻劃紋、貝齒印紋等,都說明當時人們的生活與海洋相關。

殼丘頭遺址主要發現了距今約6500到5000年的遺存。這裏陶器的典型紋飾包括壓印的貝齒形狀、點狀圖案、刻劃的平行條紋及雕孔等。同時,口沿上常見的短斜線或花狀銘印,也留下了當時人們的審美趣味。東花丘遺址則是遺址群中新石器時代末期的代表性遺址。在這裏,人們發現了夾砂陶和以雲雷紋為主要圖案的印紋硬陶陶器。這些文物反映了當時平潭島本地文化與來自閩江下遊地區的外來文化相互交融的過程。距今約4000到3200年的龜山遺址,延續了東花丘遺址的文化特征,同樣表現出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共存的特點。這些發現為研究當時文化的性質和福建東南沿海地區史前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和資料。

殼丘頭遺址群出土的部份陶器 作者供圖

除了文化特征,遺址所蘊含的空間分布資訊,展示出史前沿海先民空間利用行為的變化。西營、祠堂後山遺址主要有貝殼堆、柱洞、灰坑等生活遺跡,呈現出相對較小的聚落形態,生活功能區域相對較為集中、緊湊。殼丘頭遺址揭示了中國沿海地區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史前聚落形態,其中柱洞、貝殼坑、石器加工場、火塘等遺跡構成了居住區,位於山坡後緣較高地勢處;而山坡前緣則成為垃圾傾倒區。居住區、餐食加工區、手工業區、垃圾傾倒區等功能分區清晰,已經發展為中型聚落。東花丘、龜山遺址,發現了台基、陶片密集堆積層、房址、踩踏活動面、使用火的痕跡、柱洞、灰坑等重要遺跡,發展為規模宏大、等級較高的聚落。遺址功能分區包括大型台基、器物坑(堆)和密集陶片組成的儀式性區域,圍繞儀式性區域形成的幹欄式建築組成的公共活動區,以及由公共區之外的建築和貝殼堆積構成的生活區。這些都顯示出在距今約4000到3200年前,南島語族早期人群在社會組織形態、生存模式、手工業技術水平胡精神世界表達方面,展現出了新的文明水平。

生業遺存的發現,展示了南島語族早期人群多樣化的生存方式——兼具陸地和海洋特征。在各時期的遺址中,均發現了豐富的海陸生物資源。在遺址的貝殼堆積中,發現了多種貝類,其中以牡蠣數量最為豐富,其次為泥蚶、文蛤、青蛤等。此外,還發現了龜類、鳥類、水牛、鹿、海豚,以及各種魚類等野生動物,反映了古人類以漁獵為生的經濟活動。

在擁有豐富海洋資源的背景下,這裏的農業行為的發生和發展超出了我們的預料。西營、殼丘頭遺址出土的植矽體水稻遺存,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陶片中也發現了稻、粟、黍等作物的痕跡。這些發現表明,中國東南沿海島嶼很早就存在水稻種植行為。此外,殘留物的研究還發現了稻谷、黍、粟、豆類等農作物的澱粉粒,揭示出各個時期海島史前人群均有農業活動。植物考古研究表明,水稻和粟在距今4800到4600年間傳入台灣地區,為南島語族早期人群的擴散提供了新的證據。

此外,西營遺址出土的人骨和牙齒,屬於至少4個以上的個體,人骨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約7300年前。初步研究顯示,平潭島史前人群與中國南方和東南亞族群存在較為密切的遺傳聯系。

平潭島系列考古發現,呈現出南島語族早期人群獨特的海洋性與大陸性兼具的特征,這與南島語族起源於大陸並向海洋擴散的邏輯特征相符。這一發現,為南島語族向外擴散路徑的研究提供了更廣泛的可能。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結果同樣支持了南島語族早期人群的大陸起源。

平潭殼丘頭遺址群的重大考古發現,代表了南島語族考古研究的新進展,有力促進了中國東南沿海史前考古學文化序列的構建。這一發現為深入探究早期南島語族人群的特征、生計模式、遷徙規律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堅實的考古學材料。

追溯「風之路」的當代意義

南島語族的起源與傳播,在考古學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不僅僅是一項學術探索,更是中華文明海洋性起源和早期發展的重要見證。它承載著海洋歷史的豐富內涵,為我們理解中華文明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提供了深刻啟示。這一課題可以透過海洋視角,揭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形成和早期發展的宏偉歷程,以及對周邊地區的深遠影響。

中華文明兼具大陸性和海洋性,而海洋文明又是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份。東南沿海地區史前考古的進展,以及對南島語族早期人群的深入研究,為我們提供了探討中華文明起源的東南模式的可能性。這也讓我們有機會窺探內陸文明向海洋遷徙的特征規律,從而進一步了解海洋文明的起源、發展和擴散歷程。

南島語族的分布範圍與「一帶一路」倡議中提倡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不謀而合。透過回顧南島語族擴散的歷史,我們可以從考古學的獨特角度來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為「一帶一路」倡議註入文化底氣。這不僅能夠拉近南太平洋國家對中華文明的認同感,也有助於構建國際文化經貿交流合作的平台,成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文化支柱和抓手。

【光明日報】(2024年04月28日 1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