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莫斯科的冬天有多冷?別說坦克大炮不能動,士兵的步槍都拉不開

2024-02-12軍事

1941年冬天的莫斯科郊外,鋪展開一幕蘇德戰爭中異常艱苦的戰場。隨著季節的轉換,溫度急劇下降至零下數十度,這樣的氣候對於任何軍隊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尤其是對於那些準備進攻莫斯科的德國士兵來說。德軍此時正處於蘇德戰爭的關鍵時刻,他們的目標是占領蘇聯的首都——莫斯科。然而,惡劣的天氣條件和蘇聯軍隊的頑強抵抗,讓德軍的進攻行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士兵的苦難

隨著11月末的到來,莫斯科周邊地區的氣溫迅速降至零下,寒風如刀,刺骨的冷意讓人難以忍受。德軍士兵們在這種極端惡劣的環境中掙紮求生,他們所面臨的不僅是蘇聯軍隊的頑強抵抗,還有自然環境的嚴峻挑戰。為了抵禦寒冷,士兵們不得不在冰冷的塹壕中蜷縮成一團,依靠著幾堆微弱的火焰來取暖。火堆旁,士兵們相互依偎,盡管如此,依然難以驅散體內深深的寒冷。

在這樣的環境下,軍官們試圖透過鼓勵和激勵的話語來維持士兵們的士氣,他們不斷地告訴士兵們,勝利終將屬於德軍,莫斯科的戰役將是轉折點。然而,隨著天氣的進一步惡化以及補給線被蘇軍頻繁打擊,導致食物、彈藥乃至基本的取暖物資都變得極為匱乏。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最堅定的士兵也開始懷疑勝利的可能性。

裝備的無力

隨著冬季的到來,德軍在蘇聯領土上的進攻行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障礙,尤其是在裝備執行上的困難。坦克和裝甲車,這些德軍依賴的重型機械,在蘇聯冬季嚴寒的環境下幾乎全線癱瘓。這不僅僅是由於低溫導致的機械故障,更是因為在設計和準備上的疏忽,沒有充分考慮到嚴寒條件下的特殊需求。

潤滑油和汽油在極度低溫下變得稠密甚至結冰,這直接影響到了坦克和裝甲車的心臟——發動機的運作。通常情況下,發動機依賴於潤滑油的流動來減少運作中的摩擦,而汽油則是提供動力的關鍵。然而,在蘇聯的嚴冬中,這些液體的凝固幾乎讓所有的坦克和裝甲車都變成了無用的鋼鐵堆。即便是透過長時間的預熱,嘗試將這些液體重新變得流動,也往往因為缺乏足夠的燃料或是裝置本身已經因為長時間的低溫而損壞而變得極為困難。

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即使使用了火爐或是其他加熱裝置直接對發動機和變速箱進行加熱,德軍的機械師也發現,這些重要裝備的內部零件已經因為低溫而變得脆弱,即便是成功啟動,變速箱在轉換時也極易出現損壞,發動機運轉不穩定,這直接導致了高昂的維修成本和時間,甚至有些時候,整個車輛因為核心部件的損壞而不得不報廢。

更嚴重的是,即便是在這些坦克和裝甲車能夠啟動的情況下,它們在雪地上的行駛能力也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由於設計時沒有考慮到雪地行駛的需求,這些重型裝備缺乏有效的防滑措施,如防滑鏈或是特殊設計的履帶和輪胎,這使得它們在積雪覆蓋的地面上行駛時極易打滑,無法有效前進或是進行戰術機動。在一些情況下,坦克和裝甲車在嘗試穿越被雪覆蓋的地帶時,不僅速度大幅下降,甚至因為打滑而陷入雪地,無法自行脫困。

這一系列的問題在德軍中引起了廣泛的關註。機械師和士兵們不得不發揮出極致的創造力和耐心,嘗試透過各種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他們嘗試使用從蘇聯民間收集來的簡易工具和材料,如將布條或是皮革纏繞在輪胎上以增加摩擦力,或是使用木板和鐵絲制作臨時的履帶加固裝置。然而,這些臨時的解決方案最終都毫無作用。

火炮的困境

在蘇聯冬季嚴酷的寒風中,德軍的火炮部隊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嚴寒天氣對火炮造成了極大的損害,使得原本用於對抗蘇軍的重要武器系統變得幾乎無法正常操作。火炮的液壓制退器在低溫下凍結,這是因為液壓油在極度低溫環境中變得過於稠密,失去了應有的流動性,導致制退機制無法正常工作。而新鍛造的炮閂和撞針在寒冷中變得極其脆弱,有的甚至在嘗試操作時直接碎裂,如同冰冷的玻璃一般脆弱。

面對這種情況,德軍士兵們不得不尋找可行的解決方案,試圖恢復火炮的戰鬥力。他們開始使用風鎬和其他硬物敲打火炮,試圖破冰使其能夠再次被操作。然而,這種原始且粗暴的方式往往會對火炮造成更嚴重的損害。炮身和其他部件在被敲擊時,不僅冰層難以完全清除,而且還可能對精密的機械部件造成不可逆的損壞。在某些情況下,士兵們甚至發現,他們的努力不僅未能使火炮恢復功能,反而加劇了火炮的損壞,導致一些本可維修的火炮徹底報廢。

即使在士兵們成功去除了火炮上的冰層,火炮的操作仍然充滿挑戰。潤滑油結冰意味著炮管的移動受限,炮閂的開閉變得異常艱難,撞針的敲擊力大幅減弱,這直接影響到火炮的射擊準確性和射擊速度。在極端寒冷的條件下,即使是最簡單的操作,也需要花費士兵們大量的時間和力氣。此外,因為潤滑油的凝固,火炮在發射時更容易出現故障,如卡殼或者發射失敗,這在戰場上無疑是致命的。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德軍士兵們開始嘗試各種創造性的方法來應對寒冷對火炮的影響。一些部隊開始搜集可用的材料,如布料、油脂,甚至是從當地村莊中找到的動物脂肪,試圖找到可以在低溫下保持流動性的潤滑替代品。同時,為了避免火炮部件因冷而脆化,士兵們在不使用時會用布袋或是棉絮將炮身和重要部件包裹起來,盡可能地減少冷空氣直接對金屬的影響。

這些措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問題,但是在蘇聯冬季的惡劣天氣面前,德軍的火炮部隊仍然處於極為不利的狀態。

步兵武器的挑戰

在蘇聯冬季嚴寒的環境下,德軍士兵們面臨的挑戰遠不止於生存條件的惡化,他們的個人武器系統也遭受了極大的影響。步槍和衝鋒槍,作為士兵們在戰場上最基本的作戰工具,在低溫環境中的表現令人擔憂。潤滑油的凝固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現象,它直接影響到了武器的操作效能和可靠性。

為了確保武器能夠在必要時刻正常發射,士兵們不得不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進行額外的維護工作。這通常意味著他們需要在寒冷中暴露手部,使用各種工具和材料,如布條、熱水甚至是自己的呼吸來溫暖並清除武器內部的潤滑油。這一過程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在戰場上的緊急情況下幾乎不可行,嚴重影響了士兵們的作戰效率。

撞針作為發射機制中至關重要的一部份,在嚴寒中變得極為脆弱。低溫導致的金屬脆化現象意味著,即使是正常的操作力度也可能導致撞針斷裂,從而使得武器無法發射。這種情況在前線上是極為危險的,它直接威脅到了士兵的生命安全和戰鬥能力。

與個人武器的直接影響相比,降雪對於地雷和迫擊炮等間接火力武器的影響更為間接,但同樣嚴重。厚厚的雪層為地面提供了額外的緩沖,這意味著即使地雷被觸發,其爆炸的殺傷效果也會大大減小,因為爆炸波在雪層中的傳播受到了抑制。在某些情況下,地雷甚至可能完全失效,因為厚雪覆蓋使得觸發機制無法正常工作。

迫擊炮作為提供間接支援火力的重要工具,在雪地作戰中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迫擊炮彈在落入厚雪中時,其爆炸產生的殺傷半徑會因為雪層的吸收作用而大振幅減小。此外,雪地條件下的目標定位和彈道計算也比在普通地形中要困難得多,這進一步降低了迫擊炮在冬季作戰中的有效性。

絕望中的德軍士兵

在1941年的12月初,德軍高層決定發起一次新的進攻,希望能夠在冬季之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然而,這次進攻很快就遭遇了嚴重的挑戰。德軍士兵們不僅要面對蘇軍的堅決抵抗,還必須在極端的寒冷天氣中作戰。由於裝備受損嚴重,加之補給線的延長導致的資源短缺,德軍的進攻勢頭迅速減弱。

在這場進攻中,德軍士兵們遭受了極大的苦難。他們的坦克和裝甲車因為嚴寒而變得難以操作,火炮和個人武器也因為寒冷而頻繁出現故障。與此同時,士兵們的個人裝備也無法提供足夠的保暖,許多人因為長時間暴露在嚴寒中而患上了凍傷甚至是更嚴重的凍瘡。

相比之下,蘇軍士兵的裝備顯得更加適合冬季作戰。他們穿著厚重的短大衣、氈靴和棉衣,頭戴有耳套的帽子,這些裝備有效地保護了他們免受嚴寒的侵襲。蘇軍士兵們能夠在零下的低溫中維持較高的機動性和戰鬥力,這使得德軍士兵們在心理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絕望。

面對如此艱苦的條件,德軍士兵的士氣迅速下降。很多士兵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還能夠繼續戰鬥,對於能否取得勝利的信心也日益減少。在蘇軍的堅強防守和嚴寒天氣的雙重打擊下,德軍的進攻行動最終以失敗告終,士兵們不得不退回到原來的防線上。

這次失敗的進攻不僅讓德軍損失了寶貴的裝備和人員,更重要的是對士兵們的心理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在隨後的冬季月份裏,德軍士兵們的戰鬥意誌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他們在塹壕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寒冷的日夜,只能靠著微弱的火堆和彼此的體溫來取暖,等待著冬季的結束。

蘿拉.李.天氣讓希特勒入侵蘇聯失敗[J].中國減災,2011,0(3X):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