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本文摘自【寧波文史資料】第三輯,作者謝景山,原標題【我所知道的國民黨一九四師】
為了這篇發文試圖尋找相關戰役地圖,度娘百科有個條目「寧紹戰役」,所配示意圖差強人意。
前文與本文所涉及的寧波失陷(寧紹戰役)是1941年2月—5月間「東南沿海反封鎖作戰」,準確的說是日軍在東南沿海的封鎖作戰,中國軍隊是被動作戰。
東南沿海反封鎖作戰 1940年日軍侵入越南,其對中國的沿海封鎖線又向南延伸,滇緬路成為中國南部唯一的國際通道。是年,英國政府屈服於日本的壓力,決定由7月至10月封閉滇緬路3個月,切斷了海外援華的動脈。但在華中、華南沿海各地,仍有許多小通道擔負著運輸援華物資的任務。據日本估計,僅1941年1月份,由沿海輸入內地的物資,價值達2.5億日元。為了進一步切斷中國的外援通道,掠奪東南地區的物資,日軍對閩粵及浙東沿海地區發動了一系列以封鎖為目的的竄擾進攻戰。
在閩粵方面,日第18師川口支隊於2月4日在墩頭灣登陸,又奔襲淡水;第38師一部由深圳方向策應,封鎖了大鵬灣、墩頭灣,切斷了香韶公路。3月3日,日近衛師主力、第48師一部由廣西西部至雷州半島500千米海岸線上的各要點登陸,進行「掃蕩」作戰。23日,日獨立混成第19旅一部在潮安一帶登陸。4月10日,近衛師一部在汕尾登陸配合作戰,封鎖了紅海灣、碣石灣。4月19日,日第48師主力、第18師一部由長門、大小澳、東岱等處登陸,連陷連江、長樂、福清,22日占福州。其後日軍利用參加福州作戰部隊返回廣州之機,占領甲子一帶。為確保香留公路,日第18、第38兩師向防守惠州的中國軍隊發起進攻,激戰至22日,日軍返回原駐地。在浙東,日軍糾集第22師主力及第15師、第11混成旅一部向諸暨發起進攻,20日占領諸暨。5月6日,中國軍隊發起反攻,於21日收復諸暨。與此同時,日第5師於4月19日進攻鎮海、寧波,相繼占領寧波、石浦、臨海、溫州、黃巖等地,並對香港、澳門沿海進行了封鎖。
日軍在4個多月的封鎖東南沿海作戰中,動用了64個營的兵力(相當於7個師)。為了保持作戰成果,又以2個半師的兵力長期駐紮在一些要地。但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海疆廣袤的大國來說,要完全切斷其與外部的物資通道是不可能的。此後,各類援華物資仍源源不斷地運入中國。
正文
一、國民黨194師的前身
我要寫的都是我對國民黨194師親身經歷和親見親聞的事。雖前後相距近半個世紀了,許多事,回憶起來,猶歷歷在目。
我是江西瑞金人,1932年夏,在福州投國民黨福建省防軍第二混成旅當兵。這個旅,就是抗戰時期在寧波守防五年的國民黨194師最早的前身。
1933年,李濟深在福建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時,該旅由第一團團長陳齊宣率領倒向蔣介石派往福建討伐軍蔣鼎文部,就改編為新編第十師,由陳齊宣(福建閩侯人)當師長。但沒幾個月,就撤換了陳齊宣,派黃埔一期生肖乾(福建長汀人)來當師長。肖乾在賽歧淹死後,又派88師的副師長史宏烈(江西都昌人)來當師長。史也是黃埔一期生。1934年,新編第十師又改為獨立37旅,調在87師當團長的陳德法來當旅長。
陳德法是諸暨人,黃埔一期生,當過蔣介石的侍衛官。他來後,對這個部隊作了徹底的清洗。除極少數曾在廬山軍官訓練團或洛陽軍校學習過的以外,營團以上的原軍官幾乎全換上了黃埔生,連排長全換上由87師升遷來的人員,很大部份又都是諸暨、金華、永康、浦江幾縣的人。這樣,就創造好守衛蔣介石的老家——寧波,被蔣介石認為最信得過的部隊了。
二、參加淞滬抗戰
獨立37旅於1935年10月由廈門海運到寧波接防。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後,接著就爆發「八·一三」淞滬抗戰。這時我在下三山守防,已當排長。敵機常在拂曉後,九架或十五架編成隊形,從台灣飛來,越我防地上空,轉飛上海。八月底,獨立37旅也奉命開往上海抗戰。肖甬鐵路剛通車,我團正好乘車經杭抵滬,天亮前在徐家匯站下車,進駐大場附近待命。
這個旅三個團的編號是:709、710、711。我是在709團一營一連。710、711兩團先我團開到上海,他們在羅店、蘊藻浜等陣地先打響了。九月初的夜晚,我連開往前線,沿途逃難群眾絡繹不絕,敵機頻頻投照明彈,有時也掃射。我團經過閔行、楊行後,就進入楊家沿陣地。楊家沿有幾個小村落,溝渠如蛛網,我們在樹竹林裏挖掩蔽體,常挖到友軍掩埋的屍體。在靠小河的晚稻田內挖戰壕,等於挖成一條水溝。白天敵機在我陣地上空盤旋後,接著是敵炮向我猛烈轟擊。這天,我連還用步槍擊落一架向我陣地低飛的敵機,機尾冒著黑煙,墜向敵陣。傍晚時,敵艦炮火向我軍猛轟。第二天,我左翼二連的連排長和重機槍連長相繼陣亡。營預備隊第三連即開往填補二連陣地。我連連長也在這天陣亡。第三天下午,三連陣地被敵突破,敵抄我側翼,我連即奉命撤退。
這次參戰,獨立37旅的傷亡是慘重的。我排39人上火線,僅剩7人下來。我營 4個連長,3個陣亡,1個重傷;排長存3人,士兵存100人左右。據說710、711 兩團傷亡還要大。710團還有一個賴德潤營長陣亡。出發前,我也抱定「男兒當命殞沙場」的決心,把日記本、絨線衣等寄回家,戰死後好留給子女兄弟作紀念。
在淞滬海濱平原的戰場上,我軍一線接一線的用肉彈來換取或者說來消耗敵人現代化陸海空三軍的炮彈。這樣的打法是否高明,留與軍事學家去評論罷。據說那時蔣介石另有他的妙算:他一方面可以把一大批刺眼的雜牌部隊投入這個戰場,借敵人的炮火來摧毀;另一方面他又可在國際和國人面前,博得堅決抗戰、寸土必爭的美名,真是一舉兩得。
三、改編為194師後
獨立37旅在昆山補充兵員後,即開回寧波,不久就改編為194師。這次參戰雖傷亡慘重,但基本力量沒有削弱,反面從武器裝備和兵員補充上有所加強,原來背的是漢陽兵工廠七九步槍,連一挺輕機槍都沒有的部隊,全師竟裝備上捷克式武器,每個步兵連配備上六挺輕機槍。團配了迫擊炮連,補充來的兵員又都是二十歲左右很健壯的湖北小夥子。
雖由獨立旅改編為師,但仍是三個團,由原順序改為1125、1126、1127番號。朱企、徐會春、霍遠鵬分別任三個團的團長。師長仍是陳德法。
該師守海防的部署是:甬江之北一個團,甬江之南一個團,另一團作為師的總預備隊。甬江之北的團,從招寶山、灣塘機場到蟹浦布防一個營;邱王、龍山到古窯浦布防一個營;另一營作團的預備隊,駐河頭市、駱駝橋、貴駟橋一帶。甬江之南一個團,以兩營守海口,一個營作團預備隊。防地從小港、下三山、後所直到大榭島。團部一般情況下,駐寶幢,團預備隊駐育王寺,或五鄉碶(qì)、龍山頭一帶。甬江南北布防的海口,大多數構築了鋼筋混凝土的輕重機槍和平射炮掩體;但沒有交通壕和散兵的鋼筋混凝土掩體。甬江口還沈下一艘新江天海輪,作為阻敵艦駛入甬江的障礙物。
四、日寇兩次登陸和寧波淪陷
1940年7月的一天,日寇從鎮海登陸,占領了鎮海縣城和小港附近幾個山頭。我才到1126團第2連當連長三天,也奉命開往小港附近堵截敵軍。在皎月當空的夜行軍中,我和隨我連出發的營指導員,帶領士兵唱起「槍在我們的肩膀,血在我們的胸膛,我們要捍衛祖國,我們齊赴沙場……」的戰歌,來激勵士氣。次晨,我連即冒敵機低空掃射,填補上友營的陣地。與敵相持一天後,入晚訊息傳來,敵軍已被玉門部隊趕下海。也有說,這次是敵海軍單獨登陸行動,未得到陸軍的配合,是自動退走的。
這次戰鬥,我連僅傷亡8人,還是被敵機燒夷彈所傷的。守海口友團的傷亡也不過五六十人,陣亡一個排長。
敵登陸數天中,對我海口工事也來不及破壞,但招寶山炮台被搗毀了,一門十三公尺長的要塞炮,敵人把它轉了180度方向,諷刺性的把炮口指向寧波。
堅守寧波海口,是194師的任務。經過這一次反擊敵人登陸的戰鬥,照理師和團的長官們,應該懂得,也必須做好總結這次戰鬥的經驗教訓,加強鎮海海口兩岸的防禦工事,以及指令全師部隊,在這個戰場上作反復堵擊敵人登陸的演習等工作。但長官們並沒有這樣做,他們感興趣的是一在育王寺附近拍攝我營開赴前線行軍的影片,來向友邦(美國)和國人炫耀這次戰鬥勝利。
1941年4月17日下午,敵軍又在招寶山和小港海口登陸了。我營駐霞浦張,立即開往小港附近增援。18日拂曉,敵軍沿小港山地向南推進約三公裏,我營也到達這裏,即占領幾個制高山頭向敵堵擊。我陣地前有幾百公尺開闊地,敵無炮兵掩護亦無法前進。戰至下午三時,發現敵人後撤,營派我連尾追。黃昏時敵退入小港。此時江南江北整個戰場聽不到一聲槍聲。敵軍未遭我痛擊為什麽後撤?江北戰況如何亦一無所知。19日拂曉搜尋小港及其附近山頭,已無敵軍,只發現我海口守軍在退卻路上丟下幾十具屍體和一門平射炮。中午我營奉令向奉化方向後撤,後來始知寧波棄守。20日在肖王廟與敵打了一仗,在夾嶴附近我連掩護全團後撤,損失了一個排。到棠嶴後我就脫離了194師。
資料來源:
【寧波文史資料】第三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