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最好的「側位」在中國?和俄軍蘇35S相比,解放軍殲16掌握5大優勢

2024-04-29軍事

殲16是沈飛在國產殲11B戰機的基礎上,擊敗殲11D之後所推出的最先進重型四代半戰機。由於殲11B是國產化殲11A,而殲11A是俄制蘇27SK的本土組裝型,所以殲16實際上仍舊屬於「側位」家族的一個海外分支。由於采用了眾多的先進技術,使得作戰能力有成倍提升,殲16被認為是最好的「側位」。即便是與俄軍蘇35S相比,解放軍的殲16仍舊掌握著5大優勢。而作為與殲16競爭失敗的殲11D,現今已經成為「殲11B升級套件」,以另一種方式,活躍在解放軍序列中。

相較於蘇35S,殲16的5大優勢分別是機載射控雷達,高效能機載彈藥,超輕型復合材料和雷達吸波材料,無與倫比的電子戰能力和二代半「寶石柱」航電架構。這5大技術優勢帶來了低可探測最佳化(RCS降低至5㎡~8㎡),更好的態勢感知能力,更遠的射控釘選及打擊距離,以及更強的機載航電升級潛力。尤其是二代半的「寶石柱」航電架構,寶石柱航電架構最早出現在F-22戰機上,在當時,F-22戰機的升級潛力是同時期戰機中最強的,但由於美軍要求下的「閉塞」,使其走上了另一條道路,「隨插即用」功能反而沒有得到體現。而中國在研發出對標架構之後,被認為是二代半水準,套用在了殲10B/C和殲16上。

這些年殲10C和殲16不停升級,根源就是寶石柱航電架構的「隨插即用」功能帶來的效能增益。任何模組,比如新雷達,新導彈,新器材,只需要將它的資料來源插入到中央電腦,升級之後便可以解鎖這一功能。與之相比,蘇35S的擴充套件性則很一般,至目前為止,蘇35仍舊維持著老一套的概念,也就是針對不同改進專門推出一個型號去對標。而蘇35S戰機的117S發動機在效能上,和殲16的改進型太行發動機相比,並沒有優勢,尤其是改進型太行發動機增加了FADEC「全權數碼式發動機控制」,發動機的控制和響應速率更為流暢。而117S發動機的推力向量套件,目前來看還沒有多大的效用,因為現在已經不再是「狗鬥」的天下,誰的態勢感知能力強,射控釘選距離遠,空空導彈效能好,誰就有先敵打擊的優勢。

在進入中國空軍之後,我們當時迫切的想要了解這款被俄羅斯吹的神乎其神的戰機。蘇35S先後被安排和殲10B/C,殲16和殲20空戰,但由此也讓我們極度失望。高價買來的蘇35S在國內的對抗賽中一場都沒贏過。解放軍一度萌生「反正都買了,不如升級試試」,但對蘇35S進行摸底之後,我們又發現,蘇35無法進行小的升級,比如換雷達,換電子戰器材等,只能從中央電腦到整個機載航電架構都進行拆解,換上國產器材才行。但這需要對機體進行大改,其成本不亞於生產1架殲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