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縱覽 > 職場

在華為的發展歷程中更大的危機都遇到過,美國封鎖又算什麽

2020-05-19職場

近日,美國對華為的封鎖鬧得沸沸揚揚。其實在華為的發展歷程中,華為不僅一次遇到生死存亡的危機,而每一次都被任正非化解,在逆境中「殺出重圍」。

在2001年到2002年,才是任正非與華為最艱難的時期。

對華為過往有些了解的人都應該知道李一男,這個23歲碩士畢業就加入華為的年輕人,僅僅用了4年不到的時間,就從一個小小實習生做到了華為副總裁。

任正非也非常欣賞這個年輕人,更是公認的「華為接班人」,任正非給予了李一男絕對的信任,華為的很多重大決策都交給李一男做主。

在華為的發展歷程中更大的危機都遇到過,美國封鎖又算什麽

李一男也不負所望,在成為的副總裁的5年之中,將華為帶過了200億大關。

2000年,華為鼓勵員工「內部創業」:一批對公司貢獻較大、深受信任的老員工,被鼓勵出去做華為的數據產品代理商,李一男也加入到這個「內部創業」的隊伍中。

在華為的發展歷程中更大的危機都遇到過,美國封鎖又算什麽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趁著內部創業的機會,李一男拿著從華為拿到的1000多萬元,在北京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港灣網路」,從華為員工搖身一變成為華為產品的高級分銷商,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

2003年,港灣網路的營收達到了7億左右,這時,李一男不再滿足只做華為的分銷商,他盯上了華為的通訊業務,走到了華為競爭對手的位置上。

在華為的發展歷程中更大的危機都遇到過,美國封鎖又算什麽

李一男以各種手段在華為內部挖人,2001年,在李一男以高薪、期權等的誘惑之下,100多名華為核心研發人員跳槽到李一男的公司。

由於李一男的港灣網路在管理和研發上直接復制華為的模式,對華為帶來極大負面影響,2002年,華為出現了創立以來的第一次負增長。

在華為的發展歷程中更大的危機都遇到過,美國封鎖又算什麽

華為培養的人才,從華為出去,用華為的技術,模仿華為的模式,來搶華為的市場,又是任正非非常看重的人,這讓任正非非常心痛。

2004年前後,任正非針對「港灣網路」制定了,不讓港灣賺到錢,不讓港灣上市是當時打港辦的兩大目標。

同時,「反挖人」行動也火速開展,港灣網路的一整個研發部門都被華為挖走。

在華為的發展歷程中更大的危機都遇到過,美國封鎖又算什麽

2005年,華為將律師函寄到港灣,表示港灣侵犯了華為智慧財產權,將向港灣提起訴訟。

2006年,港灣再無法維持,欲尋求買家收購,但因為與華為的智慧財產權糾紛無法實作。

2006年6月,港灣網路與華為合並,李一男重新回到華為擔任華為副總裁。

任正非在關於李一男團隊回歸的講話:「如果華為容不下你們,何以容天下,何以容得下其他小公司」。

在華為的發展歷程中更大的危機都遇到過,美國封鎖又算什麽

一個公司的「領航人」,不僅要有遠大的眼光,還要有廣闊的心胸,任正非做到了,那麽華為就不可能敗。

在華為的發展歷程中,任正非需要做很多決策,而每一次決策,每一個決策後面的故事,都在這兩本書裏面。

在華為的發展歷程中更大的危機都遇到過,美國封鎖又算什麽

這本書【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堅持】講述的就是任正非先生傳奇的一生,和他在各個時期對華為的決策的影響,能力加上機遇才造就了今天的商業「大麥克」企業。

如果你也想了解任正非,了解華為,不妨點選下方購買,31.8元,有空讀一讀,可以讓你更了解任正非,了解華為。

一部精彩的傳奇,31.8元絕對「值回票價」,一杯咖啡,一張靠椅,捧著一本書度過一個下午,豈不完美。

如此傳奇的一個商業巫師,如此傳奇的一家企業,你不想了解一下嗎?別猶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