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縱覽 > 職場

一切成就都是透過不斷鬥爭取得的

2022-11-23職場
務必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是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三個務必」的重要內容之一。黨的二十大報告多次講到鬥爭問題,強調偉大鬥爭、鬥爭精神、鬥爭本領等。這是對黨的百年奮鬥歷史經驗的繼承與發揚,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
敢於鬥爭是黨的百年奮鬥的重要歷史經驗。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在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時,強調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是黨和人民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回顧黨的百年奮鬥歷程,我們能夠深刻感受到:面對艱難險阻,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物質條件極其匱乏,特別是武器裝備極不對稱的情況下,堅定不移地同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國民黨反動勢力展開殊死鬥爭,取得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根本社會條件。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領導人民戰勝一系列嚴峻挑戰,推動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落地生根,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帶領人民「摸著石頭過河」,大膽開展改革創新,從容應對關乎中國改革發展穩定全域的一系列風險考驗,帶領我們的國家大踏步趕上了時代,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域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香港局勢動蕩變化、「台獨」勢力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幹涉台灣事務的嚴重挑釁、國際局勢急劇變化等,在鬥爭中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中國發展和安全主動權。
回顧黨的百年歷史征程,我們深刻認識到,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別人恩賜的,而是透過不斷鬥爭取得的。這既是一條歷史經驗,更是指導新的實踐的科學指南。
新時代新征程必須堅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我們在看到成就的同時,也要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危機意識。當前,中國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世紀疫情影響深遠,逆全球化思潮擡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中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繞不過,黨的建設特別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面臨不少頑固性、多發性問題,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隨時可能升級。這就需要我們繼續發展鬥爭精神,以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姿態投入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踐之中。
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要主動增強鬥爭精神和鬥爭本領,投身新時代偉大實踐。一方面,要加強思想理論學習和專業本領學習,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自己,全面理解我們所面臨的發展機遇與危機挑戰,用深厚的學科功底、寬闊的知識視野、豐富的創新能力提高自己,為敢於善於鬥爭夯實本領。另一方面,廣大青年要響應黨的號召,投身新時代偉大實踐,明辨是非,站穩立場,增強使命擔當,透過誌願服務、實踐教學、調查研究等一系列方式,用腳步丈量祖國的大地,在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
(劉進偉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李巖巖系該校博士生)
劉進偉 李巖巖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