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老板和員工一直處於對立面,老板永遠想給最少的薪資讓員工幹更多的活,員工也想多掙點錢養家糊口,遇到一個好老板還是挺重要的,如果遇到不講信用的老板,那就會倒大黴的,下面來看一個讀者分享的經歷:

我在一家工廠做了5年技術,從一名技術工人幹到了車間主任,其中的艱辛程度難以想象,有時自己都不知道怎麽熬過來的,後面老板每月給我1萬2的薪資,我也幫著他完成任務指標,慢慢的老板跟我以兄弟相稱,當然也叫隨口一喊。
去年年底,老板借著工廠效益不好扣了工人的薪資以及年終獎,當然這裏面也包括了我,別人都是一年掙得比一年多,我比上一年還少拿了5000元,這也直接導致很多員工離職。今年年初,我和老板都沒提我薪資的事,我和他一起重新招了一批員工,一個月後,他跟我說工廠最近效益不行,我的薪資要減到9000元。

其實他今年賺的錢比去年還多,忽悠工人還行,想忽悠我還差一點,正好有另一家工廠招我這個職位,我就跟老板說辭職,他也沒有挽留我,事後我才知道他把老婆的弟弟喊來取代我的位置,我只感嘆自己的運氣不好。
誰知道才過了1個月,他就打電話給我,說那批員工不聽新主管的話,工作效率很低想讓我回去,當時我正在趕一批工程就拒絕了。後面他又請了一個我不認識的人做主管,但在後面2個月裏又給我打了4次電話,說我走後產值越來越低,一個勁的給我訴苦,老板也承諾了薪資恢復到原來的水準,我看在幾年的交情上,心一軟就回去了。

誰知道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樣,回去後原來的工人都沒看見幾個了,我又花精力重新跟工人培養感情,才做了一個月,老板把他老婆的弟弟喊回來了,說是跟著我學習,而我的薪資也沒發到原來的水準,只是發到了1萬,還沒有我離開的那家廠給的高。
我算是看穿了,這貨喊我回來就是教那所謂的親戚做管理,等我教會後估計就一腳把我踢了,沒想到兄弟的喊著,背地裏這樣對我,我是真的寒心了,後來老板還叫我家人勸我留下,我二話沒說直接走了,他後面打給我的電話我都沒接。

大家覺得這位主管做的對嗎?如果是你會怎麽做?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
德魯克說:「領導者的唯一定義就是其後面有追隨者。」
領導者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帶團隊,沒有之一。換句話說,衡量一個領導者能力大小的標準就是你在團隊中有沒有威信,大家是不是追隨你,對你言聽計從,堅決服從指揮。
經常有領導說,員工不好管,總是跟自己唱對台戲。其實,這是自己的管理方法出了問題。
正確有效的銷售人員薪酬設計應該是多元化的激勵:如下圖

業務人員的激勵機制
想要留住人才,讓員工有持續的加薪空間,但又不增加成本,最好的方法還是讓薪酬模式,從固定薪酬向寬頻薪酬轉變。

寬頻薪酬是大勢所趨。其原理是透過豐富和擴充套件薪酬的彈性,以增強薪酬本身的激勵性。相比而言,固定薪酬、窄幅薪酬非常缺乏驅動力,無法調動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薪資是死的,人的活力和創造力就死了。所以,對於傳統薪酬模式的變革勢在必行。
舉個案例,某門店店長薪酬模式:

在KSF模式下,他的薪酬分配:固定薪酬(20%)+寬頻薪酬(80%),寬頻薪酬的部份薪酬,被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每一個指標設定一個平衡點(平衡點選在過去一年的數據平均值,或者是老板和員工達成的共識點),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員工就可以拿到這部份薪酬。
由於平衡點是相對容易達到的值,所以員工壓力不大!每個指標都可以加薪資,因為在平衡點的基礎上,
營業收入每增加5000元,獎勵100元,每減少5000元,少發50元;利潤額每多1000元,獎勵12元,每少500,少發6元;人創營業額,每多400,獎勵50,每少400,少發25元;培訓員工,每多培訓一個小時,獎勵50元,每少一個小時,少發25元。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說,員工拿的越多,意味著他做出了更好的結果,員工收入越高,企業效益越好!這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KSF激勵方式的設計5大原則。
1、以平衡點為導向的激勵
例如:銷售額(產值薪資5000元)。2016年全年月均銷售500萬,以500萬為平衡點,高於500萬的,每高出10萬獎勵100元,如低於500萬,每低於10萬,少發80元。
2、以提成點為導向的激勵
上述案例:也可這樣設計:銷售額1萬=10元,或銷售額提成率為0.1%。
3、以要求標準為導向的激勵
上述案例
4、設定振幅的彈性激勵
例如:薪資費用率指標。2016年平均薪資費率為26%,最高時達到38%,最低時為22%,數據的波動性很大。經過測算,選取25-27%作為不獎不罰的中間地帶,高於27%的,每高0.1%少發10元,低於25%的,沒低0.1%,獎勵15元。
5、正激勵與負激勵
在設計考核激勵時,一定要衡量正負激勵的水平。從整體來看,正激勵要大於負激勵。從個體來看,被考核人不能完全控制的指標、經營性的指標,正激勵要相對大於負激勵;被考核人可以完全控制的指標,正激勵與負激勵可以相當;而對於管理性指標,尤其是責任性、要求性的指標,負激勵可以大於正激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