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在所有經歷過野蠻生長過程的行業中,都會存在很大比例簡歷「造假」的現象。如果簡歷工作年限造假,公司做背景調查,怎麽辦?
工作履歷指的是一個人的工作經歷,是這個人的工作軌跡和從業線索,是其工作水平胡工作經驗的總結,工作履歷可以作為人事單位錄用、任免、晉升和降級的重要參考依據之一。
一般來說,一個人過去的工作經歷將直接決定了他下份工作的職位和薪水,所以工作經歷是造假的重災區。根據全行業專業失信數據顯示,虛假工作履歷在失信維度中所占比例最大,在企業的僱用風險管理中,虛假工作履歷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職業失信行為。

簡歷造假是一種常見現象,除了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求職者更希望借此爭取到就心儀工作的心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人們普遍沒有把簡歷造假當回事。從經濟規律來看,有需求就有產出,對於低成本、高獲利自然有人趨之若鶩。實際上,簡歷的「註水」成本低,難以核實,造假懲罰較輕,所以一些求職者選擇「冒險」。
近年來,求職者簡歷中的一些「小花招」迫使越來越多的雇主不得不花錢對員工進行「背景調查」,甚至委托第三方機構如全景求是公司核實求職者提供的資訊是否屬實。

至於工作年限的造假,根據判燈標準,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嚴重失信:被僱用超過6個月以上的虛假/職位存在不止一個級別的差異。
較重失信:僱用時間存在從3-6個月的時間出入。
一般失信:就業時間和職位的細微差別。
一切正常:沒有關於僱用時間和職位的虛構。

第三方背景調查機構將根據候選人的實際情況,制作出客觀、全面的報告,供企業作為錄用的參考。至於一個企業是否應該僱用候選人,則需要他從自身的角度考慮。
現如今,職業信用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候選人工作履歷的真實性不僅關系到企業自身的經濟利益,還關系到企業的長遠發展。第三方背景調查可以客觀、真實、全面地核實求職者的工作履歷,從而有效的幫助避免雇主因求職者偽造的工作履歷而面臨各種風險。
職場信用:隨著社會信用體系的發展,職場信用體系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每個背調公司和大型企業都有自己的人才庫和風險人才庫。現在,各個背調公司都有合作的趨勢:將風險人員庫借口共享,實作全覆蓋,這一綜合風險人才庫將逐漸成為職場信用基準。

對於候選人而言,據我所知,市場上各種所謂的「個人職業信用評估」的軟體層出不窮。我不得不說,它們可能會發展成為職場信用不可或缺的檔,就比如類似於求職的簡歷。但是候選人應該如何選擇呢?
整治求職者簡歷造假的最重要的立足點在於求職者,與其在就業期間簡歷「註水」,還不如在求學階段花更多的時間在學習知識和積累實踐經驗上,從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成為一只徒有虛表的「紙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