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侖關戰役舊址。南寧市委統戰部供圖
昆侖關戰役舊址(昆侖關抗日戰役紀念地)位於南寧市興寧區與賓陽縣交界處,是南方著名的古關隘,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大規模戰役。其中,昆侖關戰役舊址承載著兩岸同胞共同的抗戰記憶,傳承抗戰、愛國精神,發揮著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功能,促進兩岸同胞友好交流。2016年,昆侖關戰役舊址被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2019年,經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批準設立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2021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李宗仁故居。桂林市委統戰部供圖
李宗仁故居,坐落在距桂林市約30公裏的臨桂區兩江鎮浪頭村,建於清末民初,占地5060平方米,為木結構的二層樓房,是具有莊園氣派的桂北民居建築。

程陽風雨橋。龔普康攝
程陽風雨橋,又叫永濟橋、盤龍橋,位於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北面20公裏處(林溪鎮境內),始建於1912年,建成於1924年,是侗鄉規模最大、造型最美、民族特色最濃郁的一座風雨橋。1982年2月23日,程陽橋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紅軍第八軍軍部舊址。龍州起義紀念館館長李敏供圖
中國紅軍第八軍軍部舊址位於崇左龍州縣城新街19號,總占地面積4922.5平方米,於1985年2月1日對外開放。原為龍州乃至廣西西南地區有名的「瑞豐祥錢莊」,是龍州起義前後黨的領導機關和紅八軍軍部所在地。紅八軍成立後,在瑞豐祥錢莊設立紅八軍軍部,以指揮廣西左江地區的革命鬥爭和軍事行動,瑞豐祥錢莊因此被稱為「紅軍樓」。

梧州中山紀念堂。梧州市委統戰部供圖
梧州市中山紀念堂位於梧州市萬秀區北山公園。孫中山為了籌備北伐,曾於1921年至1922年先後3次駐節梧州。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梧州善後處處長李濟深倡議集資在北山公園內籌建中山紀念堂,並於1930年10月建成,是全國最早建成的孫中山紀念堂。

費孝通瑤山情紀念展廳。來賓市委統戰部供圖
來賓金秀費孝通瑤山情紀念展廳以費孝通先生五上金秀瑤山為主線,全面展示費孝通先生關愛瑤山建設、取得學術碩果、推進民盟發展,做好事辦實事的生動事跡。費孝通先生以淵博的學識和超前的見解,為傳承民族文化、調整金秀瑤族自治縣行政區劃、發展地方經濟、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費孝通先生逝世後,他的家人、學生、民盟組織等仍然延續著費老對金秀大瑤山的關愛,繼續為大瑤山的騰飛振興出力獻策。該展廳是「民盟傳統教育金秀基地」。2021年11月10日,廣西金秀縣調研基地(掛牌在金秀瑤族博物館)成為首批民盟中央參政議政調研基地之一。

容縣僑家小苑。玉林市委統戰部供圖
僑家小苑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根據廣西各地僑務工作特點,創新海外統戰工作和僑務工作而打造的工作平台。容縣僑家小苑是容縣提升歸僑僑眷精神文化生活、聯絡海外親屬、增進感情的重要基地,始建於2021年3月,坐落於玉林容縣六王鎮古泉村中村屯,采用中國傳統院式建築設計,主體為二層結構,面積約520平方米,總投資約133萬元。容縣僑家小苑整體建築由長廊、中廳花園、主樓和副樓組成,與百年祠堂崔公祠、僑村公園相互輝映,共同構成了美麗僑村的標誌人文景觀。

北海市銀海區僑港鎮。韋艷攝
僑港鎮區域面積2.1平方公裏,人口約2.1萬人,歸僑僑眷占83%。以海洋捕撈業、水產品加工業、旅遊商貿為主的第三產業,是全鎮經濟發展的「三架馬車」。僑港鎮近年來先後獲評全國文明鎮、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特色小鎮、全國鄉村綜合治理示範鎮、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全國攝影小鎮、中國華僑文化交流基地。經過40多年的發展,僑港鎮由昔日的一片荒沙灘,蛻變為一座魅力濱海風情小鎮。

黃姚統戰文化展示館。賀州市委統戰部供圖
廣西統一戰線傳統教育基地黃姚統戰文化展示館坐落於賀州市昭平縣黃姚鎮,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包括桂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歷史館、名人館、統一戰線館、民主黨派館、紅色影院5個展示區。該展示館於2021年3月22日正式開館,展示各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榮辱與共、肝膽相照的歷史文字史料41萬字、影像錄音資料312件、電子圖片2100多張、實物50多件,為廣西第一個統戰文化展示館。
來源:【中國新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