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縱覽 > 職場

公司管理註定不完美,任何一個組織的制度都是有瑕疵的

2020-09-11職場

今天先來來聊聊完美,我們對於完美的定義究竟是什麽呢,完美意味著沒有瑕疵,然而只要有人的地方必然就有瑕疵。

我們都希望在一個管理制度沒有瑕疵,流程辦法沒有漏洞的環境下公平的工作,發揮自己的價值。但是每個公司都在面對一樣的問題時,人越多的地方,各個不同部門不同年齡不同資歷,甚至不同性別和專業,習慣和規矩都難以統一,眾口難調;人與制度的關系,就像是藝術與商業的矛盾一般,制度本身就與人的天性是有所沖突的,我們應當如何理解公司這個組織的管理制度與流程呢?


為了形成大多數人的公平所制定的標準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有一位同事搬家到距離公司兩小時車程的地方,提出了晚半小時上下班的申請。公司是服務型企業,與甲方單位的上下班時間是同步的,若是這次的申請透過了,那麽帶小孩的,限行區的,距離一小時五十分鐘的是否也應該申請呢。

若是所有上班時間都是一事一議那是否就不需要規定上下班時間了呢?

互聯網企業很多都是彈性上下班制的,不同公司不同業務要求的制度需求本身就不同,但邏輯的起點都是為了大多數人都能共同完成並遵守而制定的標準;從時間規定上來看,沒有人會抱怨飛機在起飛前45分鐘停止值機,高鐵在發車3分鐘前停止檢票;因為大家都知道,對比14億人口的自己微不足道,而一間公司僅僅從幾十人到上萬人不等;一個落實到位的管理辦法,必然會有爭議和不公平,要知道的是制度只是一個統一的標準,而標準是為大多數人服務的。

成熟的管理制度機制,應當是隨著公司規模與人事上的變動對應最佳化,達到高效能與高適應力的。

公司管理註定不完美,任何一個組織的制度都是有瑕疵的

制度的瑕疵便是完善制度的方向

我們每天面對的交通訊號紅綠燈,除了對於視力有缺陷的少數人群極不友好,乍一看似乎是一個完美的交通安全制度。實際上交通訊號燈也是從一百多年前經過了無數次的調整,從紅綠雙色燈號,演變到現在幾十種各種規範的燈號,並且在全世界各個國家之間存在著不同差異的安全燈號規範(尤其是黃燈),隨著交通工具進步及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制度必然得與時俱進滿足大多數人的需要形成規則。

而一個成熟的管理制度制定,必然是從復雜的公司現狀條件下,由繁入簡,再逐步最佳化改善的過程。

紅綠燈的起源可溯到19世紀初的英國。那時,在英國的約克城,著紅裝的女人表示「已婚」,而著綠裝的女人則是「未婚」。當時,倫敦議會大廈前經常發生馬車軋人的事故。受紅綠裝啟發,英國機械師哈特於1868年設計了紅、綠兩色的煤氣交通訊號燈,由一名手持長桿的警察透過牽動皮帶來轉換燈的顏色。

公司管理註定不完美,任何一個組織的制度都是有瑕疵的

一家成熟的企業不應該僅僅看他的制度是否完善,而是透過了解領導者,及公司管理規章制度的制定邏輯;真正的完美的公司制度,應當能夠有反饋和自洽的機制,不斷最佳化修補程式並改善,以達到符合大多數人利益及認知的結果。

#職場我來說#

點選右上角關註我

固定每周一至周五分享職場心得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