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蒙城縣楚村鎮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和傳統種植習慣,充分利用優質水資源,因地制宜發展生態綜合種養,引導鄉鎮、村組建立稻蝦養種示範基地。

為大力促進當地產業發展,孫鋒站長親自把關,在常興社群五裏焦、前後趙一帶建立了徽姑娘稻蝦養殖基地,建立起學、研、產、銷一系列完整的養殖生態產業鏈,逐步將小龍蝦、生態蝦稻米打造成生態創意農業品牌。常興社群基地流轉土地1580畝,基地建設20畝,2020年建設15噸烘幹機4組、倉儲,大米加工裝置生產線,固定資產投資約400萬元,2021年合作社生產的水稻、小龍蝦獲得了有機認證。2022年計劃再建20噸烘幹機4組,曬場500平方,冷庫300立方,增加農業的抗災能力,企業在秋季免費為當地農民提供玉米脫粒,長期雨季時提供烘幹業務,解決了收獲後遇到的困難,讓農民高枕無憂。2019年6月計畫建成投入農業生產,2021年合作社生產優質水稻130萬斤,實作農業產值180萬元;2022年上半年基地小龍蝦銷售30萬斤,實作產值450萬元,同時合作社帶動周邊小龍蝦養殖戶21戶,發展面積大約1.1萬畝。
2022年基地在發展的同時,解決當地及周邊農民58人就業,其中有貧困戶6人就業,村民群眾透過在基地務工、土地租金等方式增加收入,帶動當地因各種原因不能外出的農民實作就近務工增加收入,使長年外出務工農民土地放心的流轉實作增收,用工人數,目前有長期用工,可解決58人左右,徽姑娘蝦稻養殖基地負責人孫站長表示:「下一步徽姑娘還將繼續擴大養殖規模,進一步改善常興社群的就業及生產條件促進群眾增收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當然之所以可以持續發展做大做強產業,也使依托我們的水質、氣候等得天獨厚的優勢,使企業得以進駐發展稻蝦養殖,透過幾年的示範養殖,解決部份群眾的就業,合作社上繳常興社群扶貧分紅資金12.4萬。」
接下來,徽姑娘稻蝦養殖計畫透過基地示範主體的放射線帶動,不斷擴大種養規模,積極培育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走種養結合、迴圈利用的發展模式,做到發展與環保並舉,發展與產業幫扶並列,把稻蝦綜合種養做大做強,形成產業鏈,讓稻蝦產業為鄉村振興繼續舔磚加瓦,不斷發揮基地的示範帶動作用,帶動一部份農民、脫貧戶走「蝦稻共作」的致富之路。 (陳如強)
來源:安徽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