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一部名為【現在就開麥】的辣媽辯論類節目,在愛奇藝上線。首期辯論的話題是,在育兒的時候,要不要搞挫折教育。兩位辣媽,一位是陳小乖,一位是「大王」。後者是【奇葩說】當中的一個選手。前者,好像是想要走育兒專家路線,在個人微博上,已經開始發很多育兒經驗了。
我看完了首期內容,最大的感受是,無效辯論,瞎胡扯與瞎胡鬧相結合,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而無效辯論的原因則是,節目組給出的辯題,沒有辯論價值。這倆辣媽,辯論了半天,其實都沒有產生有效的交鋒。她倆對「挫折教育」的定義不一樣,自說自話。為什麽會出現這種問題了?
根源就是節目組搞出了無效的辯題。而兩位辣媽,為了自己的辯論能夠取勝,只能在什麽是「挫折教育」上,盡量往主旋律正能量上靠攏,最後造成的結果便是,她倆對「挫折教育」的定義不同,倆人自說自話了,構不成觀點上的交鋒。出現這種鬧劇的根源,還是辯題問題。
我又看了一下這檔綜藝的下一期預告,要搞的辯題是這樣的——傳統育兒觀到底該不該全盤照搬?老一輩的經驗是寶藏還是包袱?(我這是原封不動把節目組公布的文字內容轉移到這裏來的,真的是一個字都沒有動啊)
看完了這個所謂的辯題,明眼人都會覺得它好胡扯啊。這根本就是一個無效辯題嘛。傳統的育兒經驗,當然是不能全盤照搬的,當然是有寶藏經驗,也有一些錯誤的啊。這有啥好辯論的了。只要我們能看到這一點,就會發現這類辯論節目的荒誕性,一群人,如果沿著這麽錯誤的辯題去進行辯論,就和嘴皮子上的耍猴沒啥區別了。
其實,咱們當下的很多辯論類的綜藝節目,問題都出在辯題的創立上。這個奇葩,那個奇葩的,嘴皮子確實挺溜,但真正的腦子,並不靈光,只會作秀,不會具備有思想的思考能力。這類問題,也出現在很多大學舉辦的校園辯論賽上。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有價值的辯題,才是辯論賽淪為胡扯的根源性問題。
什麽叫有效辯題呢?就是,真的是形成觀點的對立性,並且兩方觀點都是正確的,能夠建立自己的邏輯論述體系的,而不是選擇性正確的。比如說,前邊那個辯題,傳統育兒觀到底該不該全盤照搬,這就是一個選擇性正確的辯題。這就沒有辯論價值了,因為大家都知道,應該如何做出選擇,才能讓自己正確。
辯論這東西,是思想和邏輯的交鋒,尤其是論證過程,是非常有意思的,而且是具備專業性的。咱們的好多中學生和大學生,都沒上過邏輯學的課程,所以,容易在邏輯層面上出現各種讓人笑話的地方。尤其是一些節目編導,這個傳媒大學畢業的,或者那個傳媒大學畢業的,就沒受過專業的邏輯訓練,他們搞出來的辯題,就容易像【現在就開麥】這樣,亂七八糟,沒有辯論價值。
所以,像【現在就開麥】這樣的節目組水平,真的不應該去搞什麽邏輯辯論,節目組工作人員的水平,離創立出有效的辯題,還差著十萬八千裏呢。拿不出有效辯題,那些上場的選手們,就淪為被戲耍的猴子了。這類水平的節目組工作人員,還是搞八卦娛樂去,更為合適。
同樣的道理,咱們很多大學裏邊搞辯論賽,問題也出在辯題創立上。有效辯題,這四個字,快把好多沒有常識的主辦方給難死了。【現在就開麥】這類節目的出現,是蠻丟人的事情。它直接證明,節目組工作人員水平低下,屎殼郎上公路,楞裝小汽車。(文/馬慶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