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再見愛人】第四季引熱議,婚姻關系「照鏡子」,鞋子裏的沙,揚了還是忍著?

2025-01-11綜藝

作為一場婚姻紀實觀察真人秀節目,【再見愛人】第四季開播後頻頻登上熱搜,引發廣泛討論。節目展現夫妻之間的互動和情感沖突,成為觀眾觀察和思考婚姻關系的鏡子,同時也引爆年輕一代的情緒閘口。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徐子馨表示,節目中嘉賓的婚姻狀態反映了當代婚姻生活的普遍問題,觀眾透過觀察節目中嘉賓的表現,可以對自己的婚姻進行反思和總結,從而建立更加和諧幸福的夫妻關系。

「90後」小莉: 因為「任性」走入婚姻,婚後生活並不美好

小莉出生於1993年,相較於其他年代群體來說,「90後」經濟上的壓力不算太大,在婚姻中需要直面的是「任性」的問題。

「我結婚的時候雙方父母已把車子、房子買好,婚宴都是雙方老人安排的,我們只是去參加一下。」小莉說,沒有經濟壓力,談戀愛的時候一沖動就把證領了,可走入婚姻才知道並沒有想象中美好,婚後的生活讓小莉幾乎難以喘氣。

大學畢業後小莉考上公務員,經朋友介紹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兩人火速墜入愛河,領證、結婚、度蜜月。在度蜜月的時候小莉發現自己懷孕了,她辭掉工作,安心在家待產。一開始一切都很幸福,生完孩子小莉全身心當起了家庭主婦,變數是因為二胎的到來。

2022年,小莉生了二胎,婆婆從老家過來幫忙照顧孩子,觀念不合加上生活方式不一樣,婆媳關系並不融洽。日常生活中摩擦不斷,婆婆回了老家,照顧兩個孩子的重擔一下落在小莉一人身上。這時候丈夫又因為工作原因一周才能見一次面,夫妻感情在異地和照顧孩子的瑣碎中不斷消耗,最後兩人甚至大打出手。「我從來沒有想過我們會打架,老公把家裏的門都踹碎了,我身上也都是淤青。」小莉說,夫妻關系走到這一步實在是讓她想不到,現在兩人正在協定離婚。

「80後」張女士:尋求物質的安穩又渴望真愛降臨

「節目中每一對夫妻就像生活在我們身邊的鄰居或朋友,甚至有我們自己的縮影。」出生於1986年的張女士告訴記者,每個人都難免會被時代影響,對於「80後」來說,對「安穩」的渴求要超過任何一代。

張女士告訴記者,大學時她談過一次戀愛,由於男方不是本地人,再加上家裏條件不好,父母極力反對。後經親戚介紹,她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兩人沒有感情基礎,婚後經常爭執、冷戰。「我在意男方的經濟條件,房子、收入帶來的安全感,又渴望一個真的愛自己的男人帶來的滿足感,糾結於物質和感情之間。」張女士表示,在婚姻中,她總會借著各種瑣事表現自己的不滿,但又找不到不滿的源頭,導致婚姻狀態並不好。

張女士和丈夫2008年結婚,為了這個特別的節日,兩個人在2008年8月8日一大早就排長隊領結婚證。婚姻最初,兩人還算相敬如賓,但隨著孩子降生、婆媳矛盾、經濟壓力,兩人頻繁為瑣事爭吵,感情大不如前。夫妻倆也多次討論是否要離婚,但礙於孩子和面子最終選擇妥協。說起現在夫妻的相處狀態,更像是為了一份微薄的薪水不得不每天面對討厭的同事一樣,強顏歡笑、被迫配合,對外還要裝成一對模範夫妻,維護孩子的體面。

「70後」周先生:再婚生子導致婚姻生活痛苦不堪

「‘70後’還在談婚姻感覺有點可笑,但這個年齡段的婚姻問題才是最突出的。」出生於1978年的周先生已跟第二任妻子生活了三年,婚姻關系是讓他最頭疼卻不知道怎麽解決的問題。

周先生和前妻育有一子,兩人離婚後為了孩子周先生一直沒有再婚。「都說後媽對孩子不好,我會交女朋友,但並不想結婚。」周先生說,離婚後,身邊的朋友一直給他介紹物件,他最終選了小自己12歲的佳佳作為伴侶。由於對方年紀小,再加上學歷較高,經常輔導兒子做作業,周先生覺得她應該會對孩子好,就放下戒備,走入第二段婚姻。

結婚後,佳佳以父母不同意她找年齡這麽大的老公為由,讓周先生給她買房買車,接著又覺得跟繼子生活不方便,要求在家附近買一套小房子分開住,「我兒子已經18歲了,她覺得繼子年紀大和她住不方便。」

再後來,佳佳懷孕生子,又說小兒子不能缺少父母的陪伴,讓周先生留在小兒子身邊。慢慢地,周先生疏於對大兒子的監管,孩子開始逃課、厭學、抽煙、交社會上的朋友,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我挺後悔再次結婚生孩子,想象中是挺好的,但實際非常難。」周先生表示,現在第二任妻子又生了孩子,他為了孩子又不能離婚,兩個孩子兩個媽,再加上生意上的事,讓他非常頭疼。

婚姻專家: 避免用攻擊性的言語和行動作為情緒表達

海南省婚姻家庭建設協會副會長陳正發表示,如何經營一段健康的親密關系是現代人的必修課,「90後」到「70後」,年度跨度越大區別越明顯。

「70後」成長於改革開放初期,他們大多受到傳統婚姻觀念的影響。夫妻之間容易產生猜疑和不信任,這會導致婚姻關系緊張甚至破裂。「80後」的婚姻觀念相對更加開放和務實,他們既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也受到現代觀念的沖擊。「90後」成長於物質條件較為豐富的時代,他們的婚姻觀念更加現代和自我,不再滿足於傳統的婚姻模式,更加註重精神共鳴和情感滿足。「90後」的婚姻觀更加獨立和自由,面對矛盾和沖突時更容易選擇離婚。

陳正發表示,無論哪個階段的婚姻,都要做好溝通和修復,當夫妻之間發生爭執時,保持冷靜是非常重要的。雙方要避免情緒化的言語和行為,這樣不僅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還能給雙方一個緩沖的時間,進行有建設性的溝通。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爭論誰對誰錯,而是為了增進了解,解決問題。雙方都要保持平胡的心態,避免使用攻擊性的語言,盡量使用溫和、理性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此外,夫妻之間還要學會傾聽和反饋,傾聽是溝通的基礎,全神貫註地傾聽對方的想法和感受,不打斷對方,也不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可以透過復述對方的話或提問來澄清某些細節,這樣可以避免誤解,增進理解。

最後,要尋找共同點,增進理解。在爭吵中,雙方往往只關註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忽視了對方的感受和需求。努力尋找共同點,從對方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這樣不僅能增進彼此的理解,還能讓雙方更加珍惜彼此的感情。(記者 沈麗煥 編輯 程偲 實習編輯 陶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