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今晚9點開播,開篇故事講述寧波鄞州「蕩蟹」

2025-02-03綜藝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潘駿

立春至,萬物生。

今晚(2月3日)9點,大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1點檔首播,央視紀錄頻道(CCTV-9)播出。這部承載著無數國人味蕾記憶與情感寄托的紀錄片,以食物為媒介,引領我們走進一幅幅生動可感的生活畫卷;以滋味為紐帶,帶觀眾感受那份以食物見山水、以濃淡見生活的中式美學。

【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宣傳海報 圖源:CCTV紀錄 微信公眾號

【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透過聚焦7個與食物關聯最為密切的時空場景,構建起一張串聯神州四方的味覺地圖,帶領觀眾踏上一段尋找美食與平凡生活真諦的奇妙旅程。每一道美食,都如同一塊指路牌,指引我們從餐桌出發,走向山川湖海,走進人間煙火。

從遼闊雄壯的阿勒泰冬季牧場,到四季如春菌類匯聚的雲南菜場,再到追風逐浪的 「海上廚房」 ,展現了特殊環境下人們對美食的執著與巧思。同時,節目采用更為活潑的年輕化敘事方式,深入發掘平凡生活中真摯的人生百態。這些故事,在味覺、嗅覺、視覺、聽覺的交織中,織就一幅讓人口舌生津的中華美食生態圖。

值得一提的是,寧波鄞州「蕩紅鉗蟹」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鹹祥鎮鹹六村村民朱英健的「蕩蟹」技藝被【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安排在第一集的開篇故事來進行講述。從2019年到2025年初,近六年的時間裏,鹹祥這位「手藝人」五次登上央視,讓蕩蟹這門技藝被更多的人「看見」。

朱英健在海邊「蕩蟹」 圖源:鄞州釋出

在浙東沿海灘塗上,有一種叫做「紅鉗蟹」的小螃蟹,得名於其雄性的一只螯特別大而且顏色鮮艷,通常為紅色,學名又叫「招潮蟹」。當潮水退去時,「招潮蟹」會離開它們的洞穴來到海灘上覓食或進行其他活動。而當潮水上漲時,它們則會返回洞穴中。因此,人們觀察到招潮蟹似乎是在「召喚」潮水的到來。長期以來,「招潮蟹」都是沿海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因為動作迅速、反應機敏,抓小蟹效率最高的是一種叫做「蕩蟹」的特殊手法——用特制的八角蟹鉤在空中蕩出去,落在3公尺外的紅鉗蟹前面,手腕一抖,勾點收回的同時,就把「紅鉗蟹」也鉤了回來。

朱英健鉤到的紅鉗蟹 圖源:鄞州釋出

「蕩蟹」實則是鉤蟹,因蟹鉤在懸空中蕩來蕩去鉤蟹,故而得名。

朱英健是「蕩紅鉗蟹」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自小隨父輩學習「蕩蟹」,8歲起便在灘塗上與「紅鉗蟹」打交道,一步步成長為熟練掌握這門技藝的人。說起來,其使用的八極蟹鉤自父輩沿用下來,已經有七十多年歷史。

朱英健在鹹六村非遺館進行技藝展示 圖源:鄞州釋出

為了「後繼有人」,目前朱英健在全市第一個村級非遺館——鹹六村非遺館設立蕩蟹技藝展示區,定期進行表演傳授,讓村民與遊客近距離體驗這門技藝,同時積極參與各類媒體傳播活動。

(內容綜合整理:CCTV紀錄、鄞州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