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這檔「種」了三季地的綜藝,已不止於娛樂

2025-03-13綜藝

現代快報訊(記者 任雨風)「哪裏需要種地就去哪裏」。當綜藝的娛樂性與農業的真實性碰撞,【種地吧】這檔以「真實種地」為底色的節目正以「破圈」姿態,成為觀察中國鄉村發展的一扇視窗。

當前【種地吧】第三季正在愛奇藝熱播,3月16日起,每周日21:20將在江蘇衛視播出。

自前兩季以來,【種地吧】便以「反流量」「反套路」的姿態,記錄年輕人紮根土地的成長故事。如果說前兩季的重點是「種好一塊地」,這一季則更強調「帶動一群人」。

第三季鏡頭從杭州後陡門的試驗田轉向更廣闊的天地,成員們奔赴青海囊謙、黑龍江林口、湖南寧鄉等地,探索特色農業與鄉村振興的深層聯結。

在青海囊謙,針對高原大棚生產問題,提出光能利用、霧培技術、供水改造等初步構思;在黑龍江林口,透過沙棘采摘加工與農民互動,科普東北農業現狀……成員們在田間地頭遇到的難題與攻克難關的過程,也為眾多農業從業者提供了經驗借鑒。

囊謙鹽場因工藝復雜一度進度停滯,團隊不得不重新分工;沙棘皂因配方問題首次試驗失敗,需要連夜調整方案……提出構想容易,成功並非一蹴而就。助農過程中的「不完美」,也讓觀眾看到了鄉村振興的復雜性與長期性。

「現在已經有點力不從心了,但又不得不幹,要幹到幹不動為止。」節目中,把一輩子時間花在鹽田裏的江羊巴桑老人的話讓人動容。這種記錄,也讓觀眾看到了解到更多中國土地上耕田人的故事。節目不止於娛樂的地方何在?答案或許如片尾所述:「見天地之遼闊,解民生之多艱。」

當然,【種地吧】在前行路上仍需精耕細作,要持續保持內容真實,不被流量裹挾走向浮誇。年輕人參與鄉村建設不僅需要熱血,更需要專業知識和持久耐心。

(圖片來源:江蘇衛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