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哪咤之魔童降世】以50億票房炸穿中國動畫天花板時,沒人想到這個啃老三年打磨作品的藥學畢業生,會在五年後與遊戲科學CEO馮驥、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組成"中國逆襲者熱搜聯盟"。這群人像約好了似的,專挑西方壟斷的領域下戰書——從動畫電影到3A遊戲,從AI大模型到網路安全戰,他們用最笨的辦法,打最漂亮的翻身仗。

他們都長一個樣
啃老三年VS隱姓六年:中國逆襲者的"暗黑修煉法則"
餃子的履歷堪稱當代魔幻現實主義:藥學專業大三開始自學三維動畫,畢業後在家啃老三年,硬是把【打,打個大西瓜】磨成國際金獎。當媒體試圖在2020-2024年間尋找他的蹤跡時,發現這位票房神話締造者像人間蒸發般消失在聚光燈下——直到他帶著新作重新殺回,【哪咤之魔童鬧海】正奔著60億票房猛沖。

導演 餃子
這種"閉關修煉"的戲碼在【黑神話悟空】主創馮驥身上如出一轍。在遊戲爆火前,馮老板的微博評論區冷清得能聽見回聲。如今他隨便發個標點符號都能上熱搜,活脫脫中國版"小島秀夫"。但人們往往選擇性遺忘:為了遊戲裏那只猴子能掄出完美棍花,遊戲科學這群人在地獄級副本裏死磕了2190天。

推薦Deepseek

推薦【哪咤之魔童鬧海】
當AI攻防戰遇上文化暗戰
當全國大部份人都在熱熱鬧鬧過春節的時候,2025年1月28日,DeepSeek遭遇美國國家級網路攻擊。每秒2.3億次惡意請求如潮水般湧來——這個數據量相當於讓中國AI新星單挑整個西方互聯網三天的流量總和。央視網向奇安信安全專家咨詢並了解到DeepSeek這次受到的網路攻擊,IP地址都在美國。

奇安信安全專家咨詢
戲劇性的是,曾叫囂要"遏制中國AI"的微軟,轉頭就偷偷接入DeepSeek模型。
這魔幻現實堪比【黑神話】幾年來的遭遇:預告片時期被DEI組織扣上"缺少多元化和辱女"帽子,上線後被外媒集體壓分,TGA領獎時還要被主持陰陽怪氣被【小機器人】故意刁難。但正如遊戲裏黃眉說的那句台詞:"既見未來,為何不拜?"

寧缺毋濫VS賺快錢:中國創造者的"百年戰爭"
當觀眾追問【哪咤3】何時上映,餃子給出的回答讓資本脊背發涼:"我們從事的是一輩子的事業。寧缺毋濫,寧願做到自己最滿意,而不是很快地制作出來"這種近乎偏執的工匠精神,與馮驥的微博評論區形成奇妙互文——面對玩家催更DLC的萬人血書,他永遠只有一句:"在做了(新建資料夾)"。

這讓我想起馮驥和DeepSeek創始人都談到的"取經論":"踏上取經路比抵達靈山更重要。"從幻方量化到AI大模型,DeepSeek這群人用16年時間證明:中國科技從跟隨者到定義者的躍遷,需要的不是彎道超車,而是愚公移山式的厚積薄發。

Deepseek 梁文鋒
當【哪咤】打破動畫票房封印,【黑神話】捅破3A遊戲天花板,DeepSeek扛住春節最大網路攻擊,我們終於看清中國硬核逆襲的底層程式碼:這裏有一群不要命的瘋子,敢用三年沈默換三分鐘璀璨,這些在沈默中憋著勁爆發的人還會有更多(郭帆你把【流浪地球3】搬出來我再接著吹)

當然也有一批不信邪的傻子,偏要在西方制定的遊戲規則裏重寫規則。
我們應該用實際行動宣告:中國創造不需要西方蓋章認證。正如遊戲裏那只踏碎淩霄的猴子——金箍所向之處,便是新的天條。

金箍所向之處,便是新的天條
(轉發此文章,讓世界看見中國硬核逆襲者的孤勇與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