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華夏共節序 山河同一舞——【二十四時舞】與【端午奇妙遊】的雙向奔赴

2025-06-09綜藝

團結報全媒體記者 彭寧

今年端午節,河南衛視以湘西民族舞劇【二十四時舞】為素材,創作了一條時長5分鐘的視訊,在【端午奇妙遊】節目中作為開篇重磅推出。

神秘湘西的銀鈴躍動、鼓聲激蕩,以及源自萬山深處、與節氣同呼吸的野性生命力深深震撼觀眾,節目收獲好評如潮。「華夏農耕共節序,千峰競秀同生根」的主題直擊心靈,引發網友強烈共鳴。

毫不誇張地說,河南衛視正是傳統文化創新表達的耀眼標桿。近年來,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屢創現象級傳播,從【唐宮夜宴】中靈動詼諧的「唐宮小姐姐」,到【洛神水賦】裏水下飛天的驚鴻之姿;從【龍門金剛】於千年石窟前演繹的雄渾氣魄,到【七夕奇妙遊】跨越星河的浪漫想象……展現出對中華美學精神的深刻洞察與創新轉化的非凡能力,探索出一條「文化為核、科技賦能、藝術表達」的創新路徑,吸引億萬觀眾尤其是年輕群體的關註與認同。

正如【端午奇妙遊】總導演付少峰所說,【二十四時舞】與河南衛視的相遇其實就是「命運般的契合」。

【二十四時舞】從人類非遺「苗族趕秋」中汲取靈感,以「一日二十四時,一年二十四節氣」為經緯,將苗族刺繡、鼓舞、銀飾鍛造等33項非遺元素織入舞步的敘事,與河南衛視堅守的文化精神內核激發出強烈共振。

首先,是對時間哲學與生命禮贊的共通韻律。【二十四時舞】以舞步具象化千年農耕文明順應天時的呼吸;河南衛視則一貫擅長解構時間維度,在節日中探尋文化的深度與廣度。兩者皆深深植根於萬物輪回、生生不息的自然觀。

其次,是在融合與創新探索中的共有特質。【二十四時舞】將豐富苗族非遺昇華為現代劇場藝術;河南衛視的「中國節日」系列則融合多元藝術形式、匯聚各地文化精粹、勇闖科技前沿。兩者皆在堅守文化根魂的同時,以開放姿態擁抱新表達、新受眾。

最為重要的,是溯源情懷與共同體意識的共享底色。【二十四時舞】導演李世博強調舞劇承載的「中華民族精神傳承」,其重返中原本身即文化根脈的尋溯;河南衛視的節目始終貫穿著對中華文明源流的深情凝視與對多元一體格局的生動詮釋。苗寨的野性鼓點與黃河的渾厚濤聲匯成交響,正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最動人的藝術圖景。

河南衛視以海納百川的胸襟與持續創新的實踐,搭建起展現文化瑰寶、促進多元互鑒的寬闊舞台。【二十四時舞】的匯入,如充滿活力的山澗溪流,以其獨特的民族氣質與深邃哲思,壯大了「中國節日」這條日益澎湃的文化長河。

可以說,【二十四時舞】與河南衛視的這場端午之約,其意義遠超藝術合作本身,而是清晰地映照出中華文明五千年綿延的核心動力——接納與融合。

中華文明如黃河長江,其浩瀚壯闊,正在於無數支流——無論來自雪域高原、林海雪原、江南水鄉、中原厚土還是湘西群嶺——的不斷匯入與激蕩。

這場跨越千裏的「端午共舞」,正是中華文明長河中一朵閃耀時代光彩的美麗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