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縱覽 > 科技

茶葉買回家卻泡不出在茶店試喝時的味道,是被商家騙了嗎?

2020-04-11科技

因為不懂得科學沖泡,買茶回家感覺被騙

消費者在買茶葉時,往往會遇到這麽一個問題。那就是同樣的一款茶葉,在茶葉店購買試泡時感覺非常好喝,但買回家去自己再沖泡時卻沒有了在茶葉店試飲時那麽好的味道,難道真的是賣家偷梁換柱把消費者給坑了嗎?

茶葉買回家卻泡不出在茶店試喝時的味道,是被商家騙了嗎?

茶童在這裏告訴大家,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時,雖然不排除會有個別無良商家昧著良心玩把戲坑害消費者的可能,但在大多數情況下,茶葉店還不至於這麽無底線地去坑人,畢竟茶葉店像老中醫一樣,是越老越值錢的存在,茶葉生意主要是靠口碑、靠回頭客養店的,大家都深知樹立一個茶葉品牌的不易,多數情況下沒人會拿自己的畢生事業及前途開玩笑!

茶葉買回家卻泡不出在茶店試喝時的味道,是被商家騙了嗎?

好茶尚需好手泡,原來是自己功夫不到位

茶童從多年的茶文化推廣從業經驗中發現,出現這種情況時其實大多並非賣家騙了消費者,而是因為消費者沒有掌握足夠的茶葉沖泡技巧,沒能把這道茶沖泡好所導致的,換句話就是說光有好茶還不行,你還必須得會沖泡才能把好茶喝到口中,就是大家常說的「好茶尚需好手泡!」。

茶葉買回家卻泡不出在茶店試喝時的味道,是被商家騙了嗎?

雖然茶葉從類別上分非常簡單,僅僅分為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黑茶、青茶與再加工茶7大茶類,但每一茶類各有特色,而且每一茶類裏面又分為若幹產地系列,每一系列又分為若幹花色與等級,綜合來說簡單劃分一下也有幾千種茶葉。

具體到每一種茶葉,又有各自的色、香、味、形等品質特征,所以只有針對具體的某一款茶葉進行沖泡時,茶客能充分了解這款茶的特性並掌握了適合於這道茶的沖泡技巧,才能透過沖泡把它的色香味形等茶品特征發揮到淋漓盡致,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這道茶聞著香、喝著濃,有滋有味」!

茶葉買回家卻泡不出在茶店試喝時的味道,是被商家騙了嗎?

專業人士自然能泡出好味道

作為茶葉店老板及銷售人員,多數都經過相對專業的茶藝培訓,對各種茶的沖泡要領及相關技巧都有所了解及掌握,對他們所售賣的每一種茶肯定也是相對了解的。加上大家也常見到茶葉經營者基本上一天的工作就是「除了賣茶就是喝茶」,可以說是對店裏售賣的每一款茶都了如指掌,所以他們在沖泡某一款茶給客人品嘗時,肯定會用心把這道茶沖泡的盡量好喝,以最大限度地促成交易。

但當消費者把試喝時感覺還不錯的這款茶買回家去以後,針對這款茶葉來說,消費者所選用的泡茶用水、泡茶器具、對水溫的控制、投茶量多少以及浸泡時間的長短等諸多會影響到茶葉品質體現的因素都不夠了解,在這幾個方面不管哪一項在操作上出現問題或是操作不當,都會導致茶葉沖泡品質下降,喝起來自然就不如在茶葉店試飲時好喝啦!

茶葉買回家卻泡不出在茶店試喝時的味道,是被商家騙了嗎?

註意到這幾大要素,

所以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茶童希望大家從以下講的幾點泡茶要素找一下自己的原因,看看到底在哪裏出現了問題。

1、泡茶用水是否合適

用自來水或桶裝礦泉水沖泡的茶湯不如用純凈水沖泡出來的喝起來更感滑爽細膩,因為在自來水與商品礦泉水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元素,這些金屬離子特別是三價鐵離子極易與茶多酚結合形成絡合物,不但影響到人體對茶多酚及微量元素的吸收,還會使茶湯變得相對渾濁,滋味變得有粗澀感,降低了茶湯的純滑度。

2、投茶量與浸泡時間是否合適

若泡茶時投茶量過多或浸泡時間過長,都會導致溶解於茶湯的茶葉內含物質含量過多,使茶湯濃度過大而喝起來感覺苦澀;若投茶量偏少或浸泡時間過短,又會導致茶湯內含物質匱乏造成滋味淡薄。

3、水溫控制是否合適

不僅僅是綠茶忌用高溫水沖泡,所有細嫩名優茶都不宜用100℃的沸水沖泡,否則容易產生熟燙味而影響茶葉本身高雅的香氣,且易使茶湯渾濁;尤其是綠茶類即使是中低檔次的茶葉也不宜用高溫沸水或加蓋器具悶泡;恰恰相反的是,一般的發酵茶類用高溫水沖泡更有益於香氣激發及滋味醇化等等!

茶葉買回家卻泡不出在茶店試喝時的味道,是被商家騙了嗎?

了解了以上這些容易影響茶葉沖泡品質的基本因素,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在沖泡時出現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調整。多數情況下你會發現經過反復的鍛煉磨合,幾經調整以後,自己沖泡的茶葉變得越來越好喝啦,其實並非賣家騙了自己。

【原創聲明:解讀茶界迷局,還原茶事真相,這裏是「茶童說茶」,一個專註於正統茶文化傳播的自媒體。享受政府特別津貼國家首席評茶師、國家一級茶藝師、國家一級評茶師潁溪茶童感謝您的關註,歡迎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