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her|編輯
前不久,三星電子公布了一項與南韓亞洲大學合作研發的「人造肌肉」驅動器方案,方案中描述了一種被稱為CASA的柔性放大SMA驅動器,其特點是采用形狀記憶合金(SMA)仿生輕質材料,外形輕薄(0.22g),功率密度高達1.7kW/kg。
在研究過程中,三星將CASA驅動器套用於體感手套和AR眼鏡設計,演示了可變焦AR顯示和體感手套互動等功能。三星研究院表示:我們預計,這項研究成果將為次世代核心硬體技術帶來更加沈浸、互動的體驗感。潛在的套用場景如遠端觸覺技術,將手部觸覺轉化為數位訊號。

1. 可變焦BB AR方案
據青亭網了解,三星打造了一款基於BirdBath光學和0.7寸Micro OLED光源的分體式AR眼鏡,其視場角達到60°,比市面上多款BB方案視場角更大。另外,BB光學模組厚度僅15公釐,加上組合器、遮光罩後厚度也只有20公釐。
這款AR眼鏡最大的特點就是可變焦,目前可以在0.2D和3.3D(近處和遠處)兩個距離之間切換,整個變焦過程不到300毫秒。細節方面,三星AR眼鏡在顯示2D內容時,可手動調整影像深度。而在顯示3D內容時,CASA方案將結合雙目視差渲染演算法,可根據使用者與3D物體之間的相對距離來調整顯示距離/焦距。
我們知道,為了提升視覺舒適度、畫面立體感,AR/VR顯示方案需要跟隨人眼運動而動態調節畫面焦距,也就是說不再像2D螢幕一樣清晰渲染每一顆像素,而是僅在人眼聚焦的位置清晰顯示影像,而失焦的部份則模糊顯示,從而突出3D虛擬場景的立體感。
Meta從Half Dome 1開始就在探索可變焦VR方案,最初透過機械調整螢幕距離來實作變焦,後來為了解決延遲、噪音等問題,開始采用液晶透鏡來實作變焦。
盡管三星也是采用類似於機械的方案,但其采用CASA驅動器來取代傳動致動器,重新整理率達5Hz,每次位移範圍可達1.5公釐,足以覆蓋人眼調焦範圍。同時,也大大縮減了硬體體積。三星認為,這項方案可以比可調焦透鏡方案尺寸更小,靈活性更好。此外,CASA驅動器也足夠耐用,可承受自身重量800倍的壓力。
2. AR體感手套
除了AR眼鏡變焦系統外,三星還將CASA驅動器用來打造體感手套,特點是輕薄、結構緊湊、對壓力敏感。與傳統的震動方案不同,這種人造肌肉驅動器不依賴於震動體感,而是動態渲染皮膚變形體感。該方案透過電阻響應外部壓力而變化,可模擬更加自然、富有表現力的觸覺,甚至可以渲染皮膚變形的體感。
為了在體感手套上模擬大規模皮膚變形,體感手套需要具備高力重比和可大範圍移動的能力。搭載CASA驅動器的觸覺手套可模擬12kPa壓力,並可承受10g總量。三星在觸覺手套中采用了薄聚合物材質,為了提高體感手套的表現力,整合了7個驅動器。
三星表示:對於緊湊型可穿戴驅動裝置,應同時滿足兩個特征,即小尺寸和高有效載荷。SMA致動器,常常用作智慧結構、軟機器人的人造肌肉,這項技術研究已經持續半個世紀。而CASA則是在SMA基礎上進一步最佳化,放大了SMA驅動器的可塑性和功率(驅動應變提升至36.1%、功率密度1.7kW/kg、尺寸為5公釐高),以滿足AR眼鏡對力反饋和重新整理率的需求。作為對比,生物肌肉的功率密度僅大於0.2kW/kg。標準的音圈馬達需要比CASA重70倍、厚兩倍才能達到相當的功率。
3. 套用場景
為了驗證兩款原型的效果,三星測試了AR眼鏡與體感手套的互動,比如,透過手套驅動器來控制AR影像深度,並根據影像變化來動態調整體感反饋。
實驗發現,經過驗證實驗顯示,CASA可以傳達不同程度的力量,不管是大振幅的皮膚變形(2N),還是輕柔的觸碰(0.05N)。在手部壓力傳感部份,科研人員發現高剛度、粗線材的CASA驅動器可實作更大的測量範圍,而采用低剛度、細線材的CASA驅動器則靈敏度更高。此外,可模擬相當高的壓力,甚至可以彈起驅動器本身重量45倍的物體。還可以將CASA作為阻力傳感器來檢測手指接觸動作,比如手部施加的壓力、握力等等。
未來,三星計劃將這項技術用於最佳化AR互動,比如幫助盲人用手語線上上社交,或是將手指在桌面上的敲擊轉化為文字,實作虛擬輸入。而AR眼鏡部份,目前還存在一些技術局限。三星表示:利用CASA驅動器,僅能讓AR眼鏡實作二元對焦,可切換的焦面有限,這是為了保證高功率和小體積而做的權衡。
參考: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1893-1
https://usmarkettoday.com/samsung-publishes-paper-on-artificial-muscle-actuators-for-vr-de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