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現在因為一些歷史遺留因素而割據至今,也有一些國際勢力企圖以台灣問題來「拿捏」中國,阻撓中國的統一行程。無論如何,台灣終要歸於一統這是大勢所趨,也是中國的不容拿來當談判籌碼的底線所在。
近年來在台海問題上,支持武統的民間聲音紛起,然而局勢在多方拉扯下,目前卻仍然保持著相對的平靜,沒有到兵戎相見的地步。
就如兩個人發生了矛盾,如果雙方不讓,硬碰硬,那就鐵定會打起來,如果沒有打起來,那一定是有一方會在畏縮後退,有意回避。
在台灣問題這個台面上,只有三方較量,一是局內人,「家務事」的雙方,中國大陸與中國台灣,和懷著不能見光心思的硬要介入別人家務幹涉別國內政的以美國為首的外部勢力。
下面就來好好說道說道三方的立場,讓我們看一看在台灣問題上到底誰在畏戰?
中國大陸的堅定立場與無畏態度
中國大陸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和態度,從來都是堅定而明確地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不但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無論在何時何地,無論是從過去的弱到今天的強,都從沒改變過立場和態度。

不但從【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等國際法律檔,到所有提及涉及台灣的所有多邊檔,都以文字形式明確這一切。
更在無數次的國際場合反復重申,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更是明確表態,警告某些勢力,中國絕不容忍或坐視任何人或是任何勢力以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
在去年6月舉辦的第21屆香格裏拉對話會上,中國國防部長董軍還在會上斷然表態,警告「台獨」分子的螳臂當車的分裂行徑必將是自取滅亡。敦促外部企圖以切香腸式掏空一個中國原則,大肆對台售武,助長「台獨」氣焰的勢力立即停止其癡心妄想的行為。對於「台獨」武裝,中國人民解放軍隨時可以就像甕中捉鱉,不足掛齒。
為了維護國家統一的領土完整,更是在法律上不斷完善,並於2005年透過簽署主席令公布推出了【反分裂國家法】,法令自公布之日起旅行,明確了法責和懲處標準和措施,讓打擊「台獨」分裂勢力的行為,有法可依,執法必嚴,直接在法律層面上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2022年8月16日,大陸再次公布了新一批的「台獨」頑固分子名單,對這些冥頑不靈卻到處煽風點火,企圖割據到底的前朝遺老遺少們,不但會凍結其中國境內的資產,還將對他們及其家屬實施禁入令,即禁止進入大陸及港、澳地區。限制其關線上構與大陸有關組織、個人進行合作,絕不允許其關聯企業和金主在大陸謀利等。

自1996年開始的對台軍事演習,我們可以看到演習範圍在逐次擴大,演習規模也在變得越來越大,到去年開始發展到不事前通告的環台軍演,向國際昭示著中國對台灣的制海制空的控制能力。


到如今兩岸軍艦和戰機不時擦肩而過,從來就沒得到過承認的,台灣自欺欺人的所謂台海中線,不復存在,大陸戰艦不時巡邏逼近進入台灣離岸12裏以內。
這一切都表示著中國堅定不移,哪怕到最後仍然不得不刀兵相見,也在所不惜的必須統一的態度。在台灣問題的在所有拉扯方中,恐怕中國大陸是最不畏戰的一方。
西方以美國為首的畏戰態度
美國對台的立場一向是明確的,就是用「台灣」問題來拿捏中國,台灣的回歸必然金甌無缺,不但再也不能借此拿捏中國,還將本身在日本已取得的地緣利益置於風險之中。所以美國是必然不願看到台灣回歸,也是目前台灣仍能處於割據狀態的最大助力。
然而美國對台政策卻是充滿著矛盾性,一方面不時聲明對一個中國立場的支持,戰略性模糊自身立場,避免自身直接卷入沖突;另一方面則不斷對台軍售,讓某些政治人物以私人發聲,非政府立場等各種形式去支持台獨。總之就象是趴在腳面上的癩蛤蟆時不時蹦噠幾下,主打一個就是咯應死你。

歸根到底是既要又要卻又畏戰的思想在作祟。既想威懾中國不能武力收回台灣,維持自個所謂「島鏈計劃」鎖死中國,又想要避免自身直接卷入沖突,怕打過這一場之後,日益強大的中國會讓自個傷動筋骨,步上自個前大佬日不落的後塵,更怕美國會因此處在核戰邊緣。
去年底,美國智庫聯手麻省理工學院進行了新一輪有關台海沖突的軍事推演。即便考慮了使用核武器,美軍在15次模擬沖突中僅有5次得以驅退解放軍,且其中有一次還嚴重依賴核打擊,且不論這種演習的根據可笑與否,這至少反映了美國精英高層乃至軍界在台灣問題上垢畏戰態度。

今年2月25日,【外交事務】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台灣執拗癥:美國的戰略不應押註於一場無法取勝的戰爭】的文章。文章中很充分表現了美國高層的畏戰態度。
文章認為,美國的根本利益在於防止中國實作地區霸權,而不是付出高昂的代價的卷入一場台海沖突,文章指出一旦中美因台灣問題開戰,美國將面臨巨大的軍事、經濟和聲譽損失的風險。
所以台灣應自主透過「不對稱拒止防禦」來應對中國大陸,但這種策略的基礎是大量購買美國武器,並依賴美國的軍事援助。換句話來說,是台灣自願出錢又出力更是出人命地沖鋒在前,而美國只需提供武器,很可能還是些淘汰品的武器,和遙控式地遠端線上軍事理論或指揮援助一下,就可取地利上的地區控制和錢財的高收益。更是能保持一貫的高高在上的超級大國世界老大的地位不被動搖的上上之策。所以不必親身下場直接對上。
這論調聽上去是不是很熟悉,熟悉就對了,這不就是換個外殼的正在發生的烏克蘭舊事嘛。
台灣的立場和畏戰的態度
台灣問題,實質上就跟歷史上的改朝換代後,仍抱著舊時代不放手的遺老遺少沒有區別。心裏想要著的是無力恢復前朝,自認不敵新時代,固只想著偏安與割據,又自知國家一統是無可避免的大勢所趨,卻又只想著能拖久一點是一點,為此不惜出賣國家利益,引狼入室,拖外部勢力入局,只想能茍延殘喘得能再久一點是一點。
中華民族是最有軍事戰略目光的民族,作為同根同源的台灣民眾在這方面的眼光自然也差不了太多,美國的算盤,其實很多民眾也看得明白。中國的日益強大,自然也看在眼裏。
自中國啟動針對台灣問題的系列軍演以來,特別是「聯合利劍」台海軍演,其對海峽對岸形成的強大威懾力,使得台灣的軍心士氣出現了明顯的動搖。這一影響深遠,不僅觸及軍事層面,更深刻地影響了台灣社會各階層的心態,從上至下,普遍彌漫著一種畏戰情緒。
去年9月,台灣【天下】雜誌的民調顯示,46%的民眾擔心5年內兩岸會發生戰爭,而在10月,台灣【遠見】雜誌的民調顯示,54.1%的民眾不願意自己或家人上戰場,61.8%的民眾認為無論親美與否,都希望兩岸和平。
台灣有著嚴格的兵役制度,而近日暴出的某明星藝人不惜偽造病歷證明逃避兵役,只不過是當代台灣年輕人對服兵役的抵觸厭戰擔心成為炮灰所表現出來的一個案例。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台灣年輕人開始逃避兵役,台灣當局和軍方為了招募到新兵,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他們放寬入伍標準,甚至考慮接納有犯罪背景或社會青年入伍,並計劃實施人性化管理,提升人員薪資待遇。然而,這些措施的效果廖廖。並未能激發台灣年青人的參軍熱情。
不但民眾畏戰,台獨分子所依憑的軍隊也處處表現出畏戰,甚至去年4月原計劃在金門舉行的地對海實彈射擊演練,也因公開宣稱怕大陸誤解為挑釁而取消,改由靶場射擊訓練。

而近些年無論哪一個黨派領袖上台執政台灣的,多少都有點「獨」,即使是不想獨立成國也是希望維持著台灣的割據現狀並不想一統。
而他們試圖在兩岸關系中尋找平衡點,表現既不願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又不敢公然挑釁大陸的搖擺不定的態度,實際上正是其畏戰心理的體現。
就連軍備和軍演都是在加強防禦、抵抗和逃跑上,這些無一不是昭示著其畏戰的心態。
在推動兩岸關系發展上也顯得猶豫不決。他們既希望與大陸保持一定的聯系和合作,又擔心過度接近會激怒「台獨」勢力,導致內部動蕩。這種矛盾的心理,使得台當局在兩岸關系上難以做出果斷的決策。
本應最為堅定反統的台獨勢力,也同樣心存畏戰之情,在行動上,他們往往采取回避、拖延甚至欺騙的手法,試圖掩蓋其真實意圖。
每一任的「台獨領袖」,光是一個兩岸關系,就反復多人解釋來解釋去,變著說法,換著措辭,企圖想模糊掉兩岸同根同源同屬一國的本質,究其根本原因,實則不過就是因為畏戰的心理作祟罷了。

無論如何,歷史洪流滾滾向前,其行程是無法阻擋的,歷史終將證明,任何企圖阻擋中華一統的人或勢力,他們的所作所為都終將是徒勞無功。
參考資料:
熊超然. 【外交事務】雜誌評論文章:【台灣執拗癥:美國的戰略不應押註於一場無法取勝的戰爭】[DB]觀察者網2025.2.26
日月譚天.關於「甕中捉鱉」,島內輿論這麽看【澎湃新聞】2024.06.07
外交部:敦促美方停止武裝台灣,停止破壞台海和平穩定【光明國際】2025.02.26
中國防長香格裏拉對話會答涉台提問被打斷仍堅持講完立場【南美僑報網】2024.06.03
國防部長董軍警告「台獨」,台灣輿論高度關註【華夏經緯】2024.06.04
「五個要」彰顯大陸維護國家統一的底氣與決心【新浪財經】2025.02.28
趙明昊 楊鴻嘉.大國競爭與美國 幹涉台灣問題的新趨向【當代美國評論】2024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