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開宣布,囤積大量反艦飛彈,用於未來印太地區威懾中國。如果任由美國順利部署,未來解放台灣必然有一場惡戰。

美國囤積反艦飛彈
根據路透社報道,最近美國政府和軍工聯合體,正在吸取俄烏沖突的教訓,計劃在印太地區囤積部署反艦飛彈,以加強美國的軍事力量,從而威懾中國。
據了解,這種武器的部署分兩種型別。
第一種是「便宜管飽」的低成本反艦武器,可能包括無人機和制導炸彈。
同時為了結合美國特殊的遠洋作戰方式,美國已加緊測試了,由美國波音公司和英國航空航天系統公司,共同開發的「快速擊沈」武器。
這是一種價格低廉、可大批次生產的制導炸彈。美國印太司令部預計將收到數千枚這種彈藥。
第二種則是打擊威力和精確制導的巡航飛彈,比如目前在菲律賓部署的「堤豐」飛彈系統。
此前美方還表示,未來「堤豐」系統也可能在日本部署。
「堤豐」系統能配備標準6和戰斧飛彈,這兩款飛彈雖然不像東風飛彈那樣致命。
但是飽和打擊下,對水上大型目標也將構成致命威脅。
未來5年,美國預計將在印太地區,部署800枚「標準6」飛彈。

俄羅斯預言成真
美國方面在印太地區,部署大量反艦武器的構想,是從俄烏沖突中得來的。
對此俄羅斯方面其實也已經提醒了中國,前幾天的北京香山峰會上。
俄國防部副部長福明就已表示,美國正在中國周邊搞小圈子,企圖把北約模式引入到亞太地區,為亞洲版烏克蘭沖突做準備。
對於美國不斷推進,在中國周邊的進攻性武器部署。
中方過去曾在不同場合,多次發出過抗議和譴責,表示美國此舉將掀起地區軍備競賽,引發地區局勢動蕩。
對於我們來說,如果不阻止美國的行為,未來如果爆發台海沖突,我們將有一場惡戰要打。
解放台灣的算數題
前段時間,我們董軍防長提出過這樣一個名詞,「台獨武裝」。
什麽意思?指的就是聽從「台獨」勢力指揮的台軍。
董軍防長表示,對待「台獨武裝」就像甕中捉鱉,不足掛齒。
從各方面實力來看,在軍事上我們解放台灣的時機,其實已經成熟。
但是隨著現代軍事科技的發展,當我們軍力領先台灣地區,到達一個臨界點的時候。
情況可能就會出現反轉,現在美國要把台灣武裝成「豪豬」,就很能說明問題。
也就是說,我們解放台灣付出的代價,可能從過去的100%,降低到現在的10%。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向台灣地區輸送不對稱優勢武器,以及前文提到的在中國周邊部署反艦武器。
我們未來解放台灣的代價,可能會慢慢上漲。
振幅不會太大,從10%慢慢的一年漲1%。
但是這樣1%的代價,也可能是數百上千名戰士的生命,數以億計的軍費開支。
這個算術題不難算,只能說如果沒有硬要掀起軍備競賽,無奈之下我們恐怕也只能,增加軍費開支加以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