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出品,必屬精品!
本號為公眾號【校尉講武堂】在頭條的主帳號,此外別無分號。
六千字長文,且讀且珍惜!
關於中東打以在中美賽局大棋局中的重大戰略意義,一句話概括,就是 收復台灣急不得、中東打以停不得。
這句話,後來又升級為中國周邊亂不得、全球反霸停不得。
這裏要補充一句,收復台灣急不得的意思,不是一直拖下去,而是要按照自己的戰略節奏走,時機不成熟,就不要被美國和台獨分子挑動,時機一旦成熟,就應該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拿下。
實際上,從去年開始,校尉就一直在說,武統的戰略視窗已經開啟,至於何時轉化為戰術行動,我們靜候佳音就是。
正因最近兩年校尉不斷重復、不少老讀者對中東打以停不得的說法印象深刻,去年敘利亞變局之後,就有朋友留言,詢問中東打以是否是進行不下去了。
為此,校尉還專門寫了篇 【再論中東打以停不得與敘利亞變局的底層邏輯】 。

文章截圖
文中最核心的觀點,就是中東打以是戰略趨勢,敘利亞變局是戰術挫折,戰略趨勢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次戰術挫折,也不太可能徹底扭轉戰略趨勢。
相反,中東打以的底層邏輯並未改變,敘利亞變局,只是中東打以的戰場轉移和階段性挫折,完全沒必要太過擔心。
此後,隨著美國大選白熱化,國際輿論的關註點,也從中東轉移到了美國。
再然後,就是川普策動美俄會談,並且將烏克蘭當成籌碼,試圖換取俄羅斯在中東方向的讓步。而這個讓步,校尉判斷,大機率就是讓大毛坐視二猶收拾波斯。參見【美俄談判,波斯是否會被端上餐桌】。

在該文中,校尉也做出推斷,不管是參加談判的大毛,還是主持談判的駱駝,以及穩坐中軍的中國,都不會坐視波斯被二猶蹂躪。
我們確實不喜歡波斯的又菜又愛玩、又跳又騎墻,但更不希望他倒向美國。
但我們的戰略思維方式,波斯未必能懂。
因此,別看近期中東無戰事,關於俄烏沖突的外交賽局才是國際焦點,而心底最為忐忑不安的,卻是看似置身事外、實則性命攸關的波斯。
大家應該有印象,敘利亞變局之後,當時外界普遍認為,以色列隨時可能向伊朗發動襲擊。
至於為什麽沒打?
校尉認為,主要是因為美國大選。
一來以色列襲擊伊朗,有可能沖擊懂王原本占據絕對優勢的選情,因為懂王一直高調挺以。二來懂王上台後以色列再動手,從美國得到的支持會更大。
這個階段,實際就是中東打以的中場休息,看似平靜,實際各方都在抓緊時間調兵遣將。
回到美俄會談。
就在美俄2月25日、27日兩次會談的同一時段,普亭主動給中國打電話、紹伊古訪華、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參加薩特建國日招待會、拉夫羅夫出訪伊朗,涉事各國展開了一場緊密的外互動動。
盡管中伊之間沒有公開互動,但校尉當時就說了,在構建反美反霸反猶撒統一戰線的過程中,我們不可能主動把波斯推到美國陣營去。
此番互動過後,波斯的國內局勢開始轉向。
3月3日,伊朗親美派代表人物、副總統紮裏夫忽然辭職。
3月5日,伊朗總統佩澤什基安公開甩鍋哈梅內伊,聲稱自己原本想和美國對話,但最高領袖不同意,所以我們要繼續戰鬥。言外之意,無非就是如果被美國揍了,就只能怪哈梅內伊。
3月6日,路透社報道,川普準備以防止核擴散為由封鎖馬六甲海峽,斷絕伊朗與中國的石油貿易。
3月7日,哈梅內伊發表公開講話,聲稱與美國的談判既不明智,也毫無尊嚴,過去的經驗證明,與美國談判不能解決伊朗的問題。
3月9日,中俄伊同時宣布,三國海軍正在波斯灣舉行安全紐帶-2025聯合軍事演習。

安全紐帶為中俄伊例行性演習,原計劃3月中旬舉行,實際提前了幾天。
正常情況下,重大活動推遲的多、提前的少。如果提前,肯定有特殊原因。
如果我們將這次演習放到中美賽局、美俄談判、中東打以的背景下,並且與伊朗國內政治鬥爭聯系起來,就會很自然地得出結論: 對於政局微妙的伊朗,中俄有必要表示支持;對於冒險欲望強烈的懂王,中俄伊有必要予以當頭棒喝。
於是乎,遵義艦熱熱鬧鬧的澳洲環遊剛剛結束,安全紐帶演習就忽然提前開始了。
關於懂王第二任期的戰略,校尉總結過兩條:一是內政重於外交;二是內政之中,清理、整合建制派乃是唯一的中心。
在這種戰略的指引下,懂王第二任期的外交,必定是以戰略收縮為主。
但戰略收縮不是全面潰敗,在整體收縮的前提下,對於重要的戰略支點,懂王反而會加大投入。
現在看來,懂王要加強的戰略支點,一個是美洲基本盤,尤其是北美,另一個則是中東,尤其是以色列。
懂王可以毫不猶豫地放棄烏克蘭,但絕對不會輕易放棄以色列。相反,為了換取大毛在中東的讓步,懂王已經把烏克蘭當成了籌碼。
只是這個籌碼,並不足以打動俄羅斯,更沒法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
懂王可以不在乎國際社會,大毛不行,至少不能忽視中國的聲音。
二猶要動波斯,中俄首先不答應,於是軍演便適當地提前了幾天。
但中俄伊演習的深層次含義,絕不止戰術層面的破解美國石油禁運,而是瞄著戰略層面的中東打以。
中東打以遭受挫折,是因為敘利亞變局,敘利亞之所以發生變局,是因為波斯關鍵時刻不得力。
正如校尉總結的,波斯的行為特點,就是又菜又愛玩、又跳又騎墻。
對於這樣一個夥伴,適當的冷落可以,但關鍵時刻的支持也不可或缺,否則就是把他推向敵人。
人類社會,本質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交易系統。做生意是交易,國際政治也是交易。
在二猶磨刀霍霍向波斯的關鍵時刻,既然中俄出手相助,後面的中東打以,波斯怎麽也該上心了。
最後再說三件事,算是贈送的三顆彩蛋。
一、中國特邀葉門代表參加安理會並行言
關於這件事,很多人的關註點,都在耿爽霸氣的「就這樣決定了」上。

實際上,中方為何邀請葉門代表發言、葉門政府與這兩年大出風頭的胡塞武裝之間的關系,才是背後的關鍵。
在歷史上,由於千年攪屎棍英國的幹預,葉門被分裂為南、北兩部份。
南葉門主要信奉遜尼派,由於長期受英國殖民統治,文化上相對開明。北葉門主要信奉什葉派,文化上更為保守。
在二戰以後的民族獨立浪潮中,南葉門從英國統治下獨立,建立了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北葉門推翻國王統治,建立了葉門阿拉伯共和國。
光看名字,大家也許為會認為,南葉門親西方、北葉門親蘇。實際正好相反,南葉門獨立,得到了蘇聯的大力幫助,因此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北葉門反而積極向西方靠攏。
蘇聯沒落之際,北葉門的政治強人蘇里赫抓住機會,實作了葉門的統一。
但就跟所有西方扶持的傀儡政權一樣,蘇里赫的葉門政府,同樣屬於撈錢有道、治國無方,很快引發了激烈的內部矛盾。
這個時候,源自北葉門什葉派教士家族的胡塞掀起了反抗的大旗。
雖然胡塞很快陣亡,但他留下來的力量,卻打著胡塞武裝的旗號越做越大,最終占領幾乎整個北葉門,形成了南、北葉門事實割據的狀態。

按道理說,胡塞武裝與葉門政府,應該是不死不休的關系。
但自從2023年3月沙伊復交以後,沙烏地支持的葉門政府與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關系也開始緩和。
尤其是2023年10月中東打以爆發後,胡塞武裝發起紅海打以,瞬間成為阿拉伯世界的英雄。葉門政府也發表聲明支持巴勒史坦,言下之意,就是不會在這個關鍵時刻拉胡塞武裝的後腿。
為了打擊胡塞武裝,美國不僅對葉門民用基礎設施發動空襲,還將胡塞武裝列為恐怖組織,並以此為理由對葉門發動制裁。
由於胡塞武裝並非葉門的合法政府,這次出席安理會,只能是葉門政府的代表。
葉門政府代表的發言,重點表達了兩點。

一是胡塞武裝扣押聯合國人員是不對的,應該立即釋放。
言下之意,是否釋放,還是胡塞武裝說了算,我代表葉門政府過來表個態,大家千萬不要怪錯了人。
二是呼籲國際社會加大對葉門的人道主義援助力度,緩解葉門人民面臨的苦難。
言下之意,美國佬的制裁很不人道,殃及了整個葉門,各位大佬不能坐視不理。
耿爽在發言中,同樣強調了兩點。一是譴責胡塞武裝扣押聯合國人員,二是政治解決是唯一出路,任何軍事冒險都將把葉門推入深淵。
最後談談校尉的看法。
關於胡塞武裝扣押聯合國工作人員,可能有兩種原因。
一是聯合國工作人員的構成很復雜,不排除有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白手套,跑到葉門搞事,因此被扣了起來。
二是胡塞武裝內部管理混亂,底層人員恰特草一嚼、腦瓜子一熱,看見西方面孔的人就不高興,然後把人給扣了。
關於讓葉門代表亮相。
一是從明面上說,胡塞武裝扣押聯合國人員確實不對,作為安理會輪值主席國,中國必須替聯合國說話。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為葉門政府、胡塞武裝轉圜。
二是阻止美國對葉門的制裁與軍事打擊,這個才是重點。
二、伊朗遷都
就在美俄會談即將啟動的時候,在2月下旬,伊朗伊朗政府發言人法蒂瑪·穆哈傑拉尼表示,正在研究遷都的可能性,並強調「新首都肯定會位於南部,具體來說是在馬克蘭地區」。

實際上,對於伊朗來說,遷都是一個老話題。
作為首都,德黑蘭有三大短處。
一是地處內陸高原山地,交通不便。
德黑蘭到波斯灣超過1000公裏,物流成本高,嚴重影響工業生產,而伊朗又將主要的工業布局在德黑蘭附近。

坐落在雪山之下的德黑蘭
二是人口增長迅速,超出了生態承載力。
德黑蘭人口已經超過1400萬,遠遠超出了當地的生態承載力,物資供應、空氣汙染、交通擁堵、用水緊張等問題,都在困擾著這座超級大城市。

擁堵不堪的交通
群山環抱,自然汙染嚴重
尤其是水資源不足問題,只能向地下索取。由於過度開采地下水,德黑蘭部份地區的沈降速度已經達到25厘米每年,可謂是觸目驚心。
沈降中的德黑蘭
三是地處地震帶。
伊朗的建築標準與品質都不高,如果遇到八級以上的嚴重地震,整座城市很可能毀於一旦。

這種磚混建築,根本沒有抵抗強震的能力
因此,老早以前,伊朗就有遷都的想法,但最終都只能不了了之。
首先,伊朗幾乎全部位於伊朗高原之上,全境幹旱少雨,除了北部裡海沿岸和西部波斯灣沿岸,哪兒都缺水。

至於降雨量大一些的裡海沿岸與波斯灣沿岸,前者同樣深處內陸,而且地形逼仄,後者處於美國海軍的飛彈打擊範圍,連航母都用不著,就能炸個稀巴爛。
因此,雖然伊朗老早就想遷都,但始終只是紙上談兵。因為在當前的地緣政治環境下,伊朗找不到更合適的定都之處。
既然如此,伊朗政府發言人為何要舊調重彈呢?
校尉認為,原因有二。
一是借遷都向保守派施壓。
我們知道,伊朗內部的政治局勢,一直是親美親西方的改革派與堅信伊斯蘭的保守派對立、最高宗教領袖居中調和但更傾向於後者。
本輪中東打以,也許是覺得已經拿到了足夠的籌碼,也許是不想得罪美國太狠,到了中、後期,伊朗的態度日漸退縮,不僅對萊希墜機、哈尼亞遇刺等惡性事件毫無反應,而且提拔了親美的佩澤什基安擔任總統,最終引發敘利亞變局,喪失了大好局面。
但在敘利亞變局之後,也許是感受到了二猶的威脅,也許是受到懂王當選尤其是懂王開啟美俄會談的刺激,最近這段時間,伊朗明顯開始趨向保守派。
這個時候,佩澤什基安控制的伊朗政府丟擲遷都的議題,既可以吸引輿論註意力,也可以提醒普通民眾,要發展,就要靠攏美國,就要向南方遷都,就要支持改革派。
二是為什麽是馬克蘭地區

如圖所示,馬克蘭地區位於伊朗的東南角,不會受到霍爾木茲海峽的限制,出去就是廣闊的印度洋,並且已經有了重要的港口恰巴哈爾。
在校尉看來,佩澤什基安提議遷都馬克蘭,其政治企圖非常明顯。
首先,馬克蘭同樣極度幹旱,根本承載不了大量人口。
其次,馬克蘭為俾路支人聚居區,也是伊朗最主要的分離勢力俾路支正義軍的根據地,安全形勢很差。

更重要的是,這裏毗鄰波斯灣主航道,處於美海軍的絕對控制之下。
不客氣地說,如果不準備投靠美國,根本就不可能遷都馬克蘭。
總之,關於遷都馬克蘭,只是伊朗內部親美派與保守派鬥爭的一個小插曲。
佩澤什基安拿這個說事,說明在伊朗體制內,他是真的沒籌碼了。
三、敘利亞大屠殺以及土耳其與美俄叫板
最後說說敘利亞大屠殺。
關於敘利亞大屠殺,網上有很多沖擊力極強的圖片,校尉就不放了,因為可能影響文章過審
盡管敘利亞變局之初,一大堆不知從哪條陰溝裏爬出來的蛆蟲,在為沙姆解放組織(HTS)這個公認的恐怖組織及其領導人朱拉尼叫好,聲稱敘利亞人民得到了解放、得到了自由,甚至含沙射影中國交好阿薩德是支持獨裁者,最後必將被敘利亞人民拋棄。
盡管很多對中東打以抱有很高期望的校尉同道中人,也覺得遭到了重大挫折,因此在後台留言詢問。
但校尉始終認為,敘利亞變局,雖然是敘利亞的災難,雖然是中東打以的挫折,但也是中東打以的新機會。
從現在的跡象來看,所謂敘利亞變局,無非就是火雞與二猶勾結,利用波斯的綏靖主義思想,趁大毛無力兼顧的時候,透過操控HTS武裝,向阿薩德政權發起的一次突然襲擊。
而長期遭受美國制裁、生活困難的普通敘利亞民眾,甚至包括敘利亞政府軍、阿薩德出身的阿拉維派民眾,在西方媒體的洗腦之下,也將阿薩德視為敘利亞苦難的源頭,集體不戰而降。
如果是美軍、土軍進入,作為正兒八經的軍隊,至少還要裝裝樣子,不可能公開大規模屠殺平民,但恐怖組織從來沒有這樣的道德負擔。
HTS與其源頭的基地組織、伊斯蘭國,以及牽扯甚多的東突組織,從來都是一丘之貉。絕不是說美國人利用了他們,他們就會自動變成遵守軍紀的正規軍。
美國支持過的恐怖組織數不勝數,但從未改變恐怖組織的恐怖主義行為模式,並且美國人也從來不想改變他們。
在美國人看來,他們原本就是一把砍人的刀,他會費盡心機告訴刀不能砍人嗎?
敘利亞人民新一輪的苦難,從他們在HTS面前放下武器那天起就已經註定了。
最近的文章中,校尉強調過很多次,秩序是弱者最後的保障。
可笑的是,那些受到蠱惑拼命試圖推翻秩序的,往往都是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弱者。
不管是萬裏迢迢投奔美國的潤人、殖人,還是發動廣場革命推翻選舉結果的烏克蘭民眾,亦或是載歌載舞迎接HTS入城的敘利亞民眾,他們從來沒有想過,他們最為憎恨的秩序,其實才是他們最基本的生命保障。
野心家才期望天下大亂,普通人還是算了吧!
扯得有點遠,回到正題。
敘利亞變局發生後,校尉就做過分析,對中東打以來說,這是短期挫折,但只要拉長時間線,這也是新機遇。
因為透過敘利亞變局,中東打以引入了新的變量——土耳其。
左右橫跳的火雞,敲過中國的竹杠、放過大毛的鴿子、拔過鷹醬的尾羽,從來就不是什麽善茬。
正因如此,只要火雞進入敘利亞,時間一長,就必然與二猶與大毛發生激烈的沖突。
對於我們來說,敘利亞固然重要,但也不是不能暫時結束,對於大毛來說,如果非要讓步,自然是寧可讓給火雞也不讓給猶撒。
但對二猶來說,既然進入了敘利亞,就絕對不可能結束。
未來一段時間的敘利亞,必將成為二猶與火雞角力的場所。
事實也是如此。
敘利亞大屠殺被披露後,美國與俄羅斯難得保持一致,都向朱拉尼政府——姑且稱其為政府吧——發出了譴責,並且希望安理會采取制裁措施。
但土耳其卻拉著約旦、伊拉克、黎巴嫩等國,與朱拉尼政府的國防部長、外交部長開小會,堅決表示「反對顛覆朱拉尼」。
校尉估計,就跟所有美國人扶持過的中東恐怖組織、極端宗教勢力一樣,只要有機會,HTS必然也會擺脫美國人,並且狠狠地咬上一口。
現在看來,在火雞的支持下,HTS正在朝這個方向轉變。
而HTS反美的第一個動作,恐怕就是與以色列爭奪對敘利亞的控制權了。
就此而言,中東打以,其實從未停止,只是形式在不斷變化。
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中東打以的勢,而不是一定要讓誰擔任主角。
因為我們只做默默無聞的制片人、只追求影片的最終效果,而不是捧角的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