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為了聲援被再次羈押的前主席柯文哲,民眾黨組織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釘孤枝」(街頭單挑)活動。
當天上午開始,大批「小草」(柯文哲支持者)集結在台北自由廣場抗議民進黨當局的司法不公,嗆其綠色威權。
而同一時間,柯文哲的律師團隊也向台北「高院」提出抗告,理由是「該案所涉及的圖利罪、違背職務受賄罪等部份已調查完畢,無續行羈押的必要。
今天的抗議活動堪稱是柯文哲的最後一搏,如果羈押柯文哲方的抗告被駁回,則基本上可以判斷柯文哲將會一直被羈押到整個案子的最終判決結束,如果真的按照台「地檢」26年半的的求刑標準看,即使最後刑期有所縮短,也意味說柯文哲在有生之年可能已經沒有機會出來了。
民進黨的目的確實是將他一直關到死。
但這是一個不存在的結果,關鍵的因素也不在島內。
我們的判斷是,柯文哲會在兩岸統一後重獲自由。
這個「墨綠」可能沒有想到過,最終拯救他的恰是被他汙蔑的「九二共識」與他始終不肯承認的中國。
在當日的抗議現場也出現了邱毅,朱立倫的愛將淩濤等「藍營」人的身影。
淩濤是2024年島內地方選戰時期的「藍白合」的主要溝通人,他們的現身也讓「藍白和」的話題再次浮出水面。
目前普遍認為之所以柯文哲被「政治辦案」深陷囹圄的原因是2024「藍白合」破局所釀成的悲劇。
而近日民眾黨發言人,前柯文哲「競辦」發言人陳智菡首次承認當初的「藍白合」失敗是經驗不足。
陳的表態可謂是遲來的「懺悔」。
當初的柯文哲身邊是圍了一堆女人,包括柯母、副手黃珊珊、陳智菡、「學姐」等。
這些人完全不顧現實,稱藍白合柯文哲只能當正,對權力的貪婪簡直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
這些人的短視最終導致柯文哲在與國民黨合作中表現缺乏足夠的格局,在被國民黨以民調算計後又不肯就範,柯文哲在這些女人的慫恿下撕毀白紙黑字的合作協定。
導致「藍白合」破局,輸人輸陣,最終讓被賴清德以少數票上台,從而為自己釀出苦果。
對於柯文哲現在在土城暗無天日的日子,給侯友宜當「副手」簡直是夢幻。
所以你看島內的政治,有時就幼稚地如同小孩玩遊戲一樣。
可以預料的是,在民眾黨主席柯文哲 已經徹底失去政治生命的背景下,勢微的民眾黨將更傾向與「藍營」合作才能在「立法機構」發揮一定的作用。
所以,接下來「藍白合」再次成為一個話題。
島內「名嘴」郭正亮在節目中也一本正經地講了這個問題。
在被問及主導2028「藍白合」的是否仍然是黃珊珊和金蒲聰時?
郭正亮放言2028年的國民黨與民眾黨的「藍白合」穩了,他用人格擔保這兩個人一定不會出現了。
郭正亮認為2024的「藍白合」失敗是因為雙方的「沖突」拖了太久,導致很多人失望,很多「小草」就跑到了賴清德一邊。
柯文哲一審如果判了十年以上,他就沒有辦法出來了,也就沒有參選資格了。
民眾黨也很難推出新的人選。
他還認為,2028年島內地方選舉國民黨極可能推出南韓瑜和盧秀燕,到時會和民眾黨好好談合作,結果會好很多。
看到這我們很想問一問郭正亮是哪來的這個謎之自信,難道挪開了黃珊珊和金蒲聰兩塊絆腳石就真的能促成「藍白合」嗎?
還想到了2028,問題是2028年台灣還有什麽民進黨嗎?還有什麽烏煙瘴氣的地方選舉嗎?
事實上,目前島內陣營色彩不算強的民調顯示,柯文哲的信任度僅為19.9%,不信任度達到70.3%;而民眾黨的支持度已經滑為個位數。
即將被邊緣化。
2024年的「藍白合」是歷史給台灣人以相對溫和方式回歸的最後一次機會,但已經被無情錯過了,郭正亮一些「藍營人」透過「藍白合」上台實作「緩統、拖統」的目的是不切實際的想象。
而你從島內郭正亮這些藍營人所討論的話題很容易就分離出來一種他們的自我期待與真實的態度,即希望台灣島會一直維持目前的現狀,所謂統一那是遙遙無期,也不在他們考慮範圍之內,更不會主動推動兩岸的統一。
他們最真實的想法還是想用國民黨的「不統不獨不武」,或者「親美友日和中」那一套繼續在島內混下去。
那麽現在可以告訴這些人了,不要再思考島內還有什麽第「三條路」,要麽是追隨賴清德搞「台獨」被武統,要麽是主動追隨歷史大勢,擁抱兩岸統一。
投機在兩岸問題中永遠行不通,柯文哲已經獻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