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運會與奧運會的關系演變

全運會和奧運會在多個方面存在明顯不同。賽事等級上,奧運會是世界級運動會,全運會是國內最高級別的綜合性運動會。賽事範圍方面,奧運會的參賽主體來自世界各地,而全運會的參賽主體主要是國內運動員。
在比賽計畫上,全運會比賽計畫大項為 35 項,奧運會比賽計畫大項為 28 項,全運會多出了武術、攀巖、滑板等計畫。會徽上,奧運會的會徽是奧林匹克五環標誌,有藍、黑、紅、黃、綠 5 種顏色;全運會每年的會徽都不相同,例如第十四屆全運會會徽取象傳統禮天玉璧,以黃、綠、藍、紫、紅為主色調,寓意全國人民以最好的精神面貌慶祝第一個 「百年夢想」 的實作和第二個 「百年夢想」 的到來。創立時間上,奧運會發源於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1896 年舉辦了首屆奧運會;全運會創立於 1959 年,首屆全運會在北京舉行。全運會雖然在很多方面與奧運會不同,但也一直以奧運會為參照不斷發展和變革,在為國家的奧運戰略鍛煉新人、選拔人才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全運會也在不斷探索自身特色,展現出中國體育的獨特魅力。
二、全運會特色計畫設定

(一)競技計畫接軌與創新
全運會在計畫設定上積極與奧運會接軌並不斷創新。一方面,增設了滑板、攀巖、沖浪、街舞等計畫,全面對標奧運。其中,將街舞列為正式比賽計畫,充分體現了全運會對新興體育計畫的關註和接納。這些計畫不僅符合現代年輕人的興趣愛好,也為中國在奧運會上爭取更好成績提前布局。另一方面,跳水、體操等中國傳統優勢計畫增設小年齡組,為巴黎奧運會提前練兵。這一舉措拓寬了競技體育人才選拔渠道,有助於挖掘更多有潛力的年輕運動員,為國家的奧運戰略儲備人才。
(二)群眾計畫亮點紛呈
全運會群眾計畫可謂亮點滿滿。首先,創造了多項 「首次」,首次設立群眾賽事活動展演計畫,讓更多普通群眾有機會參與全運會;首次采用線上參賽、線下評審的方式,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利用互聯網和新媒體平台,使群眾更方便地參與全運會。全運會為普通大眾設立了 19 個大項、185 個小項群眾組比賽,比上屆全運會增加了 59 個小項,還增添了群眾計畫的展示活動,極大地增加了群眾參與度和獲獎範圍。這一舉措踐行了 「全民全運」 的理念,激發了全民健身的普及與發展。
(三)特色計畫豐富多樣
全運會的特色群眾體育計畫豐富多樣。
氣排球在不少公司運動會上常見,能增強人與人之間的凝聚力,闖關難度指數為★★★★★,歡快指數同樣為★★★★★,即使技術不好也能強身健體,歡樂無窮。
毽球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體育活動,簡便易行,不受場地限制,隨時隨地都能踢,闖關難度指數★★★★☆,歡快指數★★★★★。
滑輪溜冰充滿 「速度與激情」,適合追求刺激的人,闖關難度指數★★★★★,歡快指數★★★★☆。
龍舟是有著幾千年悠久傳統文化的運動,競技性和觀賞性強,闖關難度指數★★★★☆,歡快指數★★★★★。
地擲球是娛樂性與競技性、腦力活動和體力鍛煉相結合的運動,古老又年輕,適宜不同年齡段人群,闖關難度指數★★★★☆,歡快指數★★★★☆。
中國式角力時隔 28 年重返全運會,是中國古老的體育計畫之一,闖關難度指數★★★★☆,歡快指數★★★★☆,是一項漂亮又優雅的運動。
這些特色計畫鼓勵大眾積極參與全運會,感受體育的魅力。
三、全運會獨特計畫設定的意義

(一)為運動員提供更多機會
全運會獨特的計畫設定,為廣大運動員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以棒壘球計畫為例,棒壘球曾一度失去奧運身份,使得許多運動員面臨退休或發展困境。然而,隨著全運會對棒壘球計畫的重視,像王小青這樣的老將得以重回賽場,繼續追逐自己的夢想。對於年輕運動員來說,全運會增設的新興計畫如滑板、攀巖、沖浪、街舞等,為他們提供了全新的競技舞台。這些計畫不僅符合年輕人的興趣愛好,也讓他們有機會在國內最高水平的綜合性運動會上嶄露頭角,為自己的體育生涯開啟新的篇章。
(二)推動小眾計畫發展
全運會的獨特計畫設定對小眾計畫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以攀巖計畫為例,在 1987 年引入中國後,一直處於緩慢發展階段。但自 2016 年國際奧委會宣布攀巖進入東京奧運會,全運會也將其列為正式比賽計畫後,中國攀巖迎來了跨越式發展。中國攀巖有了專門的奧運備戰經費,組建了專門的教練團隊,全面保障國家隊。同時,隨著攀巖成為奧運計畫,更多的人知道了攀巖,整個計畫的推廣普及也進入了快車道。據統計,中國攀巖的參與人口已達 30 多萬,註冊的青少年運動員近 2000 人,在過去短短 5 年時間裏,攀巖人口增長了大約 3 倍,青少年運動員的註冊數量更是增加了 3 倍以上。滑板運動也同樣如此,自 2016 年國際奧委會宣布滑板進入奧運會後,滑板從一項街頭運動登上了大雅之堂,參與人數和關註度不斷提高。
(三)凸顯體育社會化功能
全運會的群眾比賽計畫凸顯了體育的社會化功能,為中國邁向體育強國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全運會不僅是專業運動員的競技舞台,也是群眾愛好者展示自我的大舞台。群眾賽事活動的設立,讓更多普通群眾有機會參與全運會,享受競爭的刺激,感受體育的魅力。例如,首次設立的群眾賽事活動展演計畫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群眾參加,透過線上參賽、線下評審的方式,打破了時空壁壘,讓人們只要拿起手機就能欣賞到來自祖國各地參賽隊伍的精彩表演,享受運動之美。全運會群眾比賽計畫的多元化設定,包括競技性較強的體育計畫和智力運動計畫,以及展演類計畫,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帶動了更多人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同時,全運會的舉辦也為全民健身活動的推廣提供了契機,普及了科學健身和健康生活知識,進一步營造了全民健身的社會氛圍。
四、全運會計畫設定的未來展望

(一)持續創新,緊跟體育潮流
全運會在未來的計畫設定上應持續保持創新精神,緊跟國際體育發展潮流。隨著新興體育計畫的不斷湧現,全運會可以更加敏銳地捕捉到這些計畫的發展潛力,及時將其納入比賽計畫。例如,電子競技作為近年來迅速崛起的體育計畫,擁有龐大的受眾群體和極高的關註度。全運會可以考慮在適當的時候將電子競技列為正式比賽計畫,為廣大電競愛好者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時也為中國在國際電競舞台上爭取更好的成績奠定基礎。此外,全運會還可以關註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體育計畫,將其納入比賽計畫,豐富全運會的計畫內容,展現中國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
(二)強化群眾參與,打造全民體育盛會
全運會應進一步強化群眾參與度,將其打造成為真正的全民體育盛會。在計畫設定上,可以更加註重群眾的需求和興趣愛好,增加一些適合大眾參與的計畫。例如,可以設定一些親子運動計畫,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體育鍛煉,增強家庭凝聚力。同時,全運會還可以加大對群眾賽事活動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提高群眾賽事活動的組織水平胡品質,為群眾提供更好的參賽體驗。此外,全運會還可以利用新媒體平台,加強對群眾賽事活動的宣傳和推廣,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全運會中來。
(三)最佳化競技計畫布局,服務奧運備戰
全運會在未來的計畫設定上應繼續最佳化競技計畫布局,更好地服務奧運備戰。一方面,全運會可以根據奧運會的計畫設定和中國的體育發展戰略,合理調整競技計畫的設定,確保中國在奧運會上的優勢計畫得到充分的鍛煉和選拔。另一方面,全運會可以加強對新興體育計畫的培養和扶持力度,為中國在奧運會上爭取更多的獎牌和榮譽。例如,對於滑板、攀巖、沖浪、街舞等新興體育計畫,全運會可以加大對這些計畫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提高這些計畫的競技水平胡影響力。同時,全運會還可以加強與國際體育組織的合作和交流,學習國際先進的訓練方法和管理經驗,為中國的體育事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借鑒和參考。
(四)加強計畫評估,確保計畫設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全運會在未來的計畫設定上應加強計畫評估,確保計畫設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一方面,全運會可以建立科學的計畫評估體系,對現有計畫和擬新增計畫進行全面評估,包括計畫的競技水平、群眾參與度、社會影響力等方面。根據評估結果,合理調整計畫設定,確保全運會的計畫設定既符合國際體育發展趨勢,又滿足國內體育發展需求。另一方面,全運會還可以加強對計畫設定的動態管理,根據體育事業的發展變化和社會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計畫設定,確保全運會的計畫設定始終保持活力和競爭力。
總之,全運會在未來的計畫設定上應持續保持特色,既服務奧運備戰又滿足國內體育發展需求,為體育事業的繁榮貢獻力量。全運會應不斷創新計畫設定,強化群眾參與度,最佳化競技計畫布局,加強計畫評估,確保計畫設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將全運會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體育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