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1972年的八一體工大隊,承載著很多人的記憶,不僅是因為他們曾經叱咤中國體壇多年,更是因為八一隊中曾經湧現過非常多的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
但就是這樣一支承載很多人記憶的隊伍,在2020年突然全部解散結束了中國的各單項體育聯賽,於是一時間很多人並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原因。

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麽八一隊會解散,並且結束體育聯賽,以及今天再看沒有八一隊的中國職業運動員的現狀,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為什麽八一隊會相繼解散並結束聯賽
2020年,根據軍委的相關規定,對於群眾性強、社會資源豐富的競技體育計畫,軍隊不再參加全國綜合性體育運動會和單項賽事。

這裏所指的群眾性強、社會資源豐富的體育競技計畫包括桌球、籃球、排球、射擊等多個計畫。如果你關註全運會的獎牌排名就會發現,從第一屆到第十三屆,都有解放軍這個參賽單位,到了陜西西安的第14屆,獎牌榜單上就沒有了。
八一隊解散並結束聯賽的主要原因是受體制的限制,無法實行市場化手段營運,從而失去了與其他隊伍公平競爭的機會。

大家都知道八一體工大隊歸屬軍隊管理,與傳統的地方俱樂部相比,他們在引進外援上非常受限,並且在薪酬上與職業俱樂部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也不利於球員的發展。

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的八一體工大隊在2020年正式結束歷史舞台。這其中就包括大家非常熟悉的八一桌球、八一男籃、八一女排等著名的隊伍。
在過往的八一體工大隊歷史上,曾經湧現出非常多的著名運動員,如劉國梁、王治郅、劉玉棟、林丹、袁心玥、王皓、鄭海霞、穆鐵柱等等。
今日再看,八一隊的結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如果從長遠角度來看,八一隊的結束,一定是弊大於利,畢竟在今天市場化營運的趨勢下,更好的適應市場,才能讓行業更好的發展。

但就過去的四年多時間,八一隊的結束明顯是利大於弊,畢竟曾經在各支國家隊挑大梁的運動員能力越來越弱,並且能站到世界舞台上的運動員也開始減少。
如中國男籃,曾經的中國男籃在輝煌時有近一半的運動員來自八一隊,如李楠、王治郅、張勁松等,那時候的中國男籃很少缺席世界重要大賽。而今再看中國男籃,甚至都很難走出亞洲。
再看中國男乒,八一隊出身的樊振東成為中國男乒的絕對主力,而再看樊振東退休之後的中國男乒,王楚欽等人,經常會在重要比賽中被爆冷,一定原因上還是缺少最終場次的抗壓性。

雖然今天的中國體壇,缺少了軍隊運動員的傳承,但相信隨著各項賽事的不斷完善,與市場緊密接軌的中國運動員一定會在踐行先輩精神的同時,走出一條更適合當代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