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ISRO自證清白!首次公布太空對接前後超清畫面,但又來一個爭議點

2025-02-16辟謠

印度太空對接出現爭議!當然,這爭議並不是針對是否成功對接的問題上,而是建立在組合體之後的「姿態控制」問題上。

印媒與印度空間站組織在公布問題上,沒有達到「統一路線」,這著實有點令人尷尬了,到底誰在「說謊」?

難道真的是很多網友傳播的那樣?印度的一貫作風是「先延期,再過一段時間宣布成功」?

當然,依照官方印度空間組織的披露來看,這肯定是成功了,而且這一次在PPT大會上,也是宣布了照片,只是後續存在爭議性,這究竟是怎麽回事?詳細了解一下。

印度首次太空對接實驗:對接前後超清畫面公布

的確,印度的這一次太空對接實驗並不順利。

在整個對接任務過程之中,也是曲折不斷,這趕在2024年歲末的太空實驗,也是讓觀眾們「心驚膽戰」,也就好比此前印度執行月船三號任務一樣,一會軌域偏離,一會機動出現變化等等訊息不斷,反正印度的航天任務整體上看,就是磕磕碰碰。

而這一次印度太空對接實驗,也是印度走向深空的一部份,所以首次啟動了展示航天器自主對接和分離技術的SpaDeX任務,對印度來說,是非常關鍵性的任務。

但是這曲折路線,也是驚嚇不斷,在進行三次太空對接嘗試失敗之後,才對接成功了(也就是第四次才成功)。

  • 第一次、太空對接還未進行,就宣布延期了,說要在地面進行更多的模式,進行延期,不進行對接嘗試。

  • 第二次、進行了對接嘗試,但在嘗試對接的過程之中,500公尺轉移到225公尺對接區間,出現了多度漂移,以至於對接任務再次延期,無法按照計劃執行,再次延期。

  • 第三次、當天航天器在相距105公尺時已經能夠「看到」對方,繼續前行至15公尺的位置,「雙方進行互相捕捉令人驚嘆的照片和視訊」。然而,當航天器間距從15公尺拉近到3公尺之後,期待多日的對接並未出現,航天器反而驚人地向遠處大規模漂移,又只能取消。

  • 第四次、最終嘗試對接成功了。

  • 而在成功之後,印度也公布了相關性的視訊畫面,不過出現了讓大家難以相信的情況,那就是明明有拍攝的鏡頭,結果在公布對接視訊畫面的時候,除了在太空對接過程之中的一些視訊畫面,對接點上,印度不公布,進行了動畫演示。

    所以,瞬間讓不少人覺得,印度可能在弄虛作假,這是一貫作風。

    但這裏只能說,印度宣布成功就成功吧,畢竟你也看不到,這不,這一次是真的公布了關於對接畫面了。

    印度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在聯合國外空司會議上,釋出了空間交會對接試驗任務SPEDEX的PPT(節選),其下面這一張圖之中,包含了迄今為止釋出的最清晰的來自雙星搭載的相機所拍攝的對接前後對比照片。

    所以,這算是證實了大家說得問題,雖然也是照片,但這是來自ISRO釋出的唯一清晰照片,也是屬於官方的正式照片,應該沒有必要搞事情吧?

    所以,以ISRO為準就行,這次也算是對大家的質疑,ISRO自證清白了,其他都是八卦說明吧。

    而且,是不是真的,後續在月船四號,印度載人飛船任務上就可以體現出來了,大家也可以耐心等待一下。

    不過,在這一次公布的PPT畫面上,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是具有爭議性的。

    太空對接之後,又來一個姿態控制爭議點

    在印度太空對接實驗之後,印度還宣布進行了連體航天器順利地透過的電力傳輸實驗。同時,關於航天器的姿態控制,卻成為了爭議點。

    在印度執行對接實驗之後,有印媒透露ISRO未能在雙星對接後對組合體進行計劃中的姿態控制,這就在2月上旬出來的訊息,大家可以看下印媒的說明。

    但在這個PPT的任務節點列表中,「組合體控制」一項被標記為「已達成」,只不過,沒有日期,這就是爭議點,到底是執行了,還是沒有執行?

    這就是爭議點,而且這還是來自參與Spadex任務的一位高級ISRO科學家告知的,這說出來的話,應該還是有分量吧。

    所以,這真的是印媒與印度空間站組織在公布問題上,沒有達到「統一路線」,出現這樣的尷尬的局面。

    當然,到底結果如何,也就沒有人知道,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但無論怎麽說,印度長期以來都是這樣的,大家習慣就好。

    印度的路還很長

    的確,建立在印度的航天任務之下,印度接下來要執行的任務很多,月船四號,月船五號,印度空間站,印度載人登月任務等等,這些都需要印度的太空對接實驗來支持,因為都是含有這個環節。

    所以,印度這執行首次對接任務實驗,一路上都是磕磕碰碰,就算是成功了,在後續上還需要增強其技術的實力才行,不然這如何執行其他的任務,比如在真正意義上的載人飛船任務之中,還敢這樣來回嘗試嗎?

    這怕是把上面的太空人都給嚇死了,自身的命運都難以掌握。

    所以,印度的路還很長,需要進一步推動其實力才行。雖然說印度的這一次實驗成功,按照說明是肩比中俄美,成為了全球第4個具有這樣實力的國家,但只有真正的熟悉掌握了該技術,這才是關鍵。

    而且從印度的航天實力來講,也還是處於世界「第二梯隊」之中,自己的航天工業方面實力也非常弱,如果要變得更強大,還需要更多的工業支持,同時,印度在深空技術方面也是短板,沒有自己的測控實力。

    在月船三號任務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來了,那就是歐美協助進行測控,並且對月船三號的變化,數據如何等等,都是要等待歐美傳播回來,自己才知道,你說這如何執行任務?

    所以,印度要走向更強的航天發展,必須解決這些問題才行,不然最終都只能依賴於別人,解決不了實際性的問題,你說要是自己執行載人登月任務,飛到哪裏都不清楚,這如何讓太空人放心?

    這真的就是需要膽大的才知道,什麽時候到,什麽時候回來,該知道的人都是模糊,不敢想象那個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