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0防腐劑的化妝品更安全?真相大吃一驚

2025-06-11辟謠

流言

「 0 防腐劑化妝品更溫和更安全!」

與食品的「 0 添加」類似,許多化妝品正在宣稱「 0 防腐劑」的概念。很多人覺得「 0 防腐劑」的化妝品更溫和更安全。

流言分析

這種說法很不嚴謹。

化妝品宣稱「 0 防腐劑」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指不添加傳統防腐劑,但其實加了新型防腐體系,只是這些新型防腐體系比較溫和,也很安全。第二種情況是一些特殊型別的化妝品是不需要防腐劑的,如粉餅、蠟質唇膏、香水等。

而且「 0 防腐劑」絕對不等於「溫和不刺激」,比如一些極端 ph 值的化妝品(如水楊酸)雖然不含防腐劑,但對皮膚的刺激程度不小。化妝品不應該迷信防腐劑,更應該註意是否溫和無刺激。

情形 1:「0 防腐劑」

實際指不添加傳統防腐劑

常用傳統防腐劑有甲醛釋放體(咪唑烷基脲、乙內酰脲和異噻唑啉酮等)、布羅波爾 (Bronopol) 、酚類(苯氧乙醇、苯甲醇)、尼泊金酯類(對羥基苯甲酸酯類)、有機酸類(苯甲酸、山梨酸)、碘代丙炔基胺基甲酸丁酯 (IPBC) 六大類 51 種。

在化妝品行業發展過程中,這些傳統防腐劑逐漸暴露出自己的缺陷,最常見的就是皮膚刺激 ,比如甲醛釋放體類的防腐劑、苯氧乙醇等。對於某些敏感的皮膚,使用含有這些防腐劑的產品會產生紅腫、刺痛等不良反應。

目前也有一些新型的防腐體系逐漸取代了傳統防腐劑 ,在成分表中, 它們通常不會被標示成「防腐劑」,但仍然行使著抑制微生物生長的功能 。最廣泛使用新型防腐體系是「多元醇防腐體系」,成分表中的 1,3-丙二醇、甘油(丙三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等等, 復配使用時不僅有保濕的功效,也達到了防腐的目的

其他新型防腐劑 如對羥基苯乙酮、覆盆子酮、某些植物萃取物、膠態銀等, 也逐漸積累起了溫和的市場反饋 ,同樣發揮了不錯的防腐效果。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市面常見的「 0 防腐」化妝品,大部份指的就是不添加傳統防腐劑 。正規備案的化妝品在配方研發階段通常會進行穩定性測試,確保產品在各種環境下都不變質,一般不用擔心防腐失效的問題。

在今年 5 月 1 日之後,新備案上市的化妝品(除了一些特殊可豁免的情況下)都必須進行防腐劑挑戰測試。防腐穩定性從「加分題」變成了「必做題」,更是為化妝品防腐上了保險。

情形 2:特殊劑型的

化妝品無需防腐

在國家藥監局釋出【化妝品安全評估技術導則(2021 年版)】中,也提供了一些可以豁免防腐劑挑戰的化妝品,正常使用這些產品不用擔心防腐問題:

來源:【化妝品安全評估技術導則(2021 年版)】

生活中常見的粉餅、蠟質唇膏、香水、次拋精華、氣霧劑等就屬於這些無需額外添加防腐劑的產品,在產品有效期內正常使用,無需擔心變質的問題。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化妝品購買使用建議

· 「 0 防腐劑」不等於「溫和不刺激」 。如上述的極端 pH 值(≤3 或≥10)的化妝品,就極易刺激皮膚,比如水楊酸,雖然不含防腐劑,但對皮膚的刺激程度不小。在皮膚敏感時,不能一味選擇「 0 防腐劑」的化妝品, 最好在找到化妝品溫和(無刺激)的檢測報告後再考慮購買

· 開啟化妝品後,最好在開封後保質期內使用完 ,否則仍然可能有防腐失效、染菌變質的風險。

開封後保質期的標誌,一般可以在包裝上找到

· 化妝品不能宣稱「抑菌」「抗菌」等涉及醫療效果的功效 。如果碰到這類「化妝品」,要麽是以消字號備案的擦邊產品(正規產品需以妝字號備案),要麽已經涉及了違規宣稱,終將被繩之以法。

照「謠」鏡

「0 防腐劑化妝品更安全」屬於典型的「成分恐慌型」謠言,其核心錯誤在於將「防腐劑」片面等同於「有害物質」,類似的還有「純天然無添加更安全」「無香精更溫和」等。

這類謠言利用消費者對專業知識的匱乏與對「絕對安全」的追求,抓住「成分恐懼」心理,將「防腐劑」「香精」「酒精」等化學名詞標簽化為「有害物質」,暗示「不含即絕對安全」,制造「非黑即白」的極端認知,傳播片面甚至錯誤的資訊。辨識此類謠言的關鍵是,警惕「絕對化」的表述和暗示,理解「安全」是多因素平衡的結果,而非單一成分的有無。

策劃制作

作者丨七月 科普作者

稽核丨徐敏 天津醫科大學代謝病醫院(天津醫科大學朱憲彜紀念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策劃丨甄曦

責編丨甄曦

審校丨徐來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