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美國牛市,終結於川普?

2025-03-13辟謠

預約直播 👇 每周分享全球資產行情

最近收到無數留言和私信,大體意思是:川普霸淩盟友、亂加關稅,甚至鏟除異己、蔑視法律、自稱國王、企圖在2028年繼續參選,這樣的混亂下還能投資美國資產嗎?

本來我覺得這個問題沒必要回答(因為怎麽做比怎麽說更重要),但這裏還是給一些心理按摩、梳理一下觀點和邏輯。

一、川普有影響,但並不是全部

首先,我認為 美股的調整是有隨機性的,不能把所有的鍋都扣在川普頭上 ,從去年12月中旬開始,市場就開始有所調整,當時川普還沒上任,在2月19日,川普上任快一個月的時間,標普500和那斯達克100還反彈創出了歷史新高。

另外,川普的政策也不全是利空市場的,比如延長企業減稅就是很好的措施,減少監管有利於企業創新,增加傳統能源生產有利於壓低油價減少通脹,又比如嚴控非法移民可以提高治安,節約長期開支...

美股的特征本來就是牛長熊短,而且熊市來的又快又急,大多數的跌幅都在短時間內完成,這對於投資者反而是好事,因為這利於普通投資者抄底,而不會遭受鈍刀子割肉的漫長煎熬。

目前市場的調整,振幅和烈度仍然遠不及去年7-8月,我覺得是很正常的事。2024年7-8月的調整,最終在8月5日以日韓熔斷為代表性事件的推動下進入最恐慌階段,那斯達克100指數累計調整振幅超過15%,輝達也跌一度至90美元,但隨後市場理解回升。我覺得美股的動蕩還在進行中,不用太急出手。

2025年在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下(例如關稅對通脹的影響、財政赤字問題、國際關系影響等),美國市場的波動性很可能高於2024 ,但這並非壞事,這意味著2025年像2024年4月和8月那樣的機會也會不少。

川普的負面政策甚至是是非不分給市場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和更大的波動,這更加考驗長期投資者的心態和定力。

至於更長期的,比如舔俄,出賣烏克蘭和盟友,以及長期可能誘發驚濤駭浪,我自己也是謹慎樂觀的。

因為川普和歐洲鬧僵,對於中國外部環境有益,而在中國經濟相對比較平穩,或只要不過分糟糕的情況下,去冒險「驚濤駭浪」是劃不來的(你可以假設自己是決策者,換位思考),說白了,中國對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產生了路徑依賴,驚濤駭浪絕不是心血來潮說搞就能搞的。

而歐洲大幅加強自身防衛開支,對於歐洲乃至世界的長期和平都是一件好事, 川普嘴巴上喊著讓美國再次偉大、行動上幫助俄國再次偉大、但實際結果是讓歐洲再次偉大。

二、妥協

雖然川普的經濟和外交措施都毫無章法,是非不分,但他並不是一個蠻子,他膽子好像挺小的,最終落實下來的破壞可能低於大多數人的預期。

川普他的特點: 理想豐滿、好大喜功、虎頭蛇尾。他並不是大多數人想象的那種很二、很蠻,他不是撞到南墻不回頭的人,無論是面對國內事物還是國際事物,你會發現他在遇到麻煩之後就會很快認慫。

最典型的就是這次和加拿大與墨西哥的貿易戰,川普原本在2月1日簽署行政令,對進口自墨加兩國的產品加征25%的關稅,他還說任何條件都沒辦法阻止他實行關稅,聲稱如果對方敢報復性關稅,他會馬上加倍 (50%);結果到了2月3日,川普宣布對兩國加征關稅措施暫緩30天實施,並繼續進行談判。

關稅推遲的原因,是加拿大墨西哥都立即宣布了對等報復性關稅計劃,強硬程度超出川普的預料,然後 川普的關稅不但沒加,反而各自打個電話同時推遲執行。 川普團隊還找借口說推遲關稅是因為對方主動管理邊境,但事實上 加拿大總理 特魯 多和川普在電話裏提及的13億邊境預算,早在2024年12月就已經宣布了; 墨西哥總統辛鮑姆和川普在電話裏說的派出10000名士兵巡邏邊境,其實去年就已經有15000人了。

一個月時間轉眼過去,在第一次訛詐加拿大和墨西哥失敗後,川普又開始第二次訛詐。這次加拿大立即反擊,對美國所有商品也加征25%關稅,然後川普給特魯多打電話,表示可以去掉一部份關稅,希望加拿大不要報復,結果加拿大方面表示: 只有美國加的關稅全部撤掉,否則加拿大的報復關稅一分都不會少。

後來川普真的慫了,再次豁免和推遲了大部份關稅,川普還決定將美國農業使用的加拿大鉀肥的關稅降至10%, 但加拿大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並沒有下調,等於說川普打加拿大的拳頭自己先收了回去,卻被加拿大追著打了一拳。

第二次入主白宮的川普,身邊已幾乎沒有像彭斯、蒂勒森、姆努欽這樣的成熟同僚給予指導和建議,都是忠誠有余而能力不足的馬仔,這使得他的胡言亂語不再像第一任期一樣神神秘秘給人一種下大棋的感覺,而是在短時間內徹底暴露。這次美加墨貿易戰讓他的弱點完全暴露在了全世界面前,往後無論是美國人還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可能都會越來越把他當個小醜或巨嬰,不再把他的話看得那麽重要。

另外, 川普這個人對面子的追求大於裏子,個人名利對他來說重要性也大於國家利益 ,這導致他上任之前發幣割韭菜、導致他說出自己首月成就歷史第一、喬治華盛頓排第二這樣的話;也導致 他不惜一切代價地要贏,強行贏,實在贏不了,就帶頭造謠贏 ,所以很多時候他是嘴巴上過癮,但實際上無法造成很大影響。

比如他造謠美國船只可以免費通行巴拿馬運河、造謠澤連斯基寫信求他談判、造謠本田在印地安納州新設工程、造謠墨西哥迫於他的壓力對中國加征關稅...但這些謠言均被當事方第一時間辟謠打臉。

三、制衡

川普再瘋,他也不可能在2028年再去參選,他也不可能幹預矽谷和西雅圖科技大廠的經營,他更不可能一句話或一個檔毀掉一個行業。

另外, 作為三權分立中的重要一極,最高法院對川普的限制時刻都在進行 ,盡管現在保守派和自由派法官占比已經到了6:3的不均衡比重,看似利好川普,但最高法院還是不斷讓川普遭遇了司法挫敗。

比如拒絕允許他凍結約USAID對外支援的20億美元。大法官們以5比4票數支持DC聯邦地區法院法官阿裏的命令,要求政府對已完成的援助合約付款,這對於川普和馬斯克來說是一場重大挫敗。

在駁回川普的投票中,保守派首席大法官羅伯茲及川普第一屆任命的大法官巴瑞特加入第三位自由派大法官的陣營,支持下級法院的決定。

這說明一個道理,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的原則是終於憲法,而不是終於總統;而且由於MAGA的極化,傳統美國保守派和川普的共同語言變得越來越少了。

有趣的是,作為保守派大法官的巴瑞特也由於若幹次給川普添堵,加上她最近在川普國會講話後不屑的眼神,現在正在網上被一群MAGA川衛兵喊打喊殺。

多說一句,我們可能沒有誤判川普,卻嚴重高估了美國人,無論如何他是美國人選出來的....

然而,這位「億萬富翁」隱瞞了他的稅單、這位「天才」隱瞞了他的大學成績、這位「成功商人」破產六次、這位「保守派」花錢買性服務、這位「基督徒」不去教堂、這位「慈善家」欺詐慈善機構、這位「愛國者」逃避兵役...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居然可以在美國搞起個人崇拜,甚至在全世界圈粉無數,這令人震驚。不過我不擔心美國會被一個野心家竊國,川普有沒有這個動機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件事他一定做不到。

四、避開潛在風險

總的來說,無論川普怎麽折騰,他無法影響到大多數公司的基本面,普通投資者應當瞄準那些優秀公司,堅持長期價值投資,這個方法在任何時候都是有效的。

當然,市場永遠是機會與風險並存的,我自己會遠離那些主動涉政、甚至主動作惡的人,典型就是馬斯克。

過去一個月過去了,特斯拉從370+跌到260,而在年初的時候,特斯拉股價曾高達488美元,這使得特斯拉成為七巨頭中這一波跌幅最大的公司,但與其他巨頭不同的是。

其他公司在一波財報業績增長和股價下跌後估值相當便宜,例如谷歌才20倍、輝達前瞻市盈率23倍,特斯拉跌了這麽多之後估值仍然高達120倍, 且基本面的糟糕程度可以用垮塌來形容,一月和二月在全球主要市場的銷量均遭遇腰斬。

五、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的核心是, 當你覺得一個東西的價格對得起價值,那就買,無論在你買之後的短時間裏這個資產的價格是漲是跌 ,不去糾結於短期盈虧,而是著眼價格向上回歸價值的過程,以及未來長期的價值成長。

美國市場多年來的牛市,本質是在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以及資訊全球化背景下,上市公司營收和利潤大幅增長帶來的結果。我們看標普500的歷史走勢和標普500加權每股凈收益走勢就能看出,股價和盈利一直在波動中不斷上升。

長期投資者特別是定投者,反而應該為短期調整感覺到興奮才是。因為定投的收益大部份都來自於市場低迷期的投入。也許你現在會討厭川普,但長期看,我們反而可能受益於川普的瞎折騰所帶來的更低的投資成本。

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變得更強大。對於美國憲政,對於投資者都是這樣,過去我們見過太多要完蛋的場景。

2008年次貸危機美國要完蛋了,結果基於行動網際網路的科技革命爆發,長達十多年的超級牛市悄然開始;2020年新冠疫情美國四次熔斷要完蛋了,結果這成為十年一遇的黃金坑;2022年美國通脹創半個世紀新高,結果AI就在這個時候爆發了。

因此,我是一個樂觀者。

S叔,十年全球資產投資人,定居香港;預約直播,每周分享全球資產; 關註我,開啟全球投資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