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據德新社11日報道,在啟程前往巴黎人工智慧行動峰會(Paris AI Action Summit)之前,美國開放人工智慧研究中心(OpenAI)的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再次贊賞中國AI初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在建立聊天機器人方面「工作出色」。他同時承認,DeepSeek的AI模型目前可與其公司的ChatGPT相媲美。
當地時間周二公布的這期英國【泰晤士報】「科技播客」(Tech Podcast)節目中,阿特曼直言,他對新挑戰者的出現並不感到意外,但DeepSeek出現的時機確實讓他大吃一驚。
「我們清楚,在某個時候,我們遲早會遇到更強大的競爭對手和效能更強的模型。可當你清晨醒來,並不會料到改變就發生在這個早晨。」他接著說,「發生這樣的事情一點也不奇怪,令人驚訝的是,它發生的時間。」
阿特曼補充說,DeepSeek「幹得不錯」,比如在展示思維鏈條以及允許大規模免費套用方面,這些「顯然都是使用者期望的」功能。不過他話鋒一轉,聲稱DeepSeek在研究方面上雖有所成果,但在OpenAI看來,「這不是一個重大更新」 。
OpenAI執行長山姆·阿特曼。資料圖
根據節目錄音,在被問到DeepSeek已經證明能夠用更低的成本完成人工智慧開發工作後,是否還有必要對人工智慧基礎設施進行持續性的大規模投資時,阿特曼說,「我們認為這仍然很重要」。
他還坦言,他每天都在擔心被「快速追擊者」(Fast Followers)憑借更具永續性的業務「後來者居上」,「每天醒來都在擔心,我們希望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據報道,阿特曼在節目上還透露稱,他將與DeepSeek方面舉行會面,但會面不會在本周的巴黎人工智慧行動峰會期間舉行。早些時候,媒體引述知情人士說法辟謠稱,DeepSeek的創始人梁文鋒沒有前往巴黎參會,他目前仍在國內。
德新社炒作稱,在巴黎舉行的這場人工智慧峰會上,人們對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提出有關安全和保障方面的擔憂。阿特曼表示,鑒於當前地緣政治形勢,人工智慧產品的區域差異不可避免,而且人工智慧服務很可能「在不同國家以不同方式執行」。
「我相信中國和西方會采取不同的模式,但我們都對世界的持續發展有著共同的興趣。」阿特曼說,他希望不同國家就人工智慧領域發展能夠有達成共識的地方,制定出共同的安全和監管標準,讓每個人都能從中受益。
DeepSeek已成為全球下載次數最多的應用程式之一
阿特曼已多次公開發聲,回應了近日爆火並沖擊業界的DeepSeek。今年1月,DeepSeek釋出其最新開源模型DeepSeek-R1,用較低的成本達到了接近於美國OpenAI開發的GPT-o1的效能。這一進展破解了全球AI產業長期以來「堆算力」的路徑依賴,其影響波及資本市場。
阿特曼最初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稱,「DeepSeek-R1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模型,尤其是考慮到其價效比。顯然,我們會推出更好的模型,而且有新競爭對手出現確實令人振奮!」
但不久後,OpenAI毫無根據地指控DeepSeek透過「蒸餾」技術「違規復制」其產品功能。引發爭議後,2月初,阿特曼又在東京參加活動時澄清稱,OpenAI「沒有計劃起訴DeepSeek」,該公司很高興擁有一個新的競爭對手。
與此同時,也有許多聲音指出,OpenAI提出這一指控本身就頗為「虛偽和諷刺」。OpenAI面臨著多項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指控,主要涉及其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訓練中使用的受版權保護材料。
當地時間2月1日,Meta首席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透過其領英帳號發文,直指矽谷一些圈子存在一種「常見病癥」(a common disease)——錯位的優越感(misplaced superiority)。
楊立昆批評道,患有這種「病癥」的人認為自己所在的小圈子壟斷了好想法,甚至認為其圈子以外的所有創新都是透過「作弊手段」得來的。他強調,只有更多有才華的人參與並分享創新時,科技進步會更快。
「正確的解讀是:‘開源模型正在超越專有模型’。」Meta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在回應DeepSeek的崛起時寫道:「他們提出了新想法,並在其他人的工作基礎上進行了構建。由於他們的工作是公開且開源的,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從中受益,這就是開放研究和開源的力量。」
阿特曼後來也在回答網民提問時罕見表態稱,OpenAI在開源AI軟體方面「一直站在歷史的錯誤一邊」。他還透露,雖然並非所有員工都同意其觀點,但OpenAI內部正討論公開AI模型的權重等事宜。
OpenAI自2015年成立以來,曾表示如果符合公眾利益,將公布其模型的研究和數據。但後來,該公司卻轉向了專有模型,給出的理由是競爭壓力和擔心分享過多資訊會帶來安全風險。
美國知名科技媒體VentureBeat指出,阿特曼的這一最新表態承認了OpenAI的「封閉策略」可能存在缺陷,同時表明,隨著來自中國的競爭加劇,高效的開放模型越來越受歡迎,OpenAI的戰略可能會發生重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