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傳聞稱國內大模型初創公司零一萬物正在進行業務切割,其預訓練團隊、infra團隊以及算力卡部份將賣給阿裏集團。對此,1月7日淩晨,零一萬物公眾號發文辟謠,網傳訊息不實。
零一萬物稱,1月2日,零一萬物與阿裏雲聯合宣布啟動「產業大模型實驗室」,強強聯合的新型合作模式包含雙方在技術、算力、業務、人才等板塊技術共享與深度共建。雙方合作的產業大模型實驗室不僅將提供世界第一梯隊的基座模型,還著眼於將優異的大模型能力帶入真實行業場景,加速產業大模型落地及套用生態擴大,助力各行各業大模型落地。
進入新的一年,雙方的深度合作框架順利落地,正積極推進相關的實施方案。 針對傳言零一萬物將被收購、經營問題等不實言論屬於惡性中傷,公司予以否認。
不過,雖然進行了辟謠,但零一萬物明確指出公司確實經歷了一些團隊調整。其CEO李開復也直言,2025年將是大模型考驗年,是套用爆發年,更是商業化淘汰年,希望大家專註重要的事情。
「AI六小虎」開始分化?
縱觀目前國內的AI市場,在經過燒錢的百模大戰後,AI大模型創業領域「六小虎」(零一萬物和月之暗面、智譜、階躍星辰、MiniMax、百川智慧)脫穎而出。然而,進入2025年,這「六小虎」之間顯然出現了明顯分化。
去年12月17日,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智譜)官宣完成30億元D+輪融資,包括北京市人工智慧產業投資基金在內多家戰投及國資成為新投資方,君聯資本等老股東跟投,其估值也在上一輪融資時就已經達到200億元。本輪融資據悉將用於智譜GLM大模型系列的進一步研發,從回答問題到解決復雜推理、多模態任務。
而就在不到一周時間,上海階躍星辰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階躍星辰)也於12月23日宣布完成數億美元的B輪融資。此次融資核心投資方包括上海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及旗下基金,戰略和財務投資人包括騰訊投資、五源資本、啟明創投等。預計階躍星辰將透過這筆融資,繼續投入基礎模型研發,強化多模態和復雜推理能力,並透過產品和生態加大覆蓋C端套用場景。
2024年,階躍星辰成為融資市場的新寵兒
值得一提的是,階躍星辰在「六小虎」中向來十分低調,但卻僅用了16個月時間,就成為國內少數已經形成從理解到生成、從文本到多模態的全系列模型矩陣的大模型創業公司之一。而隨著智譜和階躍星辰的新一輪融資,有報導援引AI領域投資機構從業者的說法稱,這是北京、上海各自押寶,因此兩家公司已穩穩進入「決賽圈」。
另一方面,百川智慧於2024年7月完成了50億元A2輪融資,投後估值達200億元;另據彭博社訊息稱,月之暗面也於8月完成超3億美元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33億美元(約240億元);這意味著,這兩家基座大模型獨角獸也已加入「200億」俱樂部,地位更加穩固。
MiniMax則從2022年開始就獲得了4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高瓴創投、IDG資本、米哈遊、騰訊等。當時MiniMax的估值達到12億美元。2024年4月,MiniMax又完成了B輪融資,阿裏巴巴為核心領投方,融資額達6億美元。隨後,MiniMax估值上升至25億美元,約合180億人民幣,離200億俱樂部更近一步。
然而,與上述五家不同的是,零一萬物近期融資情況則似乎並不順利,業內出現其或「逐漸掉隊」的擔憂。1月2日,阿裏雲和大模型初創公司零一萬物達成模型平台業務戰略合作訊息,也是引發上文「零一萬物被收購」傳聞的原因之一。
在零一萬物7日的辟謠資訊中明確提到,「2024年下半年,公司進行了第二年的戰略及組織調整,2025年聚焦於套用落地及業務加速增長」,而根據零一萬物官網的招聘頁面預設狀態下,僅第一頁的10個崗位中,實習生崗位就已經達到了4個。
就在去年10月時,李開復曾對外表達過不會放棄預訓練。他稱預訓練成本約三四百萬美元,且是個技術活,需要懂芯片、推理、模型、演算法,「但由於成本比較高,未來可能會有越來越少的大模型公司做預訓練」,李開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