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供應商「堵門」風波後,哪咤汽車再遇經銷商上門「要錢」。4月14日,網上流出多段哪咤汽車經銷商維權,要求哪咤汽車將打款但未發車所拖欠的返利和補貼一次性返還。據悉,全國300多家哪咤經銷商中的約20家代表參與此次維權。從去年起,關於哪咤汽車的負面傳聞不斷,盡管哪咤汽車多次辟謠,但停產、資金缺口等已讓其遊走車市邊緣。
此外,轉任哪咤汽車顧問的原CEO張勇,被曝已身在英國。對此,4月14日,張勇更新微信朋友圈稱:「感謝大家關心,看到網路上一些傳聞,至今仍擔任哪咤汽車顧問,為公司四處奔波融資。」
收錢不發車
今年3月,小鵬、零跑、理想等造車新勢力月銷均邁過3萬輛大關。反觀作為曾經「新造車」陣行銷量冠軍的哪咤汽車則身陷困局。同時,網上爆出近日眾多經銷商在哪咤汽車桐鄉工廠門口維權的視訊,針對哪咤汽車長期拖欠返利和補貼、未按時發車等問題討要說法。
視訊中,有哪咤汽車經銷商表示,很多門店按廠家要求支付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購車全款,但哪咤汽車未將車輛發出。同時,更有哪咤汽車經銷商為了進車進行貸款擔保,現在正面臨銀行追債和客戶起訴的困境。去年9月以來,哪咤汽車從未正面回應經銷商任何訊息,經銷商得到的資訊全靠傳言。
對此,上述哪咤汽車經銷商稱,要求哪咤汽車賠償去年9月以來的營運損失、預支今年5—7月的經營成本;所有打款未發車所拖欠的返利和補貼,必須在今年5月11日前一次性返還,同時盡快恢復售後服務體系。
這已不是哪咤汽車首次被爆出現經營問題。去年以來,哪咤汽車相繼被爆出拖欠薪資、裁員、拖欠供應商費用、解散研發團隊等訊息,雖然哪咤汽車方面也多次辟謠,但其仍站上「風口浪尖」。
事實上,哪咤汽車的「寒氣」早已傳至終端市場。此前,哪咤汽車對線下門店進行調整,多地哪咤汽車店面關閉進行「服務調整」。一位哪咤汽車經銷商表示,目前門店銷售的均為庫存車,已無法預訂新車。同時,哪咤汽車在售後層面也出現問題。多位哪咤車主反映「修理車型沒有零配件」。北京商報記者在第三方投訴平台看到,今年以來出現不少哪咤車主的投訴,投訴理由多為廠家無法提供零部件。一位汽車售後領域從業人員表示,營運正常的車企與門店通常都會儲存常用配件,如易損件和保養所需材料,有些不常用配件需要訂購,但通常訂購時間在一周左右。
難補資金缺口
盡管哪咤汽車對於經營問題多次辟謠,但其財務狀況並不樂觀。
資料顯示,2014年哪咤汽車母公司合眾新能源成立;2018年,哪咤N01正式上市。隨後,憑借哪咤V與哪咤U車型,哪咤汽車在中低端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增量。2022年,哪咤汽車以15.2萬輛的年銷成績超越「蔚小理」,拿下造車新勢力年度銷冠。此後,哪咤汽車開始「上攻」,相繼推出哪咤S、哪咤L、哪咤GT等車型,希望向單車要利潤,但效果並不理想。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哪咤汽車交付新車8.6萬輛,僅實作全年交付目標的28.63%。其中,9月交付新車1.01萬輛,同比下滑23.41%,環比下滑8.06%。
另據哪咤汽車釋出的招股書,截至2023年末,哪咤汽車賬面資金為28.37億元,較2022年末的67.57億元大幅減少,而借款余額為57.6億元,相比2022年底出現小幅增長。此外,2021—2023年,哪咤汽車營收虧損由48.4億元擴大至68.67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超180億元。同時。2021—2023年,其毛利率則分別為-34.4%、-22.5%、-14.9%,依舊未能轉正。天眼查顯示,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共有35條被執行人資訊,被執行總金額超1.6億元。
資金壓力下,哪咤汽車開始尋求多方融資。不過,其最近謀求E輪融資的前提是要解決債務問題。為此,哪咤汽車與134家核心供應商達成共識,共同簽署超20億元債轉股協定。一位接近哪咤汽車的知情人士透露,哪咤汽車的債務問題解決後,E輪融資中領投方投資的30億元將到賬。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認為,哪咤汽車不斷出現負面訊息,一定程度上將減弱投資者對於哪咤汽車的信心,同時投資人也將對其重新進行評估。
值得一提的是,為緩解危機,哪咤汽車將希望寄托於海外。今年3月,哪咤汽車宣布與泰國金融機構達成100億泰銖(約合21.5億元人民幣)授信,計劃7月在泰國啟動在地化生產,以哪咤X等低價車型開拓東南亞市場。
北京商報記者 劉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