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科普一下丨水稻遭遇低溫天氣後該如何處理?

2025-04-15辟謠
科普一下 丨水稻遭遇低溫天氣後該如何處理?
據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報道,近期,強對流天氣對黑龍江省部份地區農業生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日前黑龍江省農科院科技增糧專家服務團開展了農業抗災減災生產應急指導工作,專家們針對水田管理提出,「……後期可選天氣晴朗時機噴施促早熟葉面肥,促進水稻早熟;三是註意病蟲草害的防治,當前溫度低,水稻生育較弱,要重點做好水稻潛葉蠅、負泥蟲、紋枯病、稻瘟病的預防工作(見圖)。」
據全國農技推廣7月12日訊息,指出了:「6月以來,東北地區持續低溫,……針對當前水稻生產形勢和氣象條件,提出以「加強水分管理、看苗補肥促苗、強化災害防控、補種改種減損」為核心的水稻抗淹水促恢復生長技術意見(見圖)。」
三江平原科普工作室(簡稱「三平科工」)科研人員介紹,三平科工人員6月22日調查了局部‘富錦水稻’產區,發現受前期持續低溫天氣影響,局部水稻地塊整體苗情長勢較常年較弱(見圖)。農民表示:今年較常年積溫差5天左右,給水稻生產帶來了障礙。那麽,水稻遭遇低溫天氣後該如何處理呢?
三平科工科研人員表示,受低溫影響的水稻生產上,除適時排水曬田、補充葉面肥、控制病蟲草害外,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調控水稻生理活動是當前最關鍵最有效的科技增糧策略。經梳理,目前水稻上登記植物生長調節劑達274條。現提出調控水稻生理活動的增產技術措施如下,僅供稻農參考。
在水稻破口期,選擇在早晨或晚上,每畝用0.25$-表蕓苔素內酯·S-誘抗素可溶液劑1500-2000倍液均勻噴霧,可調節、平衡水稻生長,增強光合作用,提高水稻葉綠素含量,改善水稻劣勢部份良好生長,有效增強水稻抗逆能力,註意大風天或下雨前後勿施藥。另外,噴藥4小時內遇雨需重噴。
在水稻孕穗期、齊穗期,每畝交替選用0.4$-表蕓·赤黴酸可溶液劑800-1600倍液,或0.01$-表蕓苔素內酯可溶液劑2000-4000倍液,各均勻噴霧1次,可調節水稻生長,促進水稻根系發達,提高水稻葉綠素含量,增強光合作用,註意大風天或下雨前後勿施藥。也可每畝用0.01(-高蕓苔素內酯可溶液劑2500-3500倍液均勻噴霧,以噴濕葉面又剛好不滴水為宜,可增強水稻抗逆力,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根系發育,調節水稻健壯生長,提高結實率,註意大風或預計1小時內降雨時勿施藥。
在水稻孕穗抽穗期,每畝用0.16-羥蕓·噻苯隆可溶液劑20-35毫升,兌水30-50公斤均勻噴霧,可調節水稻生長,促進水稻的光合作用,增強其抗逆性,延緩水稻衰老,註意大風天或預計6小時內降雨、高溫烈日時勿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