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了!天問二號探測器釋出了第一張照片,雖然不是整體照片,但說句心裏話,能夠看到也非常不容易了。
大家要知道,從中國執行天問二號任務以來,其保密度是相當高,別說什麽研究的過程了,就算是運輸過程中國都沒有透露出天問二號「絲毫原始影像」。

所以,看到這一張天問二號發射之後的部份結構照片,著實令人興奮。
也直接打臉了對天問二號「搓脊梁骨」的人,這下可以看了嘛,中國天問二號飛得棒棒的,是值得驕傲的事情,下面就詳細了解情況。
史上第1張,天問二號終於來照片了
自從天問二號在5月發射以來,中國就算是進行天問二號的說明, 也只是建立在一句話上,那就是中國已經成功發射了,而在發射過後呢?

雖然也有不少關於這一次任務的介紹,但是中國對天問二號的真實圖片是什麽樣子,這反而成為了大家的熱議點,因為它「過於神秘,過於先進,不宜展示」的情況呈現了,對於大部份人來說,肯定越神秘,那就是越想看,結果中國就是不給。
所以,這等啊等!終於看到了天問二號的照片了。

這是中國執行任務以來,史上首次公布過照片,也就是它的第1張,只不過這一張照片,中國並沒有公布全貌圖,而是公布了其天問二號的太陽翼,從公布的畫面來看,的確與很多此前公布的渲染圖有點差別。
大家可以看下這一張圖,其太陽翼的輪廓非常清晰,從側面上來看,還真的就像是一把「大傘」,如果不知道天問二號整個探測器的狀態。

可能還會認為天問二號只有一個「太陽翼」,其實並不是,它是有兩個的,中國公布這一次照片,只是展示出來了一個,而且恰好照片就切斷了其太陽翼主體結構,讓大家再次保密了神秘感。
所以,整個天問二號最為清晰,最為完整的照片多久公布,這還是未知數,大家繼續等待就行。
當然,這一次公布太陽翼之下,也說明了——為滿足在距離太陽約3.75億千米的主帶彗星開展探測的供電需求,天問二號探測器研發配置了圓形柔性太陽翼。

同時,除了公布照片之外哦,中國也公布了一些關於天問二號的狀態情況,那就是截至6月6日上午,天問二號探測器已在軌執行超8天,與地球距離超300萬千米,工況良好。
那麽,大家可以放心了,中國天問二號還在前往小行星的路上,按照模擬預計顯示,將可能在2027年進行采樣會合,具體是不是,先參考看下就行,具體以中國航天中心為準。
當然,對於天問二號任務如此關系,其實還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存在,那就是中國天問二號任務是天問三號任務的關鍵,將進行先前的技術驗證。

一旦成功完成小行星采樣,也就意味著這一項技術完全穩定,0K!當然,依照中國現階段的技術來講,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天問三號采樣:挖一勺就走
的確,對於天問三號火星采樣任務來說,也是一次具有歷史性的任務,而且還有可能再次創造世界第一,此前中國還有一個「對手」,那就是歐美聯合執行的火星采樣返回任務,並且其火星樣品都已經收集了,但是歐美的火星采樣任務出現了變化,其合理的方案沒有找到,甚至取消的預警都出現了,這說明什麽?

那就是全球可能又是中國獨家挑戰了。而這一次任務按照中國給出的計劃,預計在2028年進行發射,然後再2030年左右將其帶回來。
選擇這個時間,也是根據發射視窗來的。
然而,火星采樣返回任務並不簡單,主要含有兩個難點:
一是如何在火星表面獲取樣品,然後從火星表面起飛上升
二是如何在火星軌域上完成上升器和返回器—軌域器組合體之間的交會和樣品的轉移,這對於探測器的智慧化設計提出了很高要求。
所以,在進行火星采樣任務前,中國執行天問二號任務,也就是存在這些部份因素在裏面,雖然天問二號去的是小行星,但是兩者是具有關系的,這也算是中國不做沒有準備的戰鬥,要做就要一次性做好,這就是天問二號的關鍵點。

而在采樣方面,中國天問三號也沒有那麽復雜,直接就在著陸區域采樣,挖一勺就走,然後返回地球,所以,完全沒有此前美國公布的那些先收集,然後再次拿,然後再返回等等。
中國的一套流程就全部做完了,跟中國嫦娥系列采樣任務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快速,方便,快捷,這就是其好處。

當然,建立在中國不斷的航天成就之下,美國也要發狂了,一直說要在中國前完成各種任務,結果呢?事事都不順利一樣。
美國想不到還在後面!中國的航天目標很大
的確,對於美國來說,想不到的還在後面,中國天問系列只是火星的部份,未來中國的航天目標還很多,還很大,其中月球部份也是令人瘋狂的。

中國計劃在2026年就要發射嫦娥七號任務了,而過後還有嫦娥八號,月球科研站建設,甚至在2030年前完成載人登月任務。
所以,這些任務都將是中國接下來的重點,只能說中國的航天目標很大,未來也將全面能推動其更多航天任務,這必然也會給美國帶來出其不意的效果。

當中國這些任務一個接一個成功之後,美國就知道曾經對中國航天任務的封鎖有多可笑,知道自己的「失敗在什麽地方」,這也是為什麽中國長時間以來,只要有一些非常不錯的成果,包括世界上罕見的月球背面樣品。
中國也是公開說明了,要與大家進行共享,來促進大家一起進行研究的原因之一,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共同推動進步之下,實作更多的成果,這就是中國走得航天路線,是一條國際大道。

所以,任何國家都難以阻擋中國航天的崛起了,包括美國也是如此,因為封閉只會讓自己倒退,而不是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