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作文卡在素材雷同上!知識就是力量×中考作文素材閱讀積累養成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力量2025年06月24日 20:48北京

中考加油
電風扇攪動光斑的漩渦中,鋼筆在作文題「____的覺醒」上懸停的剎那,他忽然想起【知識就是力量】裏屠呦呦團隊380次失敗的故事——青蒿素提取的關鍵,正是從古籍中那句「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找到了突破口,筆尖掠過紙頁的沙沙聲,是六月竹林拔節的密語——少年以知識為刃,劈開驕陽炙烤的混沌長夏。
2025年湖北省考卷
一路走來,你見證了文字的覺醒、黃河的覺醒、孟浩然的覺醒,這是否讓你想起了自我的覺醒,或者他人的覺醒?甚至想得更遠一點,比如一粒種子、一只蝴蝶、一件文物、一個村莊……
請將「________的覺醒」補充完整,寫一篇記敘性文章。
重器之翼,覺醒之光
如今,當我們站在大科學裝置的穹頂之下,凝視粒子對撞的微光;當我們乘上國產大飛機,觸摸萬裏雲濤的脈動——大國重器的每一次心跳,都激蕩著覺醒的力量。這覺醒不僅是技術的破壁,更是民族精神的破繭。這正和【知識就是力量】雜誌中【中國「名片」大國重器——「華龍一號」核電廠】經過30多年潛心研發,是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廠,亦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名片」之一!更深度呼應雜誌中【站穩11000公尺「夢想」號啟航!】【殲-20S勇闖無人之境】【你好!四川艦!】等,重器之覺醒,實為中華魂魄之重光,以科技為筆,飽蘸自主之墨,在人類文明的卷軸上揮毫落紙,寫下不可磨滅的東方銘印。





2025年北京市考卷
世界是一個科學大課堂,時時學科學,處處用科學。閱讀經典作品、參與社會實踐、暢遊海底遙望星空…我們增長科學知識,領悟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請以「一堂科學課」為題,寫一篇作文。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領悟科學精神,以創新視角突破了傳統課堂的邊界
題目明確提示:「世界是一個科學大課堂,時時學科學,處處用科學」。這一理念要求學生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學習場域——閱讀經典作品時的思維碰撞、參與社會實踐時的動手驗證、暢遊海底時的生態觀察、遙望星空時的宇宙思索,皆可成為科學素養的培育土壤。當作文遇見【知識就是力量】的科學大課堂,雜誌自1956年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推動青少年科學教育的創新實踐。其倡導的「科學大課堂」理念與中考作文題目形成了驚人的呼應,為考生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與思想源泉。雜誌構建的「科學素養實踐課程體系」打破了傳統課堂的圍墻,將氣象科學觀測、古生物化石挖掘、人工智慧體驗等主題轉化為可觸可感的立體學習場景。同時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的「全國青少年科普閱讀行動」更是將科學課堂延伸到更廣空間。







當我們重新審視「一堂科學課」的命題深意,會發現它本質上考察的是觀察世界的視角和思考問題的方式。【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社持續九年推進的「全國青少年科普閱讀行動」證明:真正優質的科學教育不在於灌輸多少知識點,而在於培育「時時學科學,處處用科學」的思維習慣。
2025年江蘇省連雲港考卷
有人說要「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也有人說「讀萬卷書」就是「行萬裏路」
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卷中求真,路上驗知
雜誌的科考研學實踐,為這道作文題提供了最優解——當中國地質科學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蘇德辰老師帶領少年行走於泰寧丹霞地貌間,當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副研究員姚軍老師引導同學們觀察再力花,知與行的古老命題在山水間獲得新生。



用腳步丈量大地,用心探索自然基因
透過科學家引領的知行轉化+多感官參與的深度研學+科學思維的方法論培養,真正踐行:「閱讀是精神的行走,行走是身體的閱讀」
2025年天津市考卷
在人生的旅途中,取與舍的抉擇貫穿始終。取,是勇往直前的追求;舍,是權衡之後的智慧。選擇讀書,或許要舍去嬉戲的時光;選擇堅持,常常需舍下生活的安逸:面對取舍,我們可能會猶豫,會迷茫,但做出正確選擇之後,就會戰勝自我,獲得智慧,成就生命的精彩,
同學們,對此你有怎樣的經歷和感悟呢?
取家國所需之誌,舍短視利己之欲
正如雜誌中介紹的諸多優秀的科學家們在科學事業上的取舍,是以智慧為尺度的價值抉擇。他們為探索真理而舍個人安逸,為突破未知而取艱難險途。【知識就是力量】記載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超導物理學家趙忠賢,為高溫超導研究在中國紮根並躋身國際前列做出了突出貢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國際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在氣候學、氣象動力學、數值天氣預報、大氣遙感、地球流體力學、大氣和大洋環流理論、氣候和環境變化的數值模擬和預測理論、計算數學等方面成就斐然。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參與了多項嫦娥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測工作,曾擔任嫦娥系列探測器的總設計師兼總指揮,為推動中國衛星遙感、月球與深空探測及空間科學的快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這些取舍絕非簡單的犧牲,他們割舍的是短期利益與舒適區,攫取的卻是人類認知邊界的拓展。每一次"舍"皆為"取"奠基,在幽谷中開拓通途,最終讓生命的價值在科學星空中螺旋上升。





在知識的星河中,【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如一盞長明的航燈,不僅為中考語文註入了科學的基因,更在青少年心中埋下了人文精神的火種。她讓考場上的文字不再囿於單薄的辭藻,而是化作承載科技之光的方舟,正如雜誌封面上周恩來總理題寫的蒼勁刊名,這六個字不僅是六十余載的堅守,更是對新一代的鏗鏘期許:當考場上的少年提筆為劍,以科學為盾,他們寫下的每一行字,都在為中華民族的明天鑄造最堅硬的脊梁。
責任編輯 | 王維嘉
營運編輯 | 李元龍
品質稽核 | 侯琦婧 何鄭燕

現訂購2025年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定價360元
把一整年的知識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