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同樣是抗日遠征軍,為何駐印軍勢如破竹,滇西軍卻舉步維艱?

2025-04-15圖片

作者:孤寂寒光

1943年10月國民政府組織中國遠征軍反攻滇西,計劃打通滇緬公路恢復援助通道。這次遠征至1945年3月止,收復滇西全部土地並與駐印軍勝利會師,完全打通滇緬公路國際運輸線。

雖然遠征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其過程也是極其艱難。尤其是從國內調集來的滇西遠征軍,以20萬之眾圍攻滇西日軍半年才收復松山、龍陵、騰沖三大據點。相比於駐印軍橫掃緬北勢如破竹的進軍速度來說,確實是慢了很多。同樣是有美械支援的滇西遠征軍為啥進展如此緩慢呢?

滇西遠征軍以雲南的第十一集團軍和調過來的二十集團軍為主,其中53軍和第8軍都是從長江前線過來的部隊。滇西遠征軍的第一個指揮官是陳誠,但陳誠第一是不熟悉緬甸和滇西情況,第二是本人能力也不足,只能把能力更強的衛立煌調過來指揮作戰。

衛立煌

衛立煌跟中國共產黨關系過密,按理說遠征軍這種精銳部隊不應該交給衛立煌,但蔣介石的親信將領除了杜聿明就只有劉峙、蔣鼎文、顧祝同、湯恩伯、胡宗南這樣的戰區級別將領,蔣介石只能相信衛立煌。而且衛立煌在第一次遠征緬甸就是第一路司令長官,只是後來由羅卓英繼任。

滇西遠征軍進攻速度慢很多人可能會找滇西三大據點工事堅固的問題,實際上工事堅固可能造成滇西遠征軍更多的人員傷亡,不一定會讓推進速度減緩。熟悉俄烏戰爭的都知道,俄軍推進速度放緩的地區大多都是在樹林帶。因為樹林帶裏的烏軍經常到處亂跑,俄軍只能像逮兔子一樣在樹林裏慢慢索敵。

其實緬北的情況也是一樣的。無論是胡康河谷還是孟拱河谷都是一片原始森林,一到雨季整個河谷內一片汪洋、到處是沼澤。駐印軍在這樣的條件下在森林裏、河流間與以逸待勞的日軍作戰本身也是一大阻礙。更重要的是18師團在日軍被譽為「森林戰之王」,駐印軍推進速度快絕對不是一個工事問題就能說明的。

駐印軍

滇西遠征軍與駐印軍相比,最大的問題是後勤不行。駐印軍是由第一次遠征失敗後撤退到印度的新38師和新22師殘部組成,這兩個師常年駐紮在印度,在滇緬公路完全遺失後可以就近獲得大量的物資。體現在裝備上就是史迪威建成了一支當時全國最為精銳的部隊。

駐印軍的支援火力空前強大,擁有一個105公釐榴彈炮營和兩個75公釐山炮營,每一個排還有一個迫擊炮班。迫擊炮能到達排一級哪怕是抗戰前的晉綏軍都達不到。

駐印軍師一級擁有一百多個火箭筒、火焰噴射器和36門反坦克炮,機槍460挺、碳烯槍400支。從火力上來說已經超越了在緬甸的日軍。駐印軍甚至可以達到利用汽車來做牽引,這個時候的日軍還在使用騾馬。駐印軍司令部還有三個榴彈炮團、一個重迫擊炮團和兩個坦克營作為直屬部隊,光是直屬榴彈炮就已經有100多門。

滇西遠征軍就沒有這樣好的裝備了。滇西遠征軍在國際交通線斷絕的情況下,唯一能獲得補給的通道就是駝峰航線,這條航線不只是要保證遠征軍的補給還要負責關內幾百萬國軍的補給。到了1943年,滇西遠征軍的裝備攢的差不多了,就準備反攻滇西。但這16個師20萬人的遠征軍與駐印軍的裝備相差過多。

由於駝峰航線無法運大型武器,所以遠征軍是不可能有榴彈炮和坦克的,最重要的火力是75公釐山炮。但光山炮的數量都不能跟駐印軍相比。駐印軍兩個軍擁有114門山炮,滇西遠征軍兩個集團軍才189門。迫擊炮更難以到達班排一級,一個連就6門迫擊炮,53軍還被克扣了2門。

機槍也一點不多,滇西遠征軍共計有600挺機槍,駐印軍一個師是460挺。這個火力對比,確實難以讓滇西遠征軍能夠達到跟駐印軍一樣的火力配比。滇西遠征軍的步槍是要自理的,所以還得用中正步槍作戰。

駐印軍的後勤好還體現在夥食上面。駐印軍平時可以吃到大米、白麵包、湯和各類蔬菜,野戰食品為罐頭、餅乾、麥片等。這些食品你在國內根本都看不到,哪怕是團營級別的軍官都很難有這樣的待遇。保證營養供應就能保證戰鬥力,駐印軍在胡康河谷作戰中甚至可以搞迂回穿插。

駐印軍的夥食

我們千萬不要以現代軍事思想來衡量國軍,國軍本質是一支軍閥部隊,組織度完全依靠軍官的個人影響力和執法力度。滇西遠征軍除了裝備上是半美械軍外,其他方面跟國內國軍沒有本質區別。軍官該克扣軍餉還是克扣軍餉,後方運來的軍糧該混沙子還是會混沙子。

唯一好一點的是滇西遠征軍的指揮官是衛立煌,好歹還能整頓下軍紀。就拿衛立煌的嫡系53軍做例子,這支東北軍能成為衛立煌的嫡系就是衛長官能一碗水端平。

53軍作為東北軍在張少帥被軟禁後就成了沒娘的孩子。更重要的是隨著東北、華北相繼遺失,東北軍到處流浪,無論在哪裏都被排擠。衛立煌跟20集團軍司令霍揆章視察部隊時發現53軍每個連只有4門迫擊炮比其他軍少2門,為此衛立煌把霍揆章批了個狗血淋頭。為了鼓勵53軍,衛立煌還為他們發了新的軍裝。

滇西軍的夥食

正是因為衛立煌的氣度,53軍在滇西戰場相當賣力,在此後的解放戰爭中也成了衛立煌的嫡系部隊。這件事雖然能看出衛立煌的本事,但也同樣可以看出滇西遠征軍還是國內的軍隊,國軍的所有惡習都是存在的。也正因為如此,駐印軍的士氣、組織度都要遠高於滇西遠征軍。這也是為什麽同樣是對日作戰,滇西遠征軍攻擊速度比駐印軍慢的一個重要原因。

最後一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滇西遠征軍的指揮官還是國內那一批人,在見識上面還都停留在北伐、內戰的水平,跟駐印軍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1944年6月4日新28師對松山進行攻堅,在打了一個月後新28師已經被打殘,衛立煌只能把何紹周的第8軍調過來。何紹周的第8軍和之前的新28師一樣,只是硬著頭皮往日軍碉堡上面沖鋒。如果有士兵後退督戰隊就自行軍法。這套作戰方式跟北伐、內戰沒有任何區別,這也是蔣介石這批黃埔生最會的戰法。

何紹周

何紹周的部隊一個連一個連的倒在日軍碉堡前,說這是一寸山河一寸血都是擡舉了,這基本就是單方面的屠殺。何紹周為了推進竟然多次在雙方混戰的情況下命令炮兵往日軍陣地開炮,每次都是死傷一大片。

此時衛立煌的壓力也來了,蔣介石嚴令遠征軍八月底前拿下松山。而遠征軍在一輪一輪沖鋒中戰鬥力迅速下降,很有可能出現士氣崩潰的情況。何紹周下面的一個營長眼看著上面給的任務完不成,直接自殺以換取幾百名弟兄免罪。

就在大家都一籌莫展的時候,何紹周下面一個叫王景淵的副師長提了個建議就是把松山主峰給炸毀。仗打了兩個月都找不到攻堅辦法,好不容易找到辦法了如何炸山又成了一個問題。松山主峰又不是土包,想要把這樣一座山炸塌那是需要技術的。國軍這邊人命有的是,技術是一點沒有。炸山的事情還得找美軍顧問。

國軍炮兵

美軍顧問每天負責對國軍工兵的作業進行監督和測量,從挖隧道到挖藥室都是美軍顧問手把手教。藥室挖好了,另一個難題又擺到了何紹周面前。為了把殺傷效果做到最大,8月20日第8軍對松山主峰發起佯攻以吸引更多的日軍來到這裏。第8軍在佯攻過程中竟然被日軍咬住了遲遲撤不下來,引爆時間一直推遲到上午9點15分才順利完成。

松山主峰可算是拿下來了,遠征軍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蔣介石的任人唯親。跟駐印軍有美國人壓陣不一樣,滇西遠征軍的將領就比較放飛自我。何紹周在打下松山主峰後,感覺壓力太大直接跑昆明休假去了。之所以衛立煌管不了他,正是因為何紹周是何應欽的侄子。

整個松山戰役,國軍兩個精銳軍打一千多日軍,圍攻95天傷亡7000多還是靠美軍顧問支援才搞定。相比之下,駐印軍大穿插、大迂回,一個團就可以擊潰4000日軍。滇西遠征軍與駐印軍絕不單單是裝備上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