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這一次,郭德綱讓「咖啡和大蒜」高下立判,在日本演出打臉唱衰者

2025-03-13圖片

關於郭周二人的矛盾,源於2009年,

周立波在一次媒體采訪時被詢問是否願意同郭德綱同台,

但是周立波不但沒有表示同意,

還把自己比作芳香的咖啡,然而對郭德綱卻是大蒜的比喻。

兩者檔次不同,風格不同,故而不能同台。

周立波的這一次的言論,立馬引起軒然大波,

雖然中間郭德綱沒有發表什麽言論,

但是行動上卻是表現出來了,曾經的一段【你要高雅】,

算是對周立波的高雅論的回應。

兩人之間的恩怨也由此開始。

但是,就在今年兩人還都去了日本表演,

但是同樣作為中國的名人,他們的演出卻給人帶來了不同的反響。

有人說這一次,終究是「咖啡敗給了大蒜」。

那麽具體是怎麽樣的呢?

01

2025年3月7日,德雲社抵達日本橫濱,

原本靜謐的街頭瞬間變得熱鬧非凡。

那天,郭德綱帶著「四海福臨」巡演團隊到了橫濱大劇院,

演出還沒開始,票就沒了。

開票兩分鐘,座位全搶光,

普通票400塊,VIP票2500塊,黃牛票還炒到五倍價。

劇院裏,從一層到三層,觀眾坐得滿滿的,

有當地華人,也有從國內跑來的粉絲。

開場之前,掌聲與歡呼聲便未曾止歇。

郭德綱穿了件藍色長袍,帶著於謙和團隊上台,

現場一下子就火起來了。

他們兩人之間的摩擦得從2008年講起。

那時候,周立波和郭德綱的名字老被放一塊兒說,

一個搞海派清口,一個弄相聲,

大家都覺得他倆要是能搭檔,肯定有意思。

可周立波公開說了,自己是「喝咖啡」的,

郭德綱是「吃大蒜」的,意思是他倆不是一路人。

這話傳出去,郭德綱沒忍著,

很快拿相聲【你要高雅】回了過去,

節目裏針鋒相對,把周立波懟得沒招。

從那之後,兩人就各走各的路了。

到了2025年,十七年後,郭德綱帶著德雲社走到了海外。

橫濱的這場演出即為一例。

燒餅和曹鶴陽先上台,

演了段【攀比】,兩人配合得挺順,

把學到的說學逗唱的精髓都表演出來,台下也是笑聲一片接著一片。

接著尚筱菊和孫子釗弄了段快板,節奏快,

觀眾反應也好,也十足的吊起了大家情緒。

郭德綱和於謙後頭上場,

演了【潑天富貴】和【甜蜜愛情】,

內容貼近生活又有意思,尤其是郭德綱,

他的表演能讓大家開懷大笑,

說話幽默,觀眾一直拍手。

而且,不少人都覺得,

於海外能聽到原汁原味的國內相聲,

亦是對自身精神的一種追求。

演出完,大家擠到台前要簽名,

保安忙著管秩序,最後全員唱了【大西廂】,

這場演出才算收尾。

這次巡演不光是德雲社的事兒,還讓人看到了中國文化的吸重力。

郭德綱能走到今天,不是靠運氣。

早些年,他在小劇場說相聲,

觀眾不多,錢也少,但他沒放棄。

一場場演下來,名氣慢慢起來了。

德雲社的演員都是他帶出來的,

像燒餅、曹鶴陽這些年輕人,

現在都能自己撐場子。

他特別在意觀眾怎麽想的,

演出前不死記劇本,上了台看情況調整。

去海外演出時,他會加點當地的事兒,讓大家聽著親切。

他這麽做,觀眾都能感覺到,

所以願意花錢買票,甚至追著他跑。

橫濱這場,票價貴得夠嗆,

可還是搶不到,連留學生都組團開車來看。

02

反過來,周立波那邊就不一樣了。

一個多月前,他也曾於橫濱大劇院登台獻演。

彼時票價低廉,然而劇院內觀眾卻寥寥無幾,

連半數席位都未能坐滿。

觀眾寥寥無幾,現場氣氛清冷蕭索。

早年海派清口靠著犀利的說法紅過,

後來因為各種事兒,他在國內不怎麽火了,到了海外也沒翻身。

跟郭德綱的場面比,這差別太大了。

2008年那次爭執後,周立波的名氣一點點下去,

郭德綱卻帶著德雲社越走越遠,

兩人選的路不一樣,結果也差不少。

郭德綱能行,跟他不丟文化有關系。

德雲社不光是說相聲,還弄京劇、快板這些老東西。

他們帶年輕人,試著換新形式,

讓這些手藝在現在還能活。

橫濱這場演出就看出來了,觀眾不光是聽笑話,還能感覺到文化。

演出完,有人算了算,普通票400塊,

VIP票2500塊,貴得嚇人,可票還是不夠賣。

工作人員都說,沒想到這麽火,

早知道就該找個大點的地方。

這說明郭德綱找對了路,也說明中國文化在海外也有地兒。

不止周立波,娛樂圈中亦有部份人與郭德綱的選擇大相徑庭。

有的明星在國內賺了錢,就跑國外住下了。

就拿徐靜蕾來說,她那時候拍了幾部電影後就去了美國,

說自己不幹了,日子過得挺輕松。

陳沖呢,她也入了美國籍,在好萊塢混得不好,

又回國接戲,可她家下一代連中文都不會。

就連鞏俐也是,在國內拍了電影,最後改新加坡國籍。

李連杰為了教育孩子,也遷到國外去了。

這些人把錢花國外,跟國內的文化沒什麽聯系了。

郭德綱呢,他在海外賺錢,卻想著讓中國人高興。

德雲社的演出帶著鄉音和老傳統走出去,

讓海外華人覺得有根。

這跟那些「國內賺錢國外花」的比,挺不一樣的。

郭德綱能走到這步,也跟他對手藝認真有關系。

他說過,演出好不好,就看觀眾樂不樂。

為了讓大家高興,他和團隊花了不少心思。

演出前先定個大概,上台再看情況改。

這麽弄,每場都不重樣,觀眾也覺得值票錢。

海外巡演時,他會看看當地啥樣,

加點能讓大家有感覺的內容。

這不光是技術活兒,更得靠心思。

德雲社的演員也在這種環境下長大了,

從燒餅到尚筱菊,各有各的能耐,團隊越來越有勁兒。

橫濱這場演出,不光是票賣得好。

觀眾裏不少是華人,在國外待久了,

能聽到熟悉的說法和笑聲,就跟回家似的。

郭德綱和團隊清楚自己幹啥給誰看,也知道大家想要啥。

演出從相聲到快板再到唱,啥都有,可根兒還是中國文化。

這麽弄,比光演戲多了點意思。

觀眾花錢買票,甚至跑老遠來看,就是因為這份感覺。

周立波的演出並沒有講多少中國文化,

並不怎麽吸引人,人自然就少了。

郭德綱的路也不是一路順。

早年他也碰上過難處,劇場沒人的時候不少,

可他沒想著換道兒走。

他將心思傾註於技藝與團隊引領之上。

德雲社能從一個小團體發展至今,

正是依靠無數場演出的積累。

橫濱這場,觀眾那麽熱乎,就是報酬。

這次票價高得日本人看了都覺得離譜,可還是擋不住人搶。

但是這種事兒背後,

是郭德綱知道觀眾要什麽,也是他沒丟文化。

周立波呢,選了條不一樣的路,

沒找著新方向,就慢慢沒人看了。

03

從2008年到2025年,十七年過去,

郭德綱用自己的法子證明了,踏實幹事兒,文化也能走遠。

橫濱的舞台上,笑聲和掌聲沒停過,

德雲社的演出不光是給觀眾熱鬧,

也是給中國文化露了個臉。

那些選了別的路的人,有的過自己的日子去了,

可跟郭德綱比,少了點東西。

郭德綱沒想著湊合誰,也沒想著走遠,

他帶著團隊一步步幹,把相聲和文化帶到了更遠的地兒。

這路不好走,可結果擺在那兒。

這次剛好他倆都往日本去演出了,

也不得不讓人想起他倆的恩怨。

但是透過對比,找準方向,適合大眾的表演還是有出路的。

資訊來源:

1、你要高雅:百度百科

2、郭德綱上春晚調侃周立波:人民網

3、德雲社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