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幅明代人的書法作品,作者叫做王逢元。
王逢元這個名字似乎並不為我們大眾書法愛好者所知,但這次看到他寫的這幅字,我就喜歡上了。
——不過,我在仔細認讀裏面的字的時候,又一次感受到草書認讀之難,又一次嘆息:自己喝的墨水還是太少了!
簡單介紹下王逢元。
王逢元,號吉山,是生活在明代末年的一位官員。
王逢元能在歷史上留名,主要是因為他是一位愛民的好官,明朝滅亡後沒多久,清康熙初年入了名宦祠。
據資料記載,除了是一位好官之外,王逢元在書法方面小有名氣,王逢元楷法鐘繇,草法王羲之父子。
這次分享給大家的就是王逢元為數不多的、保留至今的一幅草書作品,確實頗具羲之之風!
此幅詩帖共書寫了七首詩,為了便於認讀,分享釋出前我已做了簡單的釋文標註,感興趣的朋友讀一讀看一看吧:)
王逢元【草書詩帖】長卷學習欣賞(分段)
為了便於手機裝置欣賞,我進行了分段處理,文末附有有長卷版。
詩一:【歸雁】
詩二:【嬰武】
詩三:【贈人】
詩四:【懷人】
詩五:【袁訪雪宅坐月】
詩六:【菊】
詩七:【芙蓉】(夫容?)
明代著名收藏家周嘉胄題跋
王逢元【草書詩帖】長卷版(手機橫螢幕修改)
註:此次分享的書法作品原件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分 享的的版本進行了二次編輯並添加參考釋文;限於水平釋文難免有誤,歡迎大家多多指點提意見,我們互相學習一起進步。
本次就分享到這裏,喜歡的朋友可以關註我,多留言+點贊,多多「灌墨水」。
溫馨提示:本圖文72小時內頭條先發,請勿直接復制搬運本圖文釋出站內外其他平台帳號(包括並不限於頭條、公眾號等),要不然有可能對您和我都會造成困擾(我會被頭條扣信用分),您的站外搬運會在頭條平台檢測到後被投訴刪除處理,實非我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