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蘇聯之流星狂徒:馬林科夫執政的兩年,讓赫魯雪夫占了大便宜

2025-02-05圖片

1953年3月5日,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史達林因腦溢血暴斃而亡。

蘇聯國內的局勢瞬間因為史達林的死亡而陷入動蕩之中,蘇聯該何去何從?

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中,史達林去世後,赫魯雪夫接替了他的職位成為了蘇聯的最高領導人,其實這一印象並不準確, 因為赫魯雪夫根本不是蘇聯的第三任最高領導人。

在赫魯雪夫之前,蘇聯還有一位執政了僅僅只有兩年的流星狂徒,別看他擔任最高國家領導人的時間極其短暫,但是卻是蘇聯歷史上必不可少的一環。

此人便是蘇聯歷史上第三任國家最高領導人格奧爾基·馬克西米連諾威治·馬林科夫,而他執政的兩年,恰恰穩定了史達林暴斃後所出現的動蕩,可以說是讓赫魯雪夫占了大便宜。

那麽馬林科夫究竟是何許人也,為何他在當上了最高領導人後會急流勇退,將掌控蘇聯的最高權力拱手讓給赫魯雪夫?

見風使舵

1902年1月08日,馬林科夫出生於奧倫堡一個小官員家庭,他本沒有多大的政治抱負,只是被命運推搡著往前走,以至於在萬般無奈之下還被迫參軍奔赴戰場。

軍人自當沖鋒陷陣,可是馬林科夫從未馳騁沙場,他在軍隊中只想當個文員,撞鐘度日。

不過即便如此,馬林科夫見風使舵的本事確實極其一流,在史達林和托洛斯基爭奪權力時,他義無反顧站到了史達林一邊,一舉博得了史達林的好感。

在史達林的提攜下,馬林科夫的人生開啟了巨大轉折,成為了中央和莫斯科機關的權勢分子。

馬林科夫很會利用身邊的資源,他的妻子戈盧布佐娃是黨中央的幹部且頗有姿色,馬林科夫便暗中指使妻子結交蘇聯高層領導人物,為自己的仕途賺夠了人力資源。

蘇聯十七大之後,史達林提出「幹部決定一切」的口號,而當時由於被清洗掉了一大批老幹部,急需年輕幹部來補充,史達林便直接將馬林科夫提拔為中央組織部部長,讓他掌管全黨的人事大權。

馬林科夫風光無比,但他始終知道自己的權勢並不牢靠,所以除了史達林外,葉若夫也是他極力吹捧的物件,後來又巴結上了貝利亞,可謂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流星狂徒

自從1939年3月起,在史達林的提攜下,馬林科夫已經當上了蘇共的中央書記和中央幹部管理部長以及蘇聯人委會副主席等職。

不過正當馬林科夫春風得意之時,日丹諾夫在背後告了馬林科夫的黑狀,後來又發生了沙湖林事件,這使得馬林科夫一度失寵,甚至還被調離了中委會。

好在馬林科夫中央有人,在貝利亞的積極周旋下,他又得以調回莫斯科。

經過這次短暫的失意後,馬林科夫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要不顧一切掃清與自己意見不合之人。

1949年初,馬林科夫借助史達林興起反猶太運動,與貝利亞串通一氣,誤導史達林認為列寧格勒的幹部中正在策劃一場反對黨中央的陰謀。

於是在史達林的默許下,馬林科夫制造了令人駭人聽聞的列寧格勒冤案,成為令蘇共高層咬牙切齒的狂徒人物。

只是馬林科夫終究讓自己成為了一閃而過的流星,並沒能像其他最高領導人那樣被後人所熟知。

錯綜復雜

1953年,史達林去世後,蘇聯的局勢陷入動蕩之中,各方勢力開始暗中較勁,而令人們意外的是,馬林科夫一躍成為了蘇聯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權力的滋味往往令人著迷,可是誰也沒想到馬林科夫僅僅只執政了兩年,便將蘇共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讓給了赫魯雪夫。

在這兩年的時間裏,馬林科夫以左右逢源之技巧,迅速穩定了史達林去世後差點引發的國家動蕩,為赫魯雪夫的上台掃清了障礙。

那麽為何馬林科夫會急流勇退?

這倒不是因為馬林科夫不愛權力,而是因為他明白自己能力有限,根本無法帶領蘇聯走向強大,更沒有能力長久壓制蘇聯高層即將會爆發的各種激烈碰撞。

只是讓馬林科夫想不到的是,赫魯雪夫實在是個不知感恩之人,他多次在中央全會上批判馬林科夫,兩人的矛盾也逐步激化。

1956年,蘇共二十大會議上,莫洛托夫、卡岡諾威治被解除了職務,馬林科夫立即聯合他們反動政變提議撤換赫魯雪夫。

如果不是朱可夫力挺赫魯雪夫,那麽赫魯雪夫的政治生涯就此便劃上了句號……

1988年1月4日,馬林科夫去世,就此結束了他錯綜復雜的一生。

參考資料:【蘇聯興亡史綱】、【蘇聯史叢書】等。

(圖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