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蘭楠
4月14日早晨6點多,攀枝花市東區銀江鎮阿署達村曙光微露,村民王美成已經帶著剛從田間地頭采摘的蔬菜和鮮花出發了。他在九附六農貿市場有一個攤位,每天他都會把蔬菜分類擺好,然後在中間放上廢棄酒瓶,插上虎刺梅、三角梅等鮮花。這份樸拙的浪漫,讓他的攤位走紅網路,他也被網友戲稱為「王花仙」。
蔬菜與鮮花拼出的小小詩意,投射出這座城市的幸福感;同樣在九附六農貿市場,一個「慈善攤位」的小牌子,讓這座城市人情味滿溢。
以小見大。2024年,攀枝花連續第四次榮膺「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級市)。幸福感與人情味,正成為這座「百裏鋼城」的鮮明底色。
攀枝花城市景色 攀枝花市委宣傳部供圖
「花式買菜」折射幸福之光
王美成今年55歲,和妻子在阿署達村打理著近2畝菜地。從他家到九附六農貿市場的車程約需20分鐘。10多年來,王美成夫妻每天都在這條路上往返奔波。談到「花式賣菜」的原因,王美成坦言:「最開始就是想吸引顧客,讓生意變得更好一些。」
王美成的攤位 受訪者供圖
彼時,阿署達村號召村民在庭院和房前屋後栽植花卉植物,美化環境,發展鄉村旅遊。王美成家陸續栽植了天竺葵、梔子花、虎刺梅、三角梅等,四季盛開。在參加一場親友婚宴時,他看著菜品擺設,突發靈感——賣菜的時候,把家裏的花兒也帶去。
從那天開始,他每天采摘蔬菜時都會順手摘些鮮花,並收集廢棄酒瓶當花瓶。一年四季,不同的花配不同的菜,讓王美成的菜攤變得豐富多彩——青菜中擺著美人蕉,芹菜配上梔子花,空心菜圍著長春花,香蔥簇擁三角梅……要是有人看上了他的花,他還會免費贈送。
一段時間後,王美成的攤位成為九附六農貿市場的獨特景觀。市民姚君說,每次經過王美成的菜攤,總能聞到花香,進而聯想到他家所在的阿署達村,該是多美的地方,「有空一定要去看看。」
在攀枝花,像王美成這樣搭乘鄉村發展快車「把生活過成詩」的人並不是個例。
近年來,攀枝花堅持綠色發展、追求優美環境,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保持全省前列,水環境品質穩居全省第一和全國前30強;同時,攀枝花還大力開展和美鄉村建設,透過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開展「百村示範、全域整治」行動,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實作了從傳統工業城市到環境優美宜居城市的演變。
生態之優,城鄉之美,以及普惠的公共服務、和諧的社會氛圍,構築起「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肌理。
點滴善意匯聚文明之暖
同樣是在九附六農貿市場,一群熱心腸的菜販約定建立「慈善攤位」。捐菜活動在每個月的26日開展,收到的愛心物資,將發放到轄區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家中。
3月26日,時間臨近中午,買菜的顧客漸漸變少,「慈善攤位」變得熱鬧起來。「來來來,今天剩了10多個雞蛋,一起拿去。」菜販匡權送來了當天尚未賣完的雞蛋。菜販陳明友也來到攤位前,捐出白菜、包菜、蓮花白等10多斤蔬菜。問及捐菜的想法,他們都謙虛地說「舉手之勞」。
九附六農貿市場的慈善商家 攀枝花觀察 湛璐霜攝
當天,這些捐贈物品經過誌願者整理登記後,陸續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上。社群居民丁勢利今年54歲,兒子是重度殘疾人,需要她在家照料,這次她領到了不少蔬菜,「感謝大家的關愛,這些菜夠我們吃一個星期啦。」
「起初是一些商家自發捐助,社群了解到以後,決定加以協助,讓這些慈善之舉更加永續。」龍珠社群黨委副書記黃琴告訴記者,去年龍珠社群成立了慈善商家聯盟,定期開展「慈善攤位」活動,在慈善商家和困難群體之間架起一座「連心橋」。
「我們還引入了龍珠社群‘鄰裏芳親’誌願服務隊。」黃琴說,「慈善攤位」收到的愛心物資,由誌願者統一記錄在冊,再發放到轄區需要幫助的困難群體家中。誌願者會在每月28日公示捐贈物品明細,以及送出物品明細清單,並張貼到「慈善攤位」攤台下方。「讓每一棵蔬菜、每一份物資,由誰捐出,流向哪裏,全程可追溯。」
同樣以「菜」表達愛心的商家,還有攀枝花市西區的耿記老火鍋店。這裏每賣出去一份腦花或鵝腸,店家就捐款一元錢到河門口社群慈善共富基金。目前已有100多個像耿記老火鍋店這樣的慈善商家加入了該基金,善款用於改善社群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扶困、助殘等方面。
慈善攤位活動現場 攀枝花觀察 湛璐霜攝
像河門口社群慈善共富基金這樣的社群慈善共富基金,攀枝花一共有31個,它們透過整合社群慈善資源,已募集資金79萬余元,惠及群眾8000余人次。同時,全市共有慈善組織11家、紅十字會6家,登記註冊各類社會組織781家、誌願服務隊伍747個、誌願者18.76萬人,記錄誌願服務時長超過123萬小時。這些點滴善意,匯聚成向上向善的城市力量。
記者手記
文明向上,「百裏鋼城」有力量
采訪「慈善攤位」時,一名市民讓記者印象深刻。她原本是看到這裏人多,好奇湊過來看看。當得知這個攤位可以獻愛心時,她毫不猶豫地捐出2條剛買的魚。問及原因,她自豪地說:「我是三線建設者的後代,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要無私奉獻。」
三線建設時期,全國數十萬建設大軍奔赴攀枝花,孕育鑄就了「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三線精神。如今,在攀枝花城市文明建設工作推進過程中,三線精神仍然光芒閃爍、熠熠生輝,成為引領城市文明向上的強大動力和精神力量。
傳承和弘揚好三線精神,探索推進城市文明建設、城鄉文明融合發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統籌提升,以精神共富匯聚起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的強大動力,攀枝花還將持續「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