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與【莊子】的關系就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得其意而忘其言,這就是莊子告訴我們的道理。
他說大道不稱,大辯不言。真正的道無以用言語來表達,還記得齊物論裏昭氏鼓琴的例子嗎?
道本來執行在天地間,是沒有虧損的;道之所以有虧損,是因為有偏愛的生成。
當昭氏開始彈琴的時候,道就已經在虧損了。這是為什麽?因為他一旦發出了一種琴音,就會有無數種琴音殘缺掉。
當昭氏不再鼓琴靜靜的坐在那裏的時候,道就不在虧損了。因為這是他以靜保全了所有的聲音。
我們所能做的是在看過【莊子】的內篇以後,就把所有內容忘掉,然後正常的生活。
雖然忘掉了內容,但莊子的精神已經延續在你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