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問世以後影響很大,從王公貴族到市井百姓,只要有條件的人人傳閱。
當時還有說法叫「開口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
這種說法當然是【紅樓夢】的書迷自我標榜,但也變相表明【紅樓夢】的傳播之廣和影響之大。

於是,連一朝天子乾隆皇帝也有看過,並留下了有名的點評:「此蓋為明珠家事作也。」
乾隆作為一國之君,他對賈家敗亡的真相,擁有更敏銳的判斷。抓住了【紅樓夢】是講述臣子興亡的故事核心。
那麽,「此蓋為明珠家事作也」要如何理解的?先看看明珠是何人。
明珠,就是納蘭明珠,字端範,納喇氏,滿洲正黃旗人。 納蘭明珠是清康熙年間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後來卻因為朋黨的罪名被罷黜職位,後雖官復原級,卻再也受不到重用了,最後郁郁而死。
明珠有兩個親人更有名。
一個是堂侄女,康熙帝惠妃那拉氏,大阿哥胤禔的母親。
一個是兒子,納蘭性德,也就是納蘭容若。

明珠在康熙朝一度位極人臣,被人稱「相過」。卻終因黨爭失敗被邊緣,再也沒能掌握實權。
對於乾隆皇帝的評語,有觀點認為【紅樓夢】故事就是明珠家的故事。賈家就是明珠家,甚至賈寶玉就是納蘭容若,這個觀點嚴格來說並不正確。
所謂「明珠家事」,並不是指【紅樓夢】是納蘭明珠的故事,而是指賈家犯了與明珠一樣的錯誤被抄家。
明珠最大的錯誤,就是以外戚身份結黨營私卷入皇權之爭。
讓明珠身敗名裂的,就是歷史有名的「九子奪嫡」。
要知道當時康熙皇帝沒死,明珠作為「相國」卻謀慮康熙「身後事」,如何能忍?
康熙對太子胤礽都能兩廢兩立,何況是明珠。

明珠與太子黨的索額圖一黨互相傾軋,導致朝綱崩壞,嚴重威脅了皇權統治,康熙如何能容?
於是,明珠被罷黜,沒有掉腦袋已經是網開一面。反觀索額圖就沒那麽幸運,被康熙帝賜死於幽禁的宗人府。明珠能夠善終也不容易了。
所以,明珠家事確實與賈家之事有幾分相似。但【紅樓夢】卻並不是明珠家的故事。
首先,兩家都是「外戚」。
明珠家是惠妃娘家,賈家則是賢德妃的娘家。
其次,兩家都結黨。
明珠與余國柱、佛倫等結黨,反對索額圖一黨支持皇太子胤礽。
賈家也與北靜王結黨。
不但秦可卿葬禮上,北靜王親自出席拉攏。

第二十八回,賈寶玉用扇墜玉玦換來蔣玉菡得自北靜王的茜香羅漢巾。
玉玦在古代代表決斷。汗巾有捆綁之意。
代表賈家與北靜王正式結黨。
蔣玉菡從忠於皇帝的忠順親王投奔至北靜王處,也是賈家背叛皇帝與北靜王結黨的寫照。
蔣玉菡的名字諧音「將玉含」。就是指含玉而生的賈寶玉。
他背棄忠順王,投奔北靜王,就表明賈家與北靜王結黨。

再有,賈家問題更嚴重。
明珠的結局是罷官後復職不被重用。
賈家的結局要更慘,被抄家論處一敗塗地。
皇帝將寧榮二公當初的功勛全部抹去。賈家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幹凈。
根據八十回前線索,寧國府賈珍父子應該是被處以極刑了。
賈家的結局與明珠家事完全不同。反而與索額圖的結局類似。
當然,八十回前還有線索查明,賈家抄家若幹年後,榮國府又被皇帝平反。作為唯一合法繼承人的賈環,僥幸繼承了榮國公世襲二等爵的世襲,成為榮國府第四代當家人。
賈蘭也得以獲得科舉考試的資格,並順利進入仕途重振了賈家。
只是當時賈家的「復職」與明珠的經歷有點類似,都是有名無實。
最後,賈家是圖謀不軌被抄家。
原文寫賈家的結局,根據賈元春的判詞來看,主要有兩點。
一,「榴花開處照宮闈」,借孫權皇後潘淑卷入皇權之爭而死,影射賈家卷入皇權之爭。
二,「虎兕相逢大夢歸」,借【論語·季氏·季氏將伐顓臾】,講賈家圖謀不軌,皇帝更有心要削弱賈家「鳥盡弓藏」。
君臣雙方是君不仁、臣不忠的不仁不義,互相算計才導致最終兵戎相見。

寧國府賈珍父子卷入北靜王對皇帝的不軌沖突,動了刀兵而被抄家,連累了榮國府。這個情況可比明珠、索額圖都嚴重多了。
乾隆皇帝眼睛很毒,他說【紅樓夢】「此蓋為明珠家事作也」,是指賈家像明珠一樣失去臣子的本分,朋黨自重,卷入黨爭禍亂朝綱。
但乾隆皇帝卻避諱講賈家謀逆,畢竟這種事作為皇帝不方便去說。
所以,【紅樓夢】的故事核心,還是借歷史典故,講述賈家失去臣子的忠順本分而敗亡。
既不是明珠家事,也不是一朝一代誰家的故事。賈家的意思敗亡在歷朝歷代都屢見不鮮,不需要對號入座。
乾隆皇帝讀後感,是想起距離他最近且印象深刻的明珠故事而舉例說明。頗有借此警告臣子不要重蹈覆轍的意思。
以上觀點根據【紅樓夢】80回前故事線索整理、推論。
文|君箋雅侃紅樓 插圖|清代畫家孫溫【繪全本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