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縱覽 > 人物

在學習了【琵琶行之後,為什麽我覺得琵琶女一點都不淒慘?

2020-03-02人物

【琵琶行】在傷感什麽,課本和老師都無法告訴你,只有時間能夠告訴你。

在說白居易之前,先看一首現代小詩:

那時我們有夢

關於文學

關於愛情

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們深夜飲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這首詩來自於一篇叫做【波蘭來客】的散文,是詩人北島見到闊別多年的朋友之後寫下的。你可能會問,好友重聚、通宵歡飲,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嗎?怎麽會是夢破碎的聲音?

如果你曾經一個人在深夜裏痛哭過,或許你就會懂。

你身體健康,衣食無憂,也並沒有失戀,工作雖然辛苦但還過得去,你的家人、朋友都對你很好,白天看的電影很有趣,晚上的聚會很熱鬧——在別人看來你並沒有什麽值得哭的事情,但是不知道為什麽,你就是忽然覺得難過。

你曾經想成為一名藝術家,如今每天被上班的鬧鐘叫醒。

你常說想去巴塞隆納看一場球,卻總是沒有時間。

你少年時喜歡的那個女孩,早已經消失在人海。

你覺得身體正在開始老去,而夢想卻越來越遠。

你的世界裏只剩下了柴米油鹽,昨日的歡笑不屬於你,城市的夜光不屬於你,所有的酒和春風十裏都不是因為你。

夜深忽夢少年事,我們和一千多年前江州那個彈琵琶的中年婦女一樣,終於活成了自己曾經不喜歡的樣子。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白居易聽著琵琶聲,腦海裏全是自己當年的影子。從前的白居易,那是何等閃耀?

16歲,白居易就已經寫出「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28歲,白居易來到長安考試,成為最年輕的進士,「慈恩寺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35歲,白居易寫下千古名篇【長恨歌】,名震大唐。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以超越初唐四傑、比肩李白杜甫為目標的天才,居然在46歲壯年之際從長安被貶官江州,充當區區司馬閑職。多年以後連宋江這樣一個縣城小吏到了江州都覺得自己「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何況心比天高的白居易?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她是在後悔和抱怨自己的悲慘命運嗎?並非如此,她只是懷著無限的留戀,感慨自己驚艷、美好、有大把時光可以揮霍的少年往事,那些歲月和繁華的長安一樣,再也回不去了。

然而很多人是不會理解她的。你一個早已經沒有了姿色的中年歌伎,如今不愁吃不愁穿,還有什麽可以矯情的呢?

但是白居易懂,那些在深夜裏痛哭過的人懂。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那些褪色青春夢

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你肯定懂

青春期 熬夜 沖鋒

上小縣城的高中 已光榮

路的盡頭的少年宮

兀自沈默在風中 無言相送

那一年一首遠方的歌

說什麽往事如風

他往事如風 我失色青春的惶恐

現在才知道

回憶是心蟲 光讓人癢癢 不讓碰

明白了現實裏 沒有人是孫悟空

曾經有過光榮和夢想的人,總是很難一輩子甘於平凡的吧。

更多回答:

(以上同時釋出於個人公眾號「直說」,歡迎關註,如需轉載請註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