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影視

警惕電視劇【棋士】【烏雲之上】的共存現象:抹黑警察、美化罪犯

2025-04-15影視

電視劇【棋士】和【烏雲之上】開播時熱度都很高,多次上熱搜,兩劇開播時豆瓣評分分別為9.1和8.5。但播出結束後豆瓣評分分別為7.4和6.4,呈現高開低走之勢。

大潮退去,才知誰才在裸泳。兩劇為何都走了下坡路,除了劇情、演員演技尤其是孫儷在【烏雲之上】的演技爭議,都給兩劇帶來影響外,兩劇的通病——抹黑警察、美化罪犯,應該也是重要因素。

在電視劇【棋士】【烏雲之上】中,警察的形象都遭到抹黑。如【烏雲之上】男女主的師傅、老刑警趙文斌因為女兒換腎但經濟拮據選擇了辭職。作為一個老刑警,有困難找組織是正常之舉,但他不僅謝絕組織幫助,還淪為毒犯幫兇。利用與韓青的特殊關系打探訊息,為毒犯通風報信,使毒犯一次次陰謀得逞,屢次逃脫抓捕,最後羞愧自殺。不否定公檢法等司法機關有敗類、有內鬼,但用經濟拮據就迫使趙文斌辭職,放棄多年信仰,理由太過牽強。何況一個老刑警辭職後找工作就那麽好找?就能找到比刑警收入更高的職業?他不會慎重考慮嗎?

【棋士】中的刑警大隊長崔偉,則是當年警察幫助過他而使他看到了人生的亮光,堅定地選擇了警察這一職業。無獨有偶,該劇又選擇了一個崔偉弟弟、棋師崔業的兒子突發脊髓性肌肉萎縮癥而無錢醫治這一理由。在崔偉堅持不懈地一探究竟、發誓將崔業繩之以法的過程中,崔偉主動放棄嶽父為他鋪就的升遷之路,源於他對警察理想的堅持。但在辦案過程中他竟然對弟弟為救兒子不擇手段撈錢產生了共情,及至將弟弟抓捕後辭職經商做了趙總。該劇是一個開放性結尾,但觀眾不難猜出治療崔業兒子的錢以及崔偉搖身變為商人的第一桶金,可能和崔業敲詐高利貸放債人不義之財得到的不無關系。

在這兩劇中,無論趙文斌和崔偉都因拮據放棄了警察誓詞,放棄了職業信仰,一個淪為罪犯,一個變為商人。這實則是抹黑警察,反映了資本侵蝕、金錢至上,暗戳戳也在抹黑我們的社會保障和重大疾病救治福利制度。

同樣,兩劇都對罪犯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美化。如【烏雲之上】的周雪曼外表楚楚動人,並以美貌女色牢牢控制王學華和陳彬使他們甘於為其賣命。殺人不眨眼的王學華在面對白小惠母性的光芒時,竟然良心發現暫停殺手,去錄了白小惠兒子的視訊讓她看。

【棋士】中的崔業則飽受生活的重擊,辛苦得來的冠軍不僅獎金沒到手,連獎杯帶回家的資格都沒有,而妻子則嫌其窩囊要與其離婚。周雪曼和崔業走向犯罪的誘因也是為了錢,宣揚了金錢萬能。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警察與罪犯都是人,都是來自千差萬別的家庭一分子。但不能用家庭的不幸為警察辭職甚至黑化尋找借口,更不是罪犯走向犯罪的唯一理由。警察與罪犯在社會學上就是一對死敵,兩者的身份設定來自各自理想與信仰的不同以及是否堅守。電視劇【棋士】和【烏雲之上】抹黑警察、美化罪犯,實際傳導了錯誤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