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女 ,影視劇新晉頂流人設。
【黑暗榮耀】中,為復仇不擇手段的文東恩收獲無數觀眾的喜愛。
【狂飆】裏,「大嫂」陳書婷也憑借狠絕的謀略而圈了一波粉。
最近台灣地區上線一部新片,直接玩了把大的。
全員惡女設定 。
其中,還有一個角色原型是日本知名「黑寡婦」 木島佳苗 。
短短半年時間裏,她連續殺害了3個男友。
同時利用親密關系騙取男人的錢財,斂財1億日元。
最多的時候, 同時交往過30個男友 。
即便被判死刑,仍有男人願意為她付出。
真人真事打底,想必很難不精彩——
【惡女】
黃立美 (邵雨薇飾) ,知名新聞主播。
社會記者出身,憑借對熱點的敏銳嗅覺,如今已是台柱子。
不僅能采訪政界大牛,職位也是節節高升。
面對初出茅廬的新人,她也不吝賜教。
先是鼓勵對方不要小瞧社會新聞,態度積極一些。
隨後,又給出建議性的鼓勵——
可以讓新聞跑在前面,讓議題燃燒的
才是大新聞
乍看之下,立美不僅能力強,為人也正直。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其實,她能夠迅速上位,離不開暗箱操作。
背地裏,立美和政客有利益關系。
她利用媒體資源,為政客打造人設,進行宣傳造勢,拉攏選民。
並憑此從政客那裏交換到金錢和權力。
事業頗有建樹,但立美的生活卻不盡人意。
過於沈浸工作,導致她和未婚夫心生間隙。
對方漸漸對她喪失興趣,還在外面有了情人。
更讓立美不爽的是,父親竟然梅開二度,給她找了個後媽。
這個後媽,就是以真實罪犯木島佳苗為原型的 何秀蘭 (林美秀飾) 。
長相平平的她,卻是妥妥的情場高手。
得知立美情場失意,她專程找上門,開口就十分露骨——
對某些男人來說,性是很重要的
不同的男人要有不同的對待方式
對不同的男人了如指掌,懂得如何取悅他們。
情緒價值拉滿,很難有男人不被她所吸引。
更別說,秀蘭還是個富婆。
家住高檔公寓,滿屋名牌首飾。
社群網路上展現的生活,更是常人難以匹及的精致。
但問題是, 她一個初中畢業的按摩店打工妹,怎麽可能賺到這麽多錢呢?
更蹊蹺的是,秀蘭的前三任丈夫,都燒炭 自殺死亡 。
不光死後遺產歸她,大量保險金的受益人也是她。
這引起了警方的懷疑。
隨著調查的展開,秀蘭被扒出有購入木炭、安眠藥的記錄。
種種線索擺在面前,謀財害命的罪行已經昭然若揭。
很快,在輿論的發酵下,秀蘭成了網友口中的「恐龍蛇蠍女」。
得知秀蘭陷入醜聞,立美自然不會錯過這大好機會。
她準備趁機將這個女人趕出自己的生活。
但她沒料到的是,早已淪陷於溫柔陷阱的父親,根本不相信那些新聞報道。
哪怕立美再三勸說,對方仍然堅信愛人是無辜的。
無奈之下,立美決定利用職務便利,為這條社會新聞推波助瀾。
首先,惡意剪輯。
趁著警方將秀蘭帶走調查,立美帶著跟班私闖民宅。
指定拍攝家中所有高級家具和奢侈的衣帽間,並附上標題——
「恐龍蛇蠍女,豪宅首曝光」
短短一條報道,再次將秀蘭「來路不明」的資產公之於眾。
這還不夠,立美把矛頭指向受害者及其家屬。
收集采訪到各種素材後,發揮起「剪刀手」的奧義。
原本毫無指向性的傾訴,在她手中立刻變成抹黑式的控訴——
那麽好的心情之下,他不可能自殺的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她就跟我要錢了
秀秀有可能,接近我兒子,是為了錢
面對跟班的質疑,立美美其名曰——
做新聞不要跟在別人屁股後面
能夠輕點一下就會出現大浪的,才是好新聞
其次,掩蓋證據。
輿論尚且在洗腦層面,真正能定罪的還要靠證據。
得知形勢對秀蘭不利,立美的父親自然不會善罷甘休。
拿出各種不在場證明試圖說服女兒。
然而,立美雖然嘴上答應下來,卻並沒有將此報道出來。
甚至還夥同警方將證據藏起來,確保不會在法庭上出現任何意外。
最後,主動出鏡。
機關算盡,立美仍然漏掉一個關鍵資訊。
隨著她父親和秀蘭是夫妻的訊息不脛而走,她自己也成為媒體關註的焦點。
危機當頭,她索性真人出鏡直播。
對著鏡頭就是一通哭訴——
我父親黃誌德遭到洗腦
在何秀蘭小姐被羈押之前
她拐騙我父親跟她去登記結婚
她先是替我父親買了壽險
當然受益人是何小姐她自己
接著她又買了木炭送到我父親家
如果她是自由的,她一定會對我父親下手
如此「雷神之錘」曝光,直接將秀蘭錘入谷底。
輿論壓力之下,秀蘭被法院 判處死刑 。
顯然,秀蘭和立美都是「惡女」。
但人物成立的關鍵,不在於她們的罪行有多惡。
而在於她們的 動機 。
這兩個人物都是 極度的「利己」主義者 。
秀蘭的原型木島佳苗,懂得操縱人心。
首先在相親網站上為自己打造賢惠、溫柔、居家的形象。
獵物上鉤後,再一步一步地獲取對方信任,掏空對方的錢包。
最後,殺人以免除後患。
過程中,變著花樣地展現廚藝,給對方提供情緒價值。
但這一切謀劃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 為了錢 。
從受害者那裏獲取錢財,用以支撐自己奢靡的生活方式,而這又讓她的精致人設得以成立,繼續吸引下一個「金庫」。
而立美的利己,從她的晉升之路就可以看出。
身為新聞從業者,她卻丟掉了最基本的職業操守,主動把新聞變成政客宣傳的喉舌。
為了讓秀蘭社會性死亡,她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炮製博人眼球的假新聞。
現實中,女性在社會規訓中習得了利他性。
而惡女類角色,正是因為她們的極致利己,才給人以打破禁忌的爽感。
縱觀國產影視劇,其實不乏這類角色。
比如,【小魚兒與花無缺】中的江玉燕。
從青樓妓女到權傾朝野的皇妃,殺遍所有意見相悖者。
【錯愛一生】裏,過著錯位人生的顧憶羅。
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她,為了掩蓋身世秘密,對外婆痛下殺手。
港劇中,更是「惡女」層出。
【珠光寶氣】裏的康雅思,標準的惡女範本。
對於從小憧憬上流生活的她而言,婚姻、家庭、事業都不過是攀爬的手段而已。
這些「迷人的惡女」,從來都是以自我為核心。
男人不過是向上爬的契機,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是關鍵。
反觀現在的影視劇中,卻再少出現這麽「圈粉」的惡女。
女性作為反派出現時,經常是刻板印象中的惡毒女配。
毫無邏輯地制造矛盾沖突,動機根本經不起推敲。
為了壞而壞的她們,唯一的作用就是反襯女主的真善美。
比如【三十而已】裏的林有有,你完全無法理解她為什麽那麽執著於有婦之夫。
她的存在,似乎就是為了讓觀眾罵渣男、打小三、憐愛女主,然後在響亮的耳光聲中結束工具人的所有戲份。
說到底,惡女被追捧之處不是她們的惡,而是惡背後的欲望。
在當下逼仄的創作環境和嚴苛的道德審判之下,女性的欲望在劇中是被壓制的。
哪怕有所反抗,也是在遵守女德的大前提之下。
但創作者是否也忘了,生而為人,嫉妒、憤怒、偏執這些看似「不體面」的態度,都是絕對真實的情感。
影視劇中那些傻白甜和精美包裝下的女強人,根本就是有違人性的存在。
正如毛尖老師在【第一人稱復數】中評論【黑暗榮耀】所說的那樣——
盲目的善意和倫理原則,只不過是虛有其表的榮耀
歸根究底,我們更想看到符合正常邏輯的女性角色。
就算不是「惡女」,至少也該是個真實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