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影視

人民藝起評:【長安的荔枝】,用「理科思維」構建黑色幽默

2025-06-10影視

邸含瑋

近日,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的電視劇【長安的荔枝】與觀眾見面。該劇雖以古裝荒誕喜劇之姿登場,將唐代小吏李善德(雷佳音飾)「五千裏運送鮮荔枝」——這一不可能的任務,演繹成一組荒誕又現實的人生透鏡。

該劇講述了唐代因理科取仕的李善德,在職場中遭人暗算,被動領命將嶺南鮮荔枝運送長安,從而在絕望中奔赴遠地,但憑借其「工於心算而非心計」的「弱點」,又慢慢建立起希望的故事。可以說,這一角色也是個人如何把握與所處大小環境關系的一種典型投射。對這一問題,該劇試圖探討的是人在工作、生活中如何保持真實的自己,保持原本的初心。

而黑色幽默的筆調,恰是李善德應對荒誕現實的絕佳載體。官員們面對荔枝難題時的推諉扯皮、地方胥吏的陽奉陰違、商人階層的投機算計,這些醜態雖讓李善德無比憤懣,但對於他這樣的小人物而言,卻又難以對抗。他能做的,只有苦尋各種荔枝保鮮之法,用「理科思維」破解技術難題,用破解技術難題來破解人生難題。這在劇中一眾大小官吏看來,或許也同樣是一種黑色幽默。

劇中「還房貸、下基層、幫女兒完成編花籃的作業」等段落自然很容易引發觀眾共鳴,但如果創作者僅僅將註意力置於此處的話,作品會容易顯得懸浮,輕飄,缺乏韻味。而該劇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不管是劇中人物揖讓進退的禮儀規範、文白相間的考究台詞,還是人物的服飾發型、周身器物,無不是在用較濃的歷史筆墨為作品尋求穩重之感。

在視聽語言的構建上,該劇生動地外化了其黑色幽默的喜劇內核。整體視覺呈現輕松、明快,色彩上摒棄暗色,提高飽和度,並在畫面的視覺中心設定亮色。同時,照明上常采用大光比處理,整體觀感鮮活。攝影構圖則一方面註重景深營造,尤其在人物眾多的鏡頭內,如街道、走廊等,若幹鏡頭有黑澤明電影之感;另一方面又融入了中國傳統繪畫的「非透視」構圖理念,如李善德搬家時駛過鄰居破敗的院墻;子美(朱亞文飾)送李善德離京時的全景鏡頭等,在有、無透視的兩條路徑上都做到了極致,讓人印象深刻。同時,在聽覺呈現上,全劇台詞聲音環境感的弱化,以及配樂強烈的節奏感、配器的粗糲感,都增加了一種抽離的荒誕感。

十分難能可貴的是,該劇形成了非常統一的表演風格,一種類似「古典+寫實」的喜劇表演風格。如李善德的心算之快和心計之慢都展現得非常具體且生動;鄭平安(嶽雲鵬飾)的各種裝無辜、裝生氣也每每讓人忍俊不禁。此外,何刺史、趙掌書、藍玉、阿僮等角色,在整體的喜劇風格之下也都有各自精準的特點呈現,在荒誕情境中依然保持情感的真實,為全劇的黑色幽默提供了可信的支點。

【長安的荔枝】的價值不僅在於其精良制作,更在於它揭示了職場本質的恒常性。劇中的荔枝,似乎也隱喻著人們心中那份易逝的初心與熱忱——如何在系統重壓之下保持其鮮度?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