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 馬小晗
從神話到動畫,從科幻到武俠,今年春節檔電影一路走高,總票房再創新高。其中領跑的電影正是【哪咤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咤2】),截至2月4日18時22分,該片的票房已突破47億元,超越【流浪地球】位列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五。五年磨一劍,【哪咤2】和2019年暑期檔上映的前作【哪咤之魔童降世】一樣,都由來自深圳龍崗企業——深圳洛克特視效科技有限公司負責CG視效創作。

與前作【哪咤之魔童降世】相比,影片的時間長度增加到144分鐘,角色數量是前作的三倍,為觀眾呈現出更為豐富的故事線和角色關系。從親情到成長,每一種情感都在不同的場景中交織,展現了哪咤等角色多個維度的蛻變。

故事體量全面升級,藝術創新的難度更大。本作中,特效鏡頭近2000個,主創團隊達4000余人。據悉,主創團隊曾寄希望於找一些國際團隊來幫助完成重點鏡頭,但效果並不理想。最終,特效工作還是在洛克特視效的銳意創新、耐心打磨中得以完美呈現。

內人士透露,即便是【哪咤1】中最難做的特效,放在【哪咤2】中也只能算第三檔。影片中一個開海的鏡頭,海面被挖開的直徑距離是5000公尺,相當於十六七個航母的尺寸,深度更是高達3700公尺,而海水更是動畫電影中最難做的特效之一,這給創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觀眾對優質內容的渴望一直都在,因此打磨第二部在特效方面精良得多,在質感和視覺沖擊力上都更上一層樓。」洛克特視效創始人聶華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影片特效量巨大,平均每個鏡頭至少有5種特效元素,每個鏡頭的特效模擬緩存量在10T以上。例如,要做8層以上不同材質、不同速度的巖漿流體,這樣復雜的鏡頭要反復磨六七十遍才能過。
正是這樣精良細膩的特效處理,讓潔白無瑕的玉虛宮、「萬箭穿心」的哪咤和敖丙、氣勢恢宏的「洪流對戰」等一個個極具沖擊力和代入感的畫面,觀眾沈浸在那個上古神話世界,和小哪咤一起共赴奇幻之旅。
近年來,洛克特參與制作的國產電影中「爆款」頻出,既有國漫代表作【哪咤1】【姜子牙】,也有目前仍居中國票房史榜首的【長津湖】。在CG視效領域揚名後,洛克特視效又大踏步進入VR大空間領域。影視特效公司做VR,被不少業內人士戲稱為「降維打擊」。在阪田天安雲谷的500平方米沈浸式VR劇場——「瑞紫創元」裏,只要戴上VR眼鏡,就可以在【源起華夏】的奇幻世界裏暢遊行走。 「VR大空間影片尚處‘跑馬圈地’階段,市場上的作品品質參差不齊,而我們作為影視行業公司,基因就是因內容而生的,打磨好的作品是最重要的。」 洛克特視效創始人聶華軍說,未來會在做好電影特效的同時,勇闖數位文旅、VR劇場的消費新場景和新賽道。